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小虾 教学设计

15.小虾 教学设计

《小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小虾》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对“我”观察到的小虾嬉戏、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在超市见过小虾或吃过小虾,他们对小虾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不能像作者一样想象出小虾活动的动作、形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小虾的样子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一口缸、空隙、掀开”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

(二)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课文“阅读提示”阅读课文,了解文的主要内容。

2,继续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并积累语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课文朗读视频、小虾的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新课导入。

(猜谜) "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

爬到锅台中,全身红彤彤"猜一种动物。

2.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对,就是虾。

你对小虾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发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小虾》,去深入地了解一下吧!
3.作者简介:
菁莽,本名陈益清笔名菁莽,男,1936年生,广东揭西人。

文学创作有儿童文学、散文、诗词等多篇入选发表。

散文《我看见了鲤鱼跳龙门》、《翠鸟》等先后入编小学教材。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正确读写“一口缸、空隙、掀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

并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并积累语句。

3.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要读好课文,生字一定要会读,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
出示:一口缸、空隙、掀开、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1)教师范读。

(2)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读一读。

(3)指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纠正误音。

(4)教师总结,再次强调易错字的正确读音。

2.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课文,简要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大意。

第1自然段:“我”产生养虾想法的原因。

第2自然段:“我”和阿成哥捉了些小虾来养,并观察小虾的样子。

第3自然段:小虾们十分有趣。

第4自然段:我采了一些水草和石块放在缸里。

第5自然段:小虾产卵了。

第6自然段:我有了越来越多的小小的虾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1.2 自然段。

(指名读)
(1)小虾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生:野生小虾生活在小溪里,竹荫下静水处的石块下。

这说明小虾喜欢生活在阴凉处,葡萄架下的水缸正符合这一条件。

(2)小虾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画出来,并回答)
学生: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
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2.阅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
(1)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来,并回答)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2)小虾的有趣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小虾的有趣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小虾自在悠闲。

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②小虾受到惊扰时会不停地舞动细长的腿,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的,眼珠子一突一突的。

③小虾搏斗激烈。

打架时常会蹦出水面,甚至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3)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样的构段方式?(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这个自然段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第一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后面具体写才虾的有趣。

作者先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写小虾的自在生活;接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动作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受到惊扰时小虾的反应,以及此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可能会出现的情景。

整段文字轻松诙谐,把小虾的有趣可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4)对比下面两个句子,读一读,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①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再也不出来了。

②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学生:更喜欢第2句,第2句中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钳子“一张一张” ,胡须“一翘一题 ,眼珠子.“一突一突”,连用几个细节描写动词,将被惊扰的小虾的反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一则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二来也使得小虾的形象更为生动而有灵性。

3.阅读第4自然段。

(指名读)
(1)我"是怎样为小虾改善生活条件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课文中画出来,并回答)
学生:“我”和阿成哥到小溪里采了一些水草,捡了些石块。

因为“我们记得,小溪里的虾是挺喜欢钻到石块下面休息的”,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小虾生活得更快乐些。

(3)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指名回答)
学生: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对小虾的关心和喜爱。

4.阅读第5、6自然段。

(指名读)
(4)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学生:文章以小虾开始繁殖,数量越来越多结尾,预示着活泼可爱的小虾会越来越多,小虾带给“我们”的快乐也会越来越多。

(五)总结升华体会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呢?(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①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新词。

②学会寻找关键句来概括段落大意。

③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学习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方法。

④了解了小虾的习性,知道了它们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⑤要向作者学习做一个爱护小动物的人。

师总结:是啊,正是由于这份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才使得作者能够如此细致生动地描写小虾,才能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篇好文章。

喜欢虾的不只作者一个,我国还有一位画家他也非常喜欢虾,而且以画虾闻名,他就是齐白石。

齐白石一生画虾无数,但每幅都不同。

为什么能画出虾的这么多样子,还画的惟妙惟肖呢?(细心观察)所以,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我们也会有不同的发现。

(六)作业(任选一题) :
1.喜爱朗读的同学,读一读课文。

2.喜爱画画的同学,画一画小虾(课件出示画小虾的步骤)。

3.喜爱写作的同学:仿照课文2、3自然段,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15小虾
小虾决定养虾——生活环境
捉虾———外形特点
活泼有趣
惹人喜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