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材料复习题1
9、钢中的含碳量增加,会显著降低纲的( )。
A、抗拉强度B、屈服强C、硬度D、塑性
10.二灰稳定土中的二灰是指( )。
A、石灰和粉煤灰 B、水泥和粉煤灰 C、火山灰和粉煤灰 D、石灰和火山灰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
2.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
3.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
4.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材料的耐水性愈好。( )
5.材料的渗透系数愈大,其抗渗性能愈好。( )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_______的性质。
2.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_______来表示。
3.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集料的特性; 养护温度和湿度; 水泥混凝土的龄期。
4.颗粒由大到小逐级粒径均有,按比例互相搭配组成的矿质混合料。
在矿质混合料中人为地剔除一个或几个粒级,形成一种不连续的级配。
6、计算题
1.解:(1)确定配制强度:fcu.o=fcuk+1.645×5.0=30+1.645×5.0=38.2 MPa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______降低。
A、密度B、表观密度C、憎水性D、抗冻性
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______。
A、吸水性B、吸湿性C、耐水性D、渗透性
3.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其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
W=104×1.86=193.44Kg
S=104×6.24=648.96Kg
C=104×3.10=322.4Kg
G=104×12.84=1335.36Kg
(2)施工配合比为:
W=193.44-648.96×2.5﹪-1335.36×0.5﹪=170.53Kg
C=322.4Kg
S=648.96×(1+2.5﹪)=649.96Kg 59/2.8)×100﹪=7.5﹪..
3.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______。
4.材料地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________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5.屈服强度和________是衡量钢材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沥青混合料:
2.硅酸盐水泥:
3.混凝土拌和物:
4.堆积密度:
(2)水灰比计算:
水泥实际强度估算:fce=1.05×42.5=44.6 MPa
水灰比W/C=(0.46×44.6)/(38.2+0.46×0.07×44.6)=0.52
(3)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m3
单位水泥用量mco=180÷0.52=3460kg/m3
2.解:(1)比例常数k=2500/(3.10+1.86+6.24+12.84)=104,故基准配合比为:
3.混凝土拌和物是将水泥、水与粗、细集料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尚未凝结硬化的水泥混凝土。
4.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5. 是指不同粒径的砂在一起的组合情况。
五、简答题
1.针入度是反映沥青稠度的指标;延度是反映沥青塑性的指标;软化点是反映沥青热稳定性的指标。
2.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由矿料颗粒之间嵌锁力(内摩阻角)以及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及沥青的内聚力构成。
G=1335.36×(1+0.5﹪)=1342.04Kg
3.解:(1)C:S:G:W = = 360:634:1228:183
二、判断题
1.错2.对3.错4.对5.错
三、填空题
1.空气中吸收水分2.冻融循环次数3.亲水性4.自然 5.极限抗拉强度
四、名词解释
1.沥青混合料是矿质混合料(简称矿料)与沥青结合料经拌制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2.硅酸盐水泥是指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6、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石膏的作用是( )。
A、促凝B、提高产量C、具有微膨胀性D、缓凝
7.石油沥青标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延度 B、针入度 C、软化点 D、脆点
8.SBS改性沥青就是在基础沥青中加入了5%的( )。
A、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B、丁苯橡胶 C、氯丁橡胶 D、乙酸乙烯酯
求:(1)一次拌制25L水泥混凝土,各材料各取多少千克?
(2)配制出来水泥混凝土密度应是多少?配制强度多少?
采用42.5普通水泥,碎石A=0.46,B=0.07,γc=1.13。W/C=A*fce/(fcu,o+A*B*fce)
一、选择题
1、B 2、A 3、A 4、C5、B 6、D 7.B 8.A 9.D 10.A
2.已知混凝土经试拌调整后,各项材料用量为:水泥3.10hg,水1.86kg,沙6.24kg,碎石12.8kg,并测得拌和物的表观密度为2500kg∕m3,试计算:
(1)每方混凝土各项材料的用量为多少?
(2)如工地现场砂子含水率为2.5%,石子含水率为0.5%求施工配合比。
3.已知某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1︰1.76︰3.41︰0.50,用水量W=180kg/m3。
5.砂的颗粒级配: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反应沥青哪些性能?
2.简述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由哪些因素构成?
3.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连续级配、间断级配?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按设计图纸:用大粒径为20mm的碎石及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设计C30水泥混凝土,混凝土置信度系数t=1.645,水泥富余系数为1.05,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经验值为5.0Mpa 。试计算该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及水灰比(混凝土强度回归系数:A=0.46 B=0.07,单位用水量为180Kg)。
A、19.8g B、22g C、20g D、20.2g
4.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性质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
A、表观密度B、堆积密度C、密度D、强度
5、材料的密度ρt毛体积密度ρh和表观密度ρa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
A、ρt<ρa<PhB、ρt>ρa>ρhC、ρt<ρh<ρa D、ρt>ρh>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