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砌筑施工方案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砌筑施工方案

墙体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施工案第一节工程性质1、工程性质工程名称:市兴庆区满春三期B区康居工程;建设单位;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轻工业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现代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新源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新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市兴庆区,友爱中心路西侧,北塔路南侧。

本工程:2栋4层(11、22#)、7栋地上9层(2、3、6、7、10、12、21#)地下一层、2栋地上11层(14、15#)地下一层、5栋地上15层(1、8、13、19、20#)地下一层、9栋地上18层(4、5、16、17、18、23、24、25、26#)地下一层、地下车库一层。

除11、22#楼为框架结构,其他的楼座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一层为框架结构。

总建筑面积214160.9平(其中地下车库24470.0平)。

建筑总高度:4层为16米、9层为30.4米、11层为36.2米、15层为47.8米、18层为56.5米。

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110.900m。

第二节设计要求1、砌体的设计要求:1.1、地下车库:间隔填充墙采用200mm的混凝土大空心小型砌块,强度等级大于3.5Mpa,密度小于800kg/m3,砌筑砂浆采用M5.0水泥砂浆。

1.2、楼座地下室:墙间隔填充墙采用200mm的混凝土大空心小型砌块,强度等级大于3.5Mpa,密度小于800kg/m3,砌筑砂浆采用M5.0水泥砂浆;管道井为100mm厚的水泥实心砖,砌筑砂浆采用M5.0水泥砂浆;地下室有回填土的,用水泥实心砖200mm厚从基础结构顶板砌至建筑设计地面上三皮砖,再改为200mm的混凝土大空心小型砌块砌筑;地下室无回填土的,在结构基层上砌至建筑设计地面上三皮砖,再改为200mm的混凝土大空心小型砌块砌筑;1.3、楼座±0.000以上的墙体(一层及一层以上):轻集混凝土小型砌块,外墙、墙厚为200mm,卫生间墙厚的尺寸为150mm,管道井墙厚为100mm,强度等级为A3.5,密度小于800kg/m3,砌筑砂浆采用M5.0混合砂浆。

2、构造柱的设置:2.1、当外墙位于悬挑梁上时,应在外墙端部(挑梁端部)设置构造柱;2.2、填充墙墙段长度大于层高2倍或大于5m时,在墙段中部设置构造柱和拉结筋。

2.3、入户门两侧设构造柱b*h=墙厚*200mm,配筋4Φ10、Φ6@200。

2.4、外墙上洞口≧2100mm时,洞口两侧设抱框柱,配筋见施工图。

2.5、两填充墙相交处无框架柱时,在填充墙相交处设构造柱b*h=墙厚*墙厚,配筋4Φ10、Φ6@200。

2.6、外墙窗设有窗套的构造要求的按施工图设计施工。

构造柱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为C20。

3、水平系梁设置:3.1、填充墙高超过4米或墙上遇有门窗洞口时,应分别在墙体半高处和外墙窗洞的上部,墙门洞上部设置与柱或剪力墙连接且沿墙贯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b*h=墙厚*120mm,配筋44Φ10、Φ6@200。

3. 2、当洞口紧贴柱或剪力墙时的过梁设置,见结构施工说明中的做法。

水平系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4、拉结筋设置:框架结构、剪力墙上拉结筋全部采用植筋,拉结筋为2φ6@600,两侧距墙边20mm,拉结筋沿墙全长贯通。

190墙与90墙的拉结见02G02图集第40页,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体长度不小于1000mm,钢筋网片为镀锌φ4钢筋点焊网片,竖向间距600mm。

填充墙顶部的拉结见02G02-44图集第44页。

5、卫生间、厨房在基层上做200mm高同墙等厚的C20素混凝土翻边,遇门断开。

6、其他参见建筑和结构说明。

第三节施工准备1、材料:1.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品种、规格、外观质量、含水率级别、强度等级、抗渗性、抗冻性等必须符合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93)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砌块有出厂证明,进场后施工前必须复试。

施工时所用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1.2、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证明和强度报告。

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1.3、水:使用饮用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1.4、砂:宜采用中砂,细度模量宜控制在2.5 左右,过5mm 径的筛子,配制强度等级M5及其以上的水泥混合砂浆时,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含草根等杂物;1.5、灰膏: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已脱水硬化的灰膏不得使用。

经试配亦可采用符合标准的粉煤灰;1.6、拉结筋:采用φ6钢筋,与框架柱连接采用植筋;1.7、其他材料设备:豆、膨胀剂、减水剂、砂浆搅拌机、切割机、磅秤、翻斗车、振捣器、皮数杆、水平尺、2m 靠尺、小线、托灰板、线坠。

2、作业条件:施工前必须对结构办理完隐、预检手续。

基层找平:施工前用水准仪抄平,对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 时采用C20 细混凝土找平;3、弹好轴线、砌体墙身位置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引测标高控制线,经验线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办理预检手续。

4、搭设操作和卸料架子;按建筑平面形式和施工段的划分立好皮数杆,控制好灰缝和各部位标高。

皮数杆间距不宜超过15m,转角处均应设立。

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

5、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未经培训合格者,不得上岗;根据砌块尺寸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和排数,绘制皮数杆;应对现场砌块的规格、数量及含水率进行检查;砂浆和芯柱混凝土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准备好砂浆和混凝土试模;砌块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宜在施工现场组砌有代表性的一段样板墙,以确定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

