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MRI表现及临床应用研究
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MRI表现及临床应用研究
无软骨下 骨硬化 8 20 28
合计
46 22 68
P=0.000,小于0.01
软骨病损 分组 Ⅲ、Ⅳ级 Ⅰ、Ⅱ级 合计
有软骨下 小囊肿 23 3 26
无软骨下 小囊肿 9 33 42
合计
32 36 68
P=0.000,小于0.01
讨
论
正常关节软骨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关节软骨主要有大量细胞外基质与散在
MRI扫描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0.2T ARTOSCAN 关节 专用MR扫描仪检查,检查部位为膝关节, 线圈为膝关节专用线圈。采用SE、GE、 STIR及高分辨GE 序列。正常对照组MRI 检查方法同上。隐瞒病史后由两位经验 丰富的影像学专家阅片,关节软骨退变 的MRI分级采用Recht分级法。
统计学方法
结
论
MRI可早期、准确评价关节软骨病变,
与关节镜结合有极高的正确诊断价值。 关节软骨退变的MRI分级有助于弥补早 期OA关节镜诊断的不足,对OA患者早 期及时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和卫生 经济学意义。
分布其中的高度特异性细胞——软骨细 胞组成。关节软骨的形成与维持依赖于 软骨细胞。 关节软骨表面至软骨下层,关节软骨的 结构组成依深度而变化,包括细胞的形 状与大小,胶原纤维的粗细与走向,蛋 白多糖的浓度及水含量的多少。
关节软骨可被分为4层:(1)浅表层
(superfical zone) (2)中间或过渡层 (transitional zone)(3)深层或放射带 (radial zone)(4)钙化软骨层(calcified cartilage zone) 关节软骨是组成活动关节面的有弹性的负重组 织,可减轻关节反复滑动中关节面的磨擦,具 有润滑及耐磨损的特性,并且还吸收机械性震 荡,传导重力至软骨下骨。
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 MRI表现和临床应用研究
前言
本研究为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之系列课
题 导致关节软骨病损的最常见疾病为骨性 关节炎(Osteoarthritis,简称OA)。 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50岁以上人群为 50﹪,65岁以上人群女性高达90﹪,男 性高达80﹪,随着我国人口的日趋老龄 化,它已成为我国社会的沉重负担。
临床检查
包括1、临床症状调查问卷积分,即 WOMAC积分调查表( 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和膝关节日常活动调 查表(Knee Outcome Survey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2、关节镜检查,关 节镜术由高年资主任医师实施,关节软 骨退变的关节镜下分级采用Outerbridge 分级法。
结
果
正常成人膝关节软骨MRI表现
OA患者膝关节MRI表现
关节软骨:软骨退变MRI表现基本上如
Recht分级所描述,全部68例患者69个关 节共414个关节软骨面,243个关节软骨 面为0级,41个关节软骨面为I 级,46个 关节软骨面为Ⅱ级,40个关节软骨面为 Ⅲ 级,44个关节软骨面为Ⅳ 级。仅5例 患者T2WI I 级病变的信号改变为灶状高 信号而非低信号。退变软骨往往呈多发 性病损,也可见单发病损。
关节镜 分级 0 Ⅰ Ⅱ Ⅲ Ⅳ 合计
MRI 分级 0 140 1 2 Ⅰ 17 7 Ⅱ 2 3 22 5 16 2 143 24 27 23 3 26 29 Ⅲ Ⅳ 合计 159 11 29 19 28 246
关节软骨退变MRI分级Ⅰ、Ⅱ级组与Ⅲ、
Ⅳ组的临床症状调查问卷积分用秩和检 验,与WOMAC比较P=0.045,与膝关节 日常活动调查表比较P=0.000,P值都小 于0.05,有统计学差异。
MRI分级在OA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关节软骨退变MRI分级Ⅰ、Ⅱ级组与Ⅲ、 Ⅳ级组的临床症状调查问卷积分、关节积液、 软骨下小囊肿、软骨下骨硬化的对照分析表明 二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由此认为Ⅰ、Ⅱ级是 关节软骨退变的早期病变,Ⅲ、Ⅳ级为进展期。
在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早期予以软骨保护治 疗,可以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减缓、稳定以 至逆转软骨降解过程 ,达到早期治疗、阻止或 延缓骨性关节炎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关节积液:在本研究68例患者中,48例
