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景观规划摘要:在湖南农业大学现有的校园景观基础之上,结合园林生态学的理论知识,从整体到局部对校园进行景观规划,意在将农大建设成为一个绿色、宜人的生态校园。
关键词:校园景观;生态;空间;规划一、前言校园(Campus)是以聚集师生为主体的生态单元,校园内的师生主体和各类环境因素的总和,称为校园生态系统(Campus Ecological system)。
高度人工化是校园生念环境(campus Eco—environment)区别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最突出的特征。
校园生态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内涵的双重性,自然生态是学校的基础,文化内涵是学校的灵魂。
由于大学校园建设涉及面广,规划要求高,故本文主要以大学校园作为研究对象。
生态校园(Ecological caⅢpus)是指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遵循人与自然协调的原则,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形成体现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生态系统。
湖南农业大学本着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和谐校园为目标,逐步完善新老小区的景观不足,不断提高校园生态与文化的质量。
二、湖南农业大学校园概况(一)学校概况湖南农业大学地处湖南省会长沙市东郊,距市中心12.Okm。
校园东与东湖渔场交界,南临浏阳河,北与湖南农科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接壤,西与东岸乡毗邻,总占地226.762hm2。
根据长沙市总体规划,校区范围已划入长沙马坡岭农业高科技园区。
(二)自然条件校区地势平坦,为平缓丘陵地貌。
整个校区东高西低,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高度在31.5~47.0m之间,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湖南农大属长沙县榔梨镇地域。
据历史记载,榔梨没有地震记录。
根据1996年6月国家地震局出版的《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990)》所示,长沙县所属榔梨镇等地的抗震设防裂度为六度。
湖南农大属长沙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
湖南农业大学校园主要数据资料校园浏阳河段参照榔梨镇流量观测站资料:最高洪水位为38.50m(黄海高程1998年),最低水位28.50m,最大流量3400m3/m,最小流量0.68m3/s。
(三)绿地现状分析湖南农业大学有60年的建校历史,学校主要有新建校园和老校区组成,新建校园一直在更新建设,老校区景观良好,植物生长繁茂。
但是从生态、艺术和文化的角度上来看,目前校园绿地尚存在如下问题:1.优势分析(1)基本骨架采用“网络式+细胞型”,将功能相近的建筑和区域合成独立的组团,排布于道路网中,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2)老教学区规划统一,采用建筑结合整齐植物的形式,是最有序的部分,平视、俯视效果均得益,且易使学生快速进入严谨认真的学习氛围中。
(3)后建成区多采用老校区所没有或少有的品种,拾遗补缺,达到了丰富景观层次、形成各自特色的效果。
(4)在住宅区的植物配置均注意了通风、采光、抗破坏等功能上的需求。
(5)校园内现有为数不少的大树,干径在30cm-90cm之间,其中有一批树龄在50 年以上;另外,校园内还有少量名贵的稀有树种,实现了人文和教学便利。
(6)在一些地方发挥了农业特色。
如,利用园中的六丘实验田,一教后的实验水稻等等。
2.劣势分析(1)绿地系统性不强,新老校区间没有合理的过渡。
建设时间的差异导致空间布局零散,见缝插绿式的布局方式随处可见。
难以发挥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2)植物层次单一,景观类型单调。
色彩搭配不丰富,乔木过于集中,乔灌草比例不合理,很难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
季相景观缺少变化。
常绿树过多,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之比为6.7:1,灌木中也缺少花卉和彩叶品种。
(3)基调树种不明显,种类单一。
校园内植物种类仅200 余种,乔木不到40 种,灌木不到30 种,除了少数7、8种,其余绝大多数品种出现频率很低,也不能体现本校特色和风格。
缺乏植物群落的配置,在植物景观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都显得严重不足。
同种植物分散各处,相对集中度不够,不能形成吸引人的特色景观,缺少“量大为美”的体现。
(4)模纹花坛及造型植物较多。
⑴养护、灌溉及因不当使用而更新的成本高;⑵使用率低,多只承担了装饰功能;⑶维护力度和植物选择不恰当,影响美观。
(5)草坪大多维护粗糙,草种选择不当,且空间围合度不高、领域感不强,对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提供师生户外活动空间都带来不利的影响。
绿篱灌木配置失调。
部分道路空间狭窄而安放密植绿篱,另一些开场绿地却缺少绿篱实现障景和分流行人。
(6)植物选择多跟随当时潮流,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湘土”特色绿地,地方材料及乡土风情的运用也没能得到重视,文化底蕴不足。
目前农田植物种类单一,且以单一的科研功能为主,场地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开发,一些可以形成景观的区域也未能得到重视。
随着建筑和人数的增加,户外活动空间的尺度也相应加大,目前新建区草坪多,树木少且未长大,强化了户外空旷感,弱化了校园的趣味功能和接触氛围。
(7)缺乏对使用者行为的研究,绿地环境中缺乏台阶、座凳等休息设施,不能较长时间停留下来学习、交流和赏景,且因疏于管理,原设的石凳桌椅显破旧。
校园水景不足且分布集中,可达性不强,现有滨水空间缺乏活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8)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用地日见紧张,为满足人数增加的要求,在校园内建筑与绿地比例失调,原有植被被破坏,绿地总体布局表现出无序与混乱。
规划方法以分散的建筑单体设计为基础,缺乏整体观,导致校园空间缺乏对人行为的关怀和对环境品质的关注,各教学楼绿化也没有自己的风格。
虽然有红轴等新建成的利用地形场所,但在多数已建成区,基本是将原地形夷为平地,再新建建筑和绿地,因此自然的植物景观仍然有待加强。
(9)教职工住宅中占地面积大,其中,科教新村搭配合理;而在校园东南部,新住宅区空旷老住宅区荫蔽,在绿化上分布十分不均匀,给人强烈的差异感,也未能形成各自特色。
(10)农大位置偏远,应该以开放的形式与外界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放在城市绿地的全局上科学合理布局。
