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年级2010级
姓名
2012 年 12 月 1 日
《云台山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一、云台山旅游资源的调查
自然资源: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景区内有单级落差314米的亚洲第一高瀑——云台天瀑;有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的红石峡;有华夏第一秀水之称的潭瀑峡;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峰;有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为一体,被赞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的云台天池—峰林峡;有生态旅游最佳去处“云台第一大峡谷”——青龙峡等精品景点。
山:云台山以山称奇,属太行山系,海拔虽不高,但错落有致,那里的山因为连绵不断而少了突兀感,石灰岩的山体较多,因此形成了陡直的断面、绝壁、幽谷等,高雄的山峰错落相间,直插云端。
水:云台山以水叫绝,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
落差314米的全国、亚洲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犹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
天门瀑、白龙潭、黄龙瀑、丫字瀑皆飞流直下,形成了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
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让人流连忘返。
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峰:整个景区奇峰秀岭连绵不断,高耸的山峰错落相间,插在云端,有的如猴子捞月,有的如天鹅展翅,很是惟妙惟肖。
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茱萸峰顶,北望千里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大平原,沃野千里、田园似棋,黄河如带,山水相连,不禁使人心旷神怡,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峡:云台山因峡显幽,这里有集秀、幽、雄、险于一身,容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
也有“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是潭瀑峡,它是云台山峡谷极品的主要代表,谷内风光怡人,宛若江南;更有包括落差314米的华夏第一高瀑“云台天瀑”在内的泉瀑峡,泉瀑峡山雄水秀,峰高瀑急,沟壁和谷底有多处清泉流出,沿峡谷逆水而上,多孔泉、私语泉、幽潭、吟龙瀑等景点将游客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
文化资源: 云台山山势嶙峋,岩壁层深,多有凡人罕至之处,加之这里泉瀑飞流,林幽景美,是道家所倡导的理想修行之处,因此道教在汉末形成后,就将云台山列为七十二福地之一。
事实上,也多有得道高人在此活动。
魏晋时期的王烈和孙登始终是竹林七贤的倾慕对象,王烈食黄精、石髓,寿达三百多岁;孙登穴洞而居,无喜无愠,一声长啸,引得凤凰来仪。
此外,西晋魏华存首创“吐纳”、“导引”、“咽津”、“存思”、“服气”及“三丹田”的道家修行之说,她所著的《黄庭经》成为上清派的修行要义,其本人也被道教尊为紫虚元君、南岳夫人。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佛、道在云台山还呈现了合流的趋势。
虽然民国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建筑遭到了极为严重的人为破坏,但20世纪80年代恢复宗教政策特别是对云台山景区进行开发以后,寺院道观大都得到了复建甚至扩建,重新恢复了宗教名山的本来面貌,景区岩谷之间梵刹严整,峰洞上下庙宇宏伟,历代碑刻、佛塔更是散落林立其中。
二、云台山旅游资源的评价
独特的区位优势,云台山占据了区位、交通、资源的环境优势,是构成焦作国际山水旅游城市的重要载体。
从全国位置看,云台山处于中国第二、第三级台阶的过渡地带,离郑州67.6千米,而郑州随着城际铁路的修建,是的距离各大省会城市的距离缩短再三小时以内,使得客源市场在时间缩短了,而在空间上却扩宽了。
丰富的自然资源,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自然资源丰厚,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来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小溪流水,山花烂漫;夏日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丰富独特的飞瀑流泉,造就了云台山奇特壮美,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秋季来临,层林尽染,红叶似火,登高山之颠,观云台之秋色,插茱萸、赏红叶,遥寄情怀;冬季到来,大自然又把云台山妆扮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
深厚的文化底蕴,云台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作为儒、释、道景观并存的宗教名山,有汉献帝避暑台和陵墓,也有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的隐居地——百家岩(至今有刘伶醒酒台、稽康淬剑石、孙登啸台等遗迹)。
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洞府,还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话……可谓名副其实的“避暑有楼,醒酒有台,载文咏诗有碑碣”
极高的美学价值,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区以及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是游客观光游览的好去处,更是美学专家及艺术院校学生户外写生的首选目的地,这里就是一个美学素材基地,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