小学生必背《数学公式》▲乘法定律:乘法交换律:a×b = b×a乘法结合律:a×b×c = a×(b×c)乘法分配律:a×c + b×c=c×(a + b) a×c - b×c=c×(a - b)▲除法性质:a÷b÷c = a÷(b×c)▲减法性质:a –b - c = a - (b + c) ▲解方程定律:◇加数+加数= 和;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 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因数×因数= 积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 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相遇问题: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甲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乙速度;乙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甲速度。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计划工作效率×计划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时间;◆买卖问题:总金额=单价×数量;数量=总金额÷单价;单价=总金额÷数量。
1.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0.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1.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12.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13.3 、长方形14.C周长S面积a边长15.周长=(长+宽)×216.C=2(a+b)17.面积=长×宽18.S=ab19.4 、长方体20.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21.(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23.(2)体积=长×宽×高24.V=abh25.5 三角形26.s面积a底h高27.面积=底×高÷228.s=ah÷229.三角形高=面积×2÷底30.三角形底=面积×2÷高31.6 平行四边形32.s面积a底h高33.面积=底×高34.s=ah35.7 梯形36.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37.面积=(上底+下底)×高÷239.8 圆形40.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41.(1)周长=直径×∏=2×∏×半径42.C=∏d=2∏r43.(2)面积=半径×半径×∏44.9 圆柱体45.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46.(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47.(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48.(3)体积=底面积×高49.(4)体积=侧面积÷2×半径50.10 圆锥体51.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52.体积=底面积×高÷35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54.和差问题的公式55.(和+差)÷2=大数56.(和-差)÷2=小数57.和倍问题58.和÷(倍数-1)=小数59.小数×倍数=大数60.(或者和-小数=大数)61.差倍问题62.差÷(倍数-1)=小数63.小数×倍数=大数64.(或小数+差=大数)65.植树问题66.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67.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68.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69.全长=株距×(株数-1)70.株距=全长÷(株数-1)7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72.株数=段数=全长÷株距73.全长=株距×株数74.株距=全长÷株数75.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76.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77.全长=株距×(株数+1)78.株距=全长÷(株数+1)79.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80.株数=段数=全长÷株距81.全长=株距×株数82.株距=全长÷株数83.盈亏问题84.(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85.(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86.(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87.相遇问题88.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89.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90.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91.追及问题92.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93.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94.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95.流水问题96.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97.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98.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99.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100.浓度问题101.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2.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103.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104.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05.利润与折扣问题106.利润=售出价-成本107.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108.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109.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110.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11.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112.113.长度单位换算114.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15.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16.1厘米=10毫米117.面积单位换算118.1平方千米=100公顷119.1公顷=10000平方米120.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21.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22.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23.体(容)积单位换算124.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25.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26.1立方分米=1升127.1立方厘米=1毫升128.1立方米=1000升129.重量单位换算130.1吨=1000 千克131.1千克=1000克132.1千克=1公斤133.人民币单位换算134.1元=10角135.1角=10分136.1元=100分137.时间单位换算138.1世纪=100年1年=12月139.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140.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141.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142.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43.1日=24小时1时=60分144.1分=60秒1时=3600秒145.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146.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47.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148.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149.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150.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151.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152.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53.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54.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55.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56.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57.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58.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9.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0.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61.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62.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63.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64.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165.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166.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67.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68.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69.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70.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171.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172.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173.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174.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175.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176.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177.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178.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179.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80.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81.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182.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183.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184.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185.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186.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187.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188.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189.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190.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191.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92.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193.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194.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195.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196.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197.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198.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199.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00.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01.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02.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03.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04.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05.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206.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07.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08.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09.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10.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211.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212.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13.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14.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15.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216.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217.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218.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219.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20.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221.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22.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23.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224.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225.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226.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227.三边228.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229.的一半230.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231.一半L=(a+b)÷2 S=L×h232.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233.如果ad=bc,那么a:b=c:d234.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235.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236.(a+c+…+m)/(b+d+…+n)=a/b237.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238.线段成比例239.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240.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241.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242.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43.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244.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245.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246.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247.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248.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249.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250.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251.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252.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53.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254.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255.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256.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257.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58.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259.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260.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261.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262.径的圆263.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264.平分线265.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266.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267.离相等的一条直线268.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