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铜硫矿的浮选
铜硫矿是我国主要的铜矿类型之一,其矿床属多含铜黄铁矿床和含铜矽卡岩矿床,分布较广。
如安徽铜陵、甘肃白银、湖北大冶及江西永平等地区。
铜硫矿有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和浸染状含铜黄铁矿两种。
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的特点是,矿石中主要是黄铁矿,脉石矿物很少;浸染状含铜黄铁矿中,铜和铁的硫化物含量都低,而且是以浸染状分布于脉石中。
一、铜硫矿的浮选流程(一)优先浮选:一般是先浮铜,然后再浮硫。
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矿石中黄铁矿的含量相当高,常采用高碱度(pH=11~12,CaO 含量=600~800g/m3)、高黄药用量的方法浮铜抑硫,其尾矿中主要是黄铁矿,脉石很少,所以尾矿便是硫精矿。
浸染状含铜黄铁矿,浮铜后的尾矿还要浮硫,为了降低浮硫时硫酸的消耗,浮铜时应尽量在低碱度的条件下进行。
(二)混合浮选:对于原矿含硫较低,铜矿物易浮的铜硫矿石选用这种流程较有利。
一般先在中性介质(pH=7 左右)中进行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加石灰在高碱性矿浆中进行铜硫分离。
(三)半优先混合-分离浮选:此种流程的特点是以Z-200、OSN-43 等选择性好捕收剂,先浮出易浮的铜矿物,得到部分合格铜精矿,然后再进行铜硫混合浮选,所得铜硫混合精矿再进行铜硫分离。
该流程优点是避免了高石灰用量对易浮铜矿物的抑制,达到能收早收的目的;同时也大量不需消耗大量的硫酸活化黄铁矿。
当然,对难选铜硫矿,从磨浮流程来说,采用阶段磨浮流程更为有利。
如采用粗精矿和混合精矿再磨再选,中矿再磨返回或单独处理等方法,已在国外许多选厂所采用。
二、铜硫分离对铜硫矿石无论采用哪一种浮选方案,都存在一个铜硫分离的问题,分离的原则一般是浮铜抑硫。
(一)石灰法:石灰是抑制黄铁矿的常用抑制剂。
采用石灰法进行铜硫分离时,矿浆pH 值或矿浆中的游离的CaO 含量能明显地影响分离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