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大全解析讲解学习

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大全解析讲解学习


vm
P f
31.动能: Ek
1 mv 2 2
32.重力势能: EP = mgh
33.弹性势能: E p
1 kx 2 2
34.动能定理: W总
当 F 1=F2 且夹角为 θ 时: F 合 2F1 cos 2
⑤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 下滑分力: G1=mgsin θ 垂直分力 (压力 ): G2=mgcosθ
4.牛顿第二定律: F ma ①光滑斜面上物体自由下滑时: a ②粗糙斜面上物体匀速下滑的条件:
g sin tan
③一根连续的绳子上的拉力处处相等。
高中物理必修 1 公式
1.平均速度:
①v
s总 t总 (通用)
②v
2v1v 2 v1 v2
(s1=s2 时,v1 、v2 为前半程、后半
程的 平均速度 )
③ v v1 v2 ( t1=t2 时, v1、 v2 为前半段时间、 2
后半段时间内的 平均速度 )
④ v v0 vt (用于 匀变速 直线运动) 2
k)
19.万有引力定律:
F
G
m1m2 r2
-11
, G=6.67 ×10
20.中心天体质量: M
4 2r 3 GT 2
21.中心天体密度:
ρM 4 πR3
3π GT 2
(T为近地卫星周期 )
3
22.卫星的轨道越高,转动得越慢.
23.卫星的运行速度: v GM r
24.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GM R2
⑤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 v0=0 ):
t1 : t2 : t 3 1 : ( 2 1) : ( 3 2 )
3.力学公式: ①重力: G mg ②弹簧的弹力: F kx ③滑动摩擦力: f N f m 静摩擦力: 0 f 静 fm ,平衡时: f 静 F 动力 ④合力的范围: F1 F2 ≤ F合 ≤ F1 F2 当 F 1=F2 且夹角为 120°时: F 1= F 2= F 合
①摩擦力做功: Wf = ±fs, s 为路程 ②F-s 图像法:图象围的“面积”代表功
WG=-△ Ep W 弹=-△ Ep ③功能关系: 间接计算功 W 电=-△ Ep
28.摩擦发热: Q = f s·相对
W 总=△ EK W 其它 =△ E 机
29.功率: P
W t
Fv cos
30.交通工具行驶的最大速度:
5.竖直下抛运动 ①末速度: vt v0 gt
②下落高度: h
v 0t
1 gt 2 2
6.竖直上抛运动 ①末速度: vt v0 gt
②上升高度: h v 0t 1 gt 2 2
③上升时间: t 上
v0 g
④最大高度: H v02 2g
7.平抛运动
①分速度
vx v0 v y gt
②合速度: vt v02 (gt )2
④牛二定律的瞬时性: 弹簧、皮筋等软性物体的弹力不能突变, 桌面、绳子等硬性物体的弹力可以突变, 重力、电场力不能突变。
⑤连接体问题: 下图中无论地面是否有摩擦力,
中间绳子的拉力均为: T
m1 F
m1 m2
m1 T
m2
F
F
m2
T
m1
5.超重与失重: ①当加速度竖直向上或竖直分加速度向上时, 物体超重: N m( g a) 或 N m(g ay ) ②当加速度竖直向下或竖直分加速度向下时, 物体失重: N m( g a) 或 N m(g a y )
②如果 v 船< v 水, cos
v水 v船 , smin=L v船
,v 船பைடு நூலகம்v 合 v水
3.绳拉船问题
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的运动进行分解
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
③两个分运动
绳子伸缩 绳子摆动
v1
v2
θ
4.自由落体运动
①末速度: vt gt 2gh
②下落高度: h 1 gt 2 2
③下落时间: t 2h g
2
②逐差法: a
s6
s5
s4 s3 9T 2
s2
s1
(3)比值公式
①第 N 秒末的速度( v0=0 ): vⅠ:vⅡ:vⅢ= 1:2:3 ②第 N 秒内的位移( v0=0 ): sⅠ:sⅡ :sⅢ= 1:3:5 ③前 N 秒内的位移( v0=0 ): s1:s2:s3= 1:4:9 ④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sN- sN -1= aT2
“黄金代换” : GM = R2g
25.第一宇宙速度 (环绕速度 ):v1 Rg 7.9km/s 第二宇宙速度 (脱离速度 ):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 (逃逸速度 ):16.7km/s
—————————————————————
26.功的定义式: W Fs cos 恒力做功 27.变力做功的计算:
高中物理必修 2 公式
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条件: v0 与 F 合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弯曲方向: 总是从 v0 的方向转向 F 合的方向
2.船渡河问题( v 船与河岸的夹角为 α):
(1)时间最短: α =90°, t min
L v船
(2)路程最短: ①如果 v 船> v 水, cos
vr
1 f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 n 60 f
14.向心力: F向
m v2 r
mr 2
m
42 T2
r
15.向心加速度: a向
v2 r
2r
4 2r T2
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v gr
17.方程格式: F 向=实际力 =所需的向心力
18.开普勒第三定律:
a3 T2
k
(圆轨道
r3 T2
⑤ v vt中 (用于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 点的瞬时速度)
纸带 上某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公式 (知三求二 ) ① vt v0 at
②s
v0t
1 at 2 2
③ vt2
v
2 0
2as
④ s v0 vt t 2
⑤s
vt t
1 at 2 2
(2)辅助公式
①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vs中
v
2 0
vt2
1 gt 2 2
③飞行时间: t 2v0 sin θ g
④射程: X ⑤射高: Y
v02 sin 2θ g
v
2 0
sin
2
θ
2g
—————————————————————
9.线速度: v s 2 r 单位: m/s tT
10.角速度:
t
2 T
单位: rad/s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T
③ 速度方向 : tan gt v0
④分位移
x v0 t y 1 gt 2
2
g
v0
x 2y
⑤ 位移方向 : tan
gt
2v0
⑥飞行时间: t
2h ,与 v0 无关 g
8﹡.斜抛运动
①分速度
vx v 0 cos θ v y v 0 sin θ- gt
②分位移
x v0 cos θt
y
v0 sin θ 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