患者有关节积液,MR信号均匀,呈长T1、 长T2信号。 软骨下小囊肿:68例患者中,26例患者 有软骨下小囊肿,为软骨缺失后关节液 的进入及软骨下骨质及其周围纤维组织 增生,MRI表现为圆形边界清楚的长T1、 长T2信号影,周边可有低信号增生硬化 环。
关节软骨退变MRI分级Ⅰ、Ⅱ级组与Ⅲ、Ⅳ级组 关节积液 、软骨下小囊肿、软骨下骨硬化比较
软骨病损 分组 Ⅲ、Ⅳ级 Ⅰ、Ⅱ级 合计 有关节 积液 43 5 48 无关节 积液 8 12 20 51 17 68 合计
P=0.000,小于0.01
软骨病损 分组 Ⅲ、Ⅳ级 Ⅰ、Ⅱ级 合计
有软骨下 骨硬化 38 2 40
软骨下骨硬化:68例患者中,40例患者有软骨
下骨硬化,为软骨的变薄、缺失致使软骨下骨 质增生硬化,MRI表现软骨下骨板增厚,其下 方高信号骨髓被低信号增生硬化骨质代替。 关节边缘骨赘形成:68例患者中,49例有骨赘 形成。MRI表现为骨边缘不规则,呈低信号影。 因骨赘的MRI表现与X线、CT相比欠敏感,故 未与关节软骨退变的MRI分级作对比分析。
病理特点:成年人关节软骨退变首先发 生表浅层退变,肉眼上可见局灶软骨变 软、表面粗糙,进一步出现微小的裂缝、 碎裂、软骨变薄,晚期软骨剥脱,软骨 下骨质暴露、增生、硬化伴囊肿形成。
MRI对OA的临床应用分析
MRI在O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关节软骨退变MR成像的组织学基础是软骨 基质内胶原纤维结构改变,蛋白多糖及含水量 的改变。 MRI根据软骨内信号异常、分层结构的改 变和厚度的改变对软骨退变进行分级。 MRI可检出关节镜难以发现的尚未发生大体 形态改变的早期软骨病变,即MRI分级中的I级 病变。
近年来随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提出了许多
发展潜力广阔的新的治疗方法,它们可 以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早期应用可减 缓、稳定以至逆转骨性关节炎的软骨降 解过程。因此,关节软骨病变的早期诊 断有重要意义。
MRI具有无辐射、无创伤、高分辨及多
参数、多平面成像优点,为目前公认的 评价关节软骨病变的最佳手段
所有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患 者的关节软骨退变MRI分级以关节镜分级 为金标准作四格表计算其灵敏度、特异 度和约登指数( Youden Index);关节 软骨退变的MRI分级与临床症状调查问卷 积分比较用t检验,方差不齐用秩和检验; 关节软骨退变的MRI分级与关节积液、软 骨下小囊肿、软骨下骨质硬化的比较用 Pearson`s X2检验比较。
骨性关节炎时关节软骨的生化 及病理改变
最早的改变是含水量的增加。 随病情进展,局部出现软骨溃疡,蛋白
聚糖含量减少,聚合不全加重,糖胺聚 糖成分异常及硫酸软骨素链缩短。 当蛋白聚糖减少到一定程度以后,软骨 含水量降低至正常以下。
进展期:软骨破坏侵蚀到骨松质时,由纤 维软骨和透明软骨混合形成新的软骨,但缺乏 正常软骨的生物学特点,故实际上仍未修复。 原有的软骨和新生的软骨在降解的过程中,产 生的颗粒和降解产物进入滑膜衬里,引起细胞 吞噬反应,导致滑膜炎症和渗出。滑膜产生的 炎性因子反过来又加速了软骨的破坏。如此反 复循环,降解作用超过了细胞的修复能力,最 后软骨消耗殆尽,骨质裸露,出现OA的晚期 改变。
68例患者中,有膝关节外伤史的患者有2
例见软骨下骨硬化,1例见软骨下小囊肿, 在这些病变上方,部分关节软骨有信号 异常,但关节软骨表面光整。
OA患者膝关节MRI表现
关节软骨退变 MRI分级与临床检查 对照分析
40例患者41个关节,共246个关节软骨面。关
节镜与MRI的分级诊断结果如表 ,MRI诊断关 节软骨病损的灵敏度为96.55% ,特异度为88.05 % , 约登指数( Youden Index)为0.856,接近 于1,说明诊断正确率高。
目的
探索骨性关节炎时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
MRI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来自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搜集符合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 标准的OA患者68例,年龄38—74岁,平均 年龄54.2岁。其中40例共41个关节有关节 镜对照,男24例,女16例,行关节镜术前 均行MRI检查,并作对比分析; 28例无关 节镜对照,男15例,女13例。所有患者均 行临床症状调查问卷积分和MRI检查,并作 对比分析。选10例无膝关节症状的志愿者 对照,年龄均大于18岁, 均行临床症状调 查问卷积分和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