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方法练习观察力
俄国教育家冈察洛夫说:“观察和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
观察力与注意力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所以观察力的练习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
你是不是经常对眼前的事物视而不见?你是不是经常走在街上,却对交通信号灯的排列回想不起来?你是不是对一个人非常感兴趣,但想向别人介绍时却说不出来或写不出来?你写作文是不是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短短结束?那是因为没有养成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经常进行观察力的练习可以帮助你改善你的注意力、记忆力、学习能力。
一、静视——一目了然
1?在房间里或屋外找一样东西,比如表、自来水笔、台灯、一张椅子或一棵花草,距离约60厘米,平视前方,自然眨眼,集中注意力注视这一件物体。
默数60~90下,即1~1?5分钟,在默数的同时,要专心致志地仔细观察。
闭上
眼睛,努力在脑海中勾勒出该物体的形象,应尽可能地加以详细描述,最好用文字将其特征描述出来。
然后重复细看一遍,如果有错,加以补充。
2?熟练后,逐渐转到更复杂的物体上,观察周围事物的特征,然后闭眼回想。
重复几次,直到每个细节都看到。
可以观察地平线、衣服的颜色、植物的形状、人们的姿势和动作、天空阴云的形状和颜色等。
观察的要点是,不断改变目光的焦点,尽可能多地记住完整物体不同部分的特征,记得越多越好。
在每一分析练习之后,闭上眼睛,用心灵的眼睛全面地观察,然后睁开眼睛,对照实物,校正
你心灵的印象,然后再闭再睁,直到完全相同为止。
还可以在某一环境中关注一种形状或颜色,试着在周围其他地方找到它。
3?然后再去观察名画。
必须把白己的描述与原物加以对照,力求做到描写精微、细致。
在用名画作练习时,应通过形象思维激发自己的感情,由感受产生兴致,由兴致上升到心情。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创造力。
因为在你制作新的心中的形象的过程中,你吸收使用了大量清晰的视觉信息,并且把它储藏在你的大脑中。
二、行视——边走边看
以中等速度穿过你的房间、教室、办公室,或者绕着房间走一圈,迅速留意尽可能多的物体。
回想,把你所看到的尽可能详细地说出来,最好写出来,然后对照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眼睛像闪电一样看。
可以在眨眼的功夫,即0?1~0?4秒之间,去看眼前的物品,然后回想其种类和位置;看马路上疾驶的汽车牌号,然后回想其字母、号码;看一张陌生的面孔,然后回想其特征;看路边的树、楼,然后回想其棵数、层数;看广告牌,然后回想其画面和文字。
所谓“心明眼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锻炼视觉的灵敏度,锻炼视觉和大脑在瞬间强烈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你从内到外更加聪慧。
三、抛视——天女散花
取25块到30块大小适中的彩色圆球,或积木、跳棋子,其中红色、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的各占三分之一。
将它们完全混合在一起,放在盆里。
用两手迅速抓起两把,然后放手,让它们同时从手中滚落到沙发上,或床上、桌面上、地上。
当它们全部落下后,迅速看一眼这些落下的物体,然后转过身去,将每种颜色的数目凭记忆而不是猜测写下来。
检查是否正确。
重复这一练习10天,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步。
四、速视——疏而不漏
取50张7厘米见方的纸片,每一张纸片上面都写上一个汉字或字母,字迹应清晰、工整,将有字的一面朝下。
也可用扑克牌。
取出10张,闭着眼使它们面朝上,尽量分散放在桌面上。
现在睁眼,用极短的时间仔细看它们一眼。
然后转过身,凭着你的记忆把所看到的字写下来。
紧接着,用另10张纸片重复这一练习。
每天这样练习三次,重复10天。
在第10天注意一下你取得了多大进步。
五、统视——尽收眼底
睁大你的眼睛,但不要过分以至于让你觉得不适。
注意力完全集中,注视正前方,观察你视野中的所有物体,但眼珠不可以有一点的转
动。
坚持10秒钟后,回想所看到的东西,凭借你的记忆,将所能想起来的物体的名字写下来,不要凭借你已有的信息和猜测来作记录。
重复10 天,每天变换观察的位置和视野。
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步。
数秒数的过程一般会比所设想的慢。
你可以在练习前先调整一下你数数的速度。
一边数一边看着手表的秒针走动,1秒数1下,在1分钟结束的时候刚好数出“60”,也可以1秒数2~3下。
正式观察法观察
类型定义目的所需时间涉及材料记录过程实况详
录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者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包括被观察幼儿自身的全部行为,以及该幼儿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
完整、客观、可永久保留地对所发生行为作描述性记录。
持续进行直至规定时限
(例如一小时)。
与行为和环境有关的一切东西。
现场详细持续记录全部行为或事件,也可采用录音、录象记录。
时间取
样法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段观察预选先确定要观察的行为。
辨别与记录预先选定并详细定义的具体行为的发生,或归入已准备好的某种类别。
在一定时间间隔但同等的时间段中进行。
选定的行为或变量。
常需备有长列行为清单或某种分类系统表。
现场判定并记录某些行为是否发生,或记入某已预备好的类别。
事件取
样法观察前选定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观察中只注意观察这些选定的行为或事件。
记录预先选定的某特定类别事件的发生。
持续进行直至某时限(如二小时)选定的某类行为
事件。
现场判定和记录某事件的发生。
只在事件出现时记录。
特性等
级评定在观察前先确定所要观察的内容,并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项目分为几个等级,观察时只注意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属于哪个等级。
观察后按某特性为某人评定等级。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进行,常经多次观察后作出。
选定的行为特性。
观察,然后根据某人的行为特征对预定的特性作出等级评定。
非正式观察法日记描
述法对一个或一组幼儿长期进行跟踪观察,并以日记形式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
记录个别或少数对象详细而长期的资料。
较长时间(可若干月、年)内持续进行。
观察者认为有用的任何信息。
日常生活中边观察边记录。
轶事记
录法观察者记录可表现幼儿个别或某方面发展的典型行为或异常行为。
记录典型新行为、反应和一切可表现个性的行为事件。
随时记录。
观察者认为有意义的任何行为事件。
日常生活边观察到有关行为事件便记录。
频率图
示法在某些预期行为发生是记录其发生的次数,再用图表的形式将收集的行为频率
显示出来。
记录行为的频率或行为持续时间,用图示显示。
在一定时间内的多个时段内进行。
选定的行为。
观察到行为出现便记录,统计总次数或总持续时间,制定图表。
清单法观察前列一个预期观察行为类型的清单。
观察中发现有清单列有项目的立即记入清单。
检测预定行为项目出现与否。
可在一段时间内或短时间内当场进行。
选定的环境或行为项目。
观察到行为出现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