但目前交通和绿地组织上尚未能实现这一点。
校内没有规划足够且专门的停车用地,或者有规划的也不易被人发现和不方便使用。
造成车辆乱停,阻碍交通且对行人的安全带来威胁。
(11)人文景点和有历史价值的景观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例如水塔、老校门等。
现状行道树列表古树名木列表三.规划指导思想1.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工的多层次需求,从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心理入手进行各项功能布局和设施配套。
运用科学的规划手段,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各种天然资源,构筑方便学生和教职工使用的植物空间,创造使用方便的户外学习、交流、健身、休闲的生活环境。
对规划内的一切建筑设施的使用功能进行合理的布局,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营造优美而舒适、自然而清新的富有人性化的校园环境。
2.突出特色,整合校园。
学校是育人之地,育人之地的环境务必要体现育人的特色。
这也是校园基本建设规划与其他单位建设规划的根本区别。
充分挖掘与湖南农业大学有重要影响和关系的题材,塑造景点;为教学服务,将校园建设成为一个便于相关专业教学的大基地。
校园规划既充分考虑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科研和生活,又力求把育人环境作为显著特色,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是知识传授的地方,也是知识创新的地方。
校园规划由局部性、单层面的设计迈向整体性、多层面的配置。
校园基本建设规划不仅要考虑校园的量化空间、景观空间,更要考虑校园的智慧空间,营造出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环境氛围。
3.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营造灵活应变的校园环境。
充分利用浏阳河的自然景观,保护好现有古树名木,整合农业高科技园,各色苗圃以及观光试验田,体现各种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的校园景观特色。
根据不同时段、不同背景的发展需求,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既满足近期需要又可适应长远发展,同时亦可适应现代大学开放性,多元化的需求。
4.合理规划,可持续性校园规划发展。
校园规划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在注重生态绿地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多样化与多元化的校园建设。
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规划是建设的前提,规划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我校的基本建设规划高标准严要求,克服短期行为思想,充分考虑了长远发展需要,尽量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力争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筹兼顾,避免规划失误,不留规划遗憾。
四.校园生态园林设计校园生态园林设计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对校园生态系统未来园林绿化发展的整体发展方向的设想;其二是对校园中某一具体地段的园林设计。
校园生态园林设计注重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原理进行园林规划布局,使园林绿地在生态上合理,构图上符合要求。
具体来讲,园林绿地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讲究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包括空间格局多样化、季相多样化、种类构成多样化),强调以自然景观反映主题,使校园园林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一)校园生态园林的布局1.校园生态园林的布局原则园林是由一个个、一组组不同的景观组成的,这些景观不是以独立的形式表现的,而是由设计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机地组合起来的。
在园林中各种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地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就是园林布局。
校园生态园林布局中,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综合性原则:园林布局必须以生态学原理作指导,以经济条件为基础,以园林艺术、园林美学原理为依据,以园林的使用功能为目的,来进行综合考虑,把园林的环境保护、文化娱乐等功能与园林的经济要求和艺术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来解决;②多样化原则:校园生态园林设计讲究园林绿地的多样性,尽量避免雷同,以增强其景观价值;③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校园生态园林除了从内容和种类选择上要考虑当时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外,还应注重地形、地貌、水体、植物、气候条件等的因势就便,巧用“借题发挥”;④主题鲜明,主景突出:校园生态园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所表达的主题通过物种选择和特殊的空间格局和时相来实现,同时要做到主景与配景的关系清晰,层次分明。
2.校园生态园林的布局类型校园生态园林的布局类型有静态景观布局和动态景观布局两大类。
静态景观布局是指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这种景观是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观赏到的,因此其观赏位置和效果之间有着内在的影响。
静态景观布局要求人们在最佳视距和视域内能够感受到景观的主题和主景,并通过平视、仰视、俯视等不同的视角均能观赏到不同的景观内容,所以具体设计中要灵活采用开朗风景和闭锁风景等不同的表现手法。
动态景观布局是指游人在移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不同景观。
最常用的动态景观布局是采用起景——高潮——结景三个段式来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也可以采用循环方式重复表达某一项内容,或采用特殊的分类方式表达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