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1填空题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_30-40_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_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_综合性_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_描述功能_、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8、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_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_初级群体_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_婚姻_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_社会成员_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_农村_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_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三、辨析题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
第12页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
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
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
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
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
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
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
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
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
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2、联系实际论述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同龄群体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提高独立意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同龄群体背景相同,教育相同,易沟通,有益于成员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同龄群体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成员以此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同龄群体极少强制性,可以自由沟通交流,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
社会学概论模拟卷填空题1、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时间是_19世纪末____。
2、文化的特征表现为_地域性_、共同性、历史性和继承性。
3、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_整体性_、综合性和实证性。
4、“社区”一词是由德国社会学家_F.腾尼斯_提出来的。
5、人类生活的基本特征是群体生活。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_声望__。
7、社会学的功能有描述功能、_解释__、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8、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自然环境、_人口_和文化。
9、人的社会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即个人的生物基础条件和_外界社会环境条件__。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_____。
11、社会学一词是由法国学者_孔德_在其著作《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首次提出来的。
12、_社会_流动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的职位的前后变化。
13、城市是人类社会的经济中心、_政治中心_和文化中心。
14、依据世界各国现代化起始的时间和最初的动力来源,可以将社会现代化分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和_后发外生型_现代化。
二、名词解释1、内群体一个人经常参与的,或在期间生活,或在期间工作,或在期间进行其他活动的群体。
2、城市化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造成城市规划扩大或城市数量增加的过程。
3、犯罪公然违反法典,对社会和人人造成危害,按法律应受处罚的行为。
4、社会分层人们在社会结构中高低不同的等级排列。
三、辨析题1、社会变迁就是社会进步302页。
2人的社会化就是人从出生到青年时期学习社会知识与规范,掌握社会技能的过程。
96页四、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文化的功能。
认识与改造,整全与向导,培训与教化,推进与发展,区分与标志 92页2、试比较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的异同。
154页社会学概论模拟卷填空题1、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把_社会事实_看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翻译成中文,是以《群学肄言》为名发表的。
3、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具有_惩罚_、威慑和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4、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综合性和_实证性。
5、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_权力_与声望。
6、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描述功能、_____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7、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自然环境、_____和文化。
8、文化的要素分为_物质文化_、规范文化、认知文化、符号与语言。
9、人的社会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即个人的_生物基础条件_和外界社会环境条件。
10、依据群体成员与群体的关系为标准,可以把群体分为内群体和_外群体。
11、规模小、经常性的面对面互动是初级_群体的主要特点。
12、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_____冲突是最基本的社会冲突。
13、反映两代人之间的社会流动叫做___代际__流动。
14、社会变迁的最重要的因素和主要内容是_社会经济__变迁。
二、名词解释1、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的总和2、初级群体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3、垂直流动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
4、城市化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造成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加的过程。
三、辨析题1、社会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
2、当个人的基本社会化完成之后,由于社会的变化发展等原因,人们还需要继续社会化。
四、论述题1、联系实际论述家庭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
2、请对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差异作出分析。
农村社区:人口密度稀,社会结构简单,经济结构简单,大多自给自足,家庭作用重要血缘关系浓厚社会流动小传统文化浓重城市社区人口密度大,社会结复杂经济结构复杂职业种类多组织程度高,社会结构复杂居民异质化程度高,生活方式多样化。
人际关系以业缘为主人际交往感情淡一、单选题1.建立在个人的顺从动机基础之上,即让人出自内心地感到这样做是对的。
奖励、赞扬、记功、晋升等,这属于()控制的措施。
A.消极控制B.个人控制C.积极控制D.内在控制2.我国的社区研究是从以()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开始的。
A.费孝通B.吴文藻C.严复D.康有为3.“现代化”是()以后才在西方社会科学中逐渐流行的一个新术语。
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9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90年代4.个体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
要求个体放弃原来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接受一套对他本人完全是新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这个过程属于(B)。
A.基本社会化B.再社会化C.继续社会化D.反社会化5.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称为(C)。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D.制度化建设6.所有社会制度中最普遍、最悠久的制度是()。
A.军事制度B.家庭制度C.福利制度D.政治制度7.在关于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中,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的观点属于()。
A.生物学解释B.心理学解释C.社会学解释D.文化学解释8.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A.帕森斯B.斯宾塞C.库利D.丁伯根9.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A.角色扮演B.角色冲突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10.美国的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A.“手段——目标论”B.“差异交往”说C.亚文化群理论D.标签论11.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
A.内在控制B.外部控制C.内化控制D.他人控制12.社会的风俗、道德、准则、法律等规范属于社会制度的()。
A.概念系统B.规则系统C.组织系统D.设备系统13.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不成文的、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属于()制度。
A..政治制度B.本源制度C.正式制度D.非正式制度14.人类通过劳动制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都称为()文化。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行为文化15.当代社会学研究更多地面向社会现实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倾向。
A.实用化B.理论化C.行动化D.哲学化二、多选题1.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和范围,社会变迁可分为()。
A.整体社会变迁B.局部社会变迁C.进步的社会变迁D.落后的社会变迁2.影响社会互动的因素有()。
A.生物因素B.心理因素C.社会因素D.文化因素3.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表现为()。
A.社会问题根源的复合性B.社会问题后果的多样性C.社会问题相互之间的关联性D.社会问题的反复性4.按照社会变迁的性质可以把社会变迁划分为()。
A.整体社会变迁B.局部社会变迁C.渐进的社会变迁D.突发的社会变迁5.社区作为一定地域内的人群生活共同体,其主要功能体现在()。
A.居住的功能B.日常生活需求的功能C.社会化的功能D.社会控制三、判断题1.社会学无法预测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前景。
X2.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并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X3.社会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对4.在中国,康有为在《仁学》一书中最先明确采用“社会学”一词。
错,是谭嗣同5.社会流动并非全由经济因素所导致。
对四、简答题1.为什么现代化并非工业化?参考答案:(1)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就是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提高。
这一观点是把现代化简单理解为经济方面的现代化。
(2)不能否认经济是整个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是起支配作用的部分。
但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工业化只是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内容或一个基本特征,单纯的工业化绝对不是现代化。
(3)实现了工业化并不一定能够自然地达到公平分配、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政治、社会、文化等非经济领域的发展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