第四节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放线→选砖和排砖→拌制砂浆→砌筑墙体→构造柱、圈梁混凝土浇筑→墙顶部斜砖嵌固。

2、操作法:2.1、放线:按照施工图纸,弹出墙边线及洞口、门洞线,引测标高控制线。

2.2、选砖和排砖选砖:挑选砌块,进行尺寸和外观检查。

有缺陷的小砌块禁止上墙。

依据砌块墙体线、门窗洞口线以及相应控制线等,在工作面试排砖,砌块应尽量采用主规格整砖砌块,准确无误后请建设、监理确认。

2.3、拌制砂浆:混凝土小型砌块砌筑砂浆应具有高粘结性,良好的流动性、保水性,满足设计强度等级。

2.3.1、砌筑砂浆应进行配合比设计,当砂浆的组成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设计。

2.3.2、砂浆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闸不少于2min。

砂浆稠度应控制在50mm~70mm 为宜。

2.3.3、砂浆应随拌随用。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拌成后2.5h 和3h 用完,夏季施工期间如最高气温超过30℃,必须分别在1.5h 和2h 用完。

砂浆如有泌水现象时,在砌筑前重新拌和。

2.3.4、本工程±0.000以上楼层砌筑砂浆设计采用M5.0混合砂浆,如采用水泥砂浆需提高一个等级。

2.3.5、外墙砌筑砂浆应具有防渗和收缩补偿功能,需加入适量高性能膨胀剂。

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可使用。

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2.3.6、砂浆试块:每检验批且不大于250m3 的砌体,每种强度等级的砂浆至少制作一组(每组6个)试块。

3、砌筑墙体砌筑法:3.1、砌筑应采用对错缝组砌法,砌块上、下错缝,相互搭接,搭接长度应为主砌块的一半(190mm),必要时可使用290mm 长辅助砌块,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当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保证此项规定时,应在灰缝中每皮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但竖向通缝不得超过两皮小砌块。

3.2、砌筑砌块应对反砌,壁肋光面、大面朝上(即上小、下大,底面朝上),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厚度应控制在8mm~12mm,宜为10mm。

水平灰缝采用坐浆法铺浆且铺浆长度不得超过800mm;立缝采用砖端头平面铺灰、立面碰头挤压的法坐浆。

砌筑190mm 厚墙体需单面挂线,超过190mm 厚墙体应双面挂线。

3.3、砌筑时从外墙转角开始盘角,每次盘角高度不超过三皮砖。

盘角后应与皮数杆上的皮数、灰缝厚度、标高保持一致。

3.4、砌块外墙应同时砌筑,禁留直搓。

墙体临时间断处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如留斜楼有困难( 除墙转角处及抗震设防地区外),可从墙面伸出190mm 砌成阴阳直搓,并沿墙高每皮砖在灰缝预埋拉结筋或钢筋网片,必须准确埋入灰缝和芯柱,从留搓处算起,每边锚入墙均不应少于600mm。

3.5、砌筑时应按设计要求在水平灰缝放置通长φ6拉结筋,如设计无特殊要求时按每三皮砖一道。

3.6、随砌筑随刮去挤出灰缝的砂浆,待灰缝砂浆达到“指纹硬化”(手指压出清晰指纹而砂浆不粘手)时即可进行划缝,划缝要密实。

灰缝要求深浅一致,横平竖直,搭接平整。

灰缝深度宜控制在5mm~8mm 左右。

3.7、砌筑时如需要移动已砌好的小砌块或被撞动的小砌块时,需清除原有砂浆重新铺浆砌筑。

3.8、砌体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大于一个楼层或4m。

变形缝中的杂物、落灰应及时清除。

3.9、承重墙体不得采用小砌块与粘土砖等其他块体材料混合砌筑。

3.10常温条件下,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 或一步脚手架高度。

3.11、所有室外砌体(有地下室和地梁者除外)均在首层室地坪以下0.08米处设砌体防潮层,其做法为抹20mm厚防水砂浆,标高不同的两防潮层相邻时,应将其封闭垂直连接;防潮层以下砌体的洞用C20细混凝土灌实或采用混凝土实心砖砌筑,散水和勒脚抹防水砂浆20~25mm厚,勒脚高度不低于室外地坪以上50mm;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四墙下部应灌实一皮砌块或设置高度为200mm的现浇混凝土带;淋浴间墙面与顶棚交接处抹圆角并在墙体迎水面作防水处理。

3.12、马牙槎按一进一退,先退后进砌筑,凹凸尺寸不小于60mm,高度不超过300mm,本工程为200mm,对称砌筑,要求马牙槎上下均匀。

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构造柱不应超过2处。

3.13、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平整,标高一致。

3.14、小砌块砌体的尺寸、位置的允偏差及检验应满足下表要求:4、砌块墙体与混凝土柱、墙的连接4.1、小砌块用于框架或剪力墙填充墙时,应与框架或剪力墙中植筋的拉结筋连接,当填充墙砌至顶面最后一皮,与上部结构连接按02G02图集第44页做法施工,砌体不合模数采用细混凝土填实。

4.2、砌体不宜设脚手眼,如必须设置,可用190mm 小砌块侧砌,砌完后用C15 混凝土填实。

但在墙体下列位置不得设置脚手眼:过梁上部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及梁跨度1/2 围;宽度小于1000mm 的窗间墙;梁和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mm 的围;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 和转角处450mm 的围;外墙任部位禁设脚手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