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HS管理评审报告

EHS管理评审报告

(2)、法律法规的获取、识别与学习有待强化。由于存在怕麻烦、获取途径不通畅等原因,大部分单位对本单位适用法律法规及其她要求的收集、评价及学习工作存在明显不足。
(3)、能力、意识与培训方面有待改善。各单位对一般职工环境意识、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普遍重视不够。经常在检查中发现垃圾错误投放,职工不使用或违规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人员记录不符合要求等现象。
评审结论:厂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适宜、充分、有效。
管理评审报告发放
各部门
1、GB/T24001-2004与GB/T28001-2001标准;
2、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3、适用的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标准
4、厂相关作业文件标准
评审时间
2018年4月12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各部门负责人
管理评审
报告
管理评审
报告
一、合规性评价结果
通过对厂与各部门识别的法律法规进行合规性评价,结果为厂生产、经营活动能够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其中对重要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评价结果如下:
EHS管理评审报告
编制:陶玉飞
审核:
批准:
2018年4月12日
EHS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目的
为评价厂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及年度方针目标的实现情况,使厂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得到持续改进。
评审范围
合肥汇林厂内产品设计、生产与服务的全过程以及涉及的区域范围。
评审依据
4.法律、法规识别情况较好,遵守较好,应急准备与响应符合要求
5.日常发现的不符合及隐患均能够及时整改;
6.按期对厂环境与职业卫生监测,对环境与职业卫生安全控制得较好,未发现职业病病例。
五、目标与指标
2018年中大安全事故发生率0
2018年火灾发生率0
2018年工伤事故0
六、纠正与预防措施
每季度召开厂安全环保工作委员会,总结上季度安全环保工作与布置下季度工作要求。厂安全环保部每周进行安全环保检查,专业部室组织专项检查,发现不符合或存在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预防措施方面,加强危险源识别,做好运行控制,针对重点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专项演练。对公司与厂安全事故通报与安全简报组织班组学习,做到“四不放过”。对内审与外审不符合项,要求各部门限期整改,并填写纠正/纠正措施计划表。
1、厂内生产工艺无工业废水。厂内生产用水都可循环使用
2、废气排放各项指标均符合《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Ⅲ类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与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噪声排放均能够达到《工业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Ⅲ类标准。
4、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等符合《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二、外部相关方
1、人事部:主要对厂安全环保工作监督检查及指导,对安全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2、人事部:主要对厂治安、消防、车辆运输综合治理工作检查与指导;
3、环保局对厂界环境、排污进行监测、检查;
4、对外部施工企业施加影响:入厂施工前均需要签订安全环保协议书;
5、对供货方与委托方进行资质审核。
四、组织绩效评价
1.体系文件控制符合要求;
2.记录控制基本符合;
3.各部门明确的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七、改进建议
1、各部门负责人与广大职工对贯彻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尚有差距,对标准、程序文件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导致部分运行要素出现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危险源辨识评价不全面、细致,没有完全掌握辨识的方法,没有弄清楚危险源的定义,对危险源与环境因素描述不准确,针对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与重要危险源制定的管理方案,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2、加强对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与处置
3、加大对重要危险点源的巡查。
4、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增加部分岗位特种作业人员取证人数。
管理评审
结论
通过对厂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评审,厂管理文件能够满足标准要素要求,并对体系有效运行起到支撑作用。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覆盖厂所有产品、活动及服务行为。厂污染物排放、节能降耗全程受控,并通过技术改造及工艺改造,职业危害岗位监测与职业危害职工体检,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操作人员从业健康与安全。至今未发生相关方投诉及抱怨,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1)采购劳动用品等相关物资时,严格审核资质,要求供货方提供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验证、产品检验报告书。优先采购环保产品,采购过程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加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存储,存储过程遵守相关要求与技术标准。对各部门收集的危险废弃物严格分类收集。
(2)人事部2018年对特种操作人员完成换证培训与换证工作,新取证为张记入1人,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