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 第二章 样品前处理技术

02 第二章 样品前处理技术

(2)被测组分的回收率要高;
(3)操作尽量简便、省时;
(4)成本低廉; (5)不对人体及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6)应用的范围尽可能广泛。
2.2提取技术
提取技术是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把被测组分从 试样中抽提出来,经纯化后供测定使用,是食品
安全检测中应用最广泛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液-固萃取 微波辅助萃取 超声波辅助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
影响因素
萃取压力的影响
萃取压力是SFE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萃取温度一定 时,压力增大,流体密度增大,溶剂强度增强,溶剂 的溶解度就增大。对于不同的物质,其萃取压力有很 大的不同。
2.2.4超临界流体萃取
影响因素
萃取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影响比较复杂,在一定
压力下,升高温度被萃取物挥发性增加,这样就增加 了被萃取物在超临界气相中的浓度,从而使萃取量增 大;但另一方面,温度升高,超临界流体密度降低, 从而使化学组分溶解度减小,导致萃取数减少。因此,
微波辅助萃取---影响因素和特点
微波萃取的特点: 1、质量稳定,可有效地保护食品、药品以及其 他化工物料中的功能成分。 2、对萃取物具有高选择性,萃取效率高。
3、萃取时间短,省时。(可节省50%-90%的时间)
4、溶剂用量少。(较常规方法少50%-90%) 5、产量大、能耗低、无污染,可大规模应用。
样本签封和编号
采样完毕整理好现场后,将采好的样本分别盛 装在容器或牢固的包装内,在容器盖接处或包装上 进行签封,可以由采样人或采样单位签封。每件样 本还必须贴上标签,明确标记品名、来源、数量、 采样地点、采样人、采样日期等内容。如样本品种 较少,应在每件样本上进行编号,所编的号应与采 样收据和样本名称或编号相符。
常见的几种超临界流体
气体种类 二氧化碳 氧化亚氮 乙烯 三氯甲烷 沸点/℃ -78.0 -89.0 -103.7 -83.2 临界压力/MPa 7.30 7.10 5.00 4.60 临界温度/℃ 31.04 35.50 9.50 29.50 临界密度/ (g/ml) 0.468 0.457 0.200 0.516
提高。
2.2.3超声波辅助萃取
超声波萃取原理 2.热效应 超声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其能量不断被媒质质
点吸收并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媒质质点的温度升高,
这种现象称为超声波的热效应。空穴闭合或气泡崩塌 之后,其内“热点”骤然冷却,冷却速度可达 108K/s 。 这相当于将金属熔浆放入液氮中的急剧冷却速度。
采用超临界萃取提取;
3、索氏提取操作耗时过长;
4、已微波加热和索氏发结合提高萃取率;
5、采用KD浓缩器,进行浓缩和定容;
6、全自动索氏萃取仪。
2.2.2微波辅助萃取
什么是微波辅助萃取?
微波指波长在1 mm 至1 m 之间, 频率范围为300 MHz ~300,000 MHz 的电磁波。它介于红外线和无线电波 之间。 在微波场的作用下,离子定向流动形成离子电流,并在流
通过改变压力或温度使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大幅改变。在超
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 选择性地依次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不同的成分萃取出来。 SFE将传统的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结合一体,利用
超临界CO2优良的溶剂力,将基质与萃取物有效分离、提
取和纯化。
2.2.4超临界流体萃取
六氟化碳
氮气 氩气
-63.8
-195.8 -185.7
3.77
3.28 4.70
45.56
-147.0 -122.3
0.730
0.310 0.434
由于CO2的超临界温度接近室温,且无色、无毒、无味,安全,对大 部分物质不反应,不昂贵,可循环使用等优点成为SF技术最常用的 气体。
2.2.4超临界流体萃取
SFE技术基本工艺流程为:原料经除杂、粉碎或轧片等一系列预处理 后装入萃取器中。系统冲入超临界流体并加压。物料在SCF作用下,可溶 成分进入SCF相。流出萃取器的SCF相经减压、凋温或吸附作用,可选择 性地从SCF相分离出萃取物的各组分,SCF再经调温和压缩回到萃取器循 环使用。
2.2.4超临界流体萃取
CO2的流量太大,会造成萃取器内CO2流速增加,CO2停
留时间缩短,与被萃取物接触时间减少,不利于萃取 率的提高。但另一方面,CO2的流量增加,可增大萃取 过程的传质推动力,相应地增大传质系数,使传质速 率加快,从而提高SFE的萃取能力。因此,合理选择
长大形成微泡,并为周围的液体蒸气所充满,然后在内外悬殊压
差的作用下发生破裂 ,将集中的声场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和极小 的空间内释放出来。
2.2.3超声波辅助萃取
超声波萃取原理
当空穴闭合或微泡破裂时,会使介质局部形成几百
到几千K的高温和超过数百个大气压的高压环境,并产 生很大的冲击力,起到激烈搅拌的作用,同时生成大量 的微泡,这些微泡又作为新的气核,使该循环能够继续 下去,这就是空化效应。 空化效应中产生的极大压力造成被破碎物细胞壁及 整个生物体的破裂,且整个破裂过程可在瞬间完成,因 而提高了破碎速度,缩短了破碎时间,使提取效率显著
2.2.1液-固萃取 LSE
定义:是指从固体基质中萃取待测组分进入样品 基质,将待测组分溶解,分散于溶剂的过程。
最经典的固-液萃取方法就是索氏萃取法
索氏提取法
HH-2型数显恒温水浴锅
索氏提取法
KD浓缩器
索氏提取注意要点
1、用玻璃滤筒代替滤纸筒可使操作简单、空白降低
并反复使用;
2、对热不稳定的农药在热溶剂中回流易损失,建议
动、扰动效应、高加速度、如花、扩散、击碎、搅拌等多
级效应,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 ,从而加速目标成分进入 溶剂,促使提取的进行。 超声波可以产生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
2.2.3超声波辅助萃取
超声波萃取原理 1.空化效应 当大量的超声波作用于提取介质时,体系的液体内存在着 张力弱区,这些区域内的液体会被撕裂成许多小空穴,这些小 空穴会迅速胀大和闭合,使液体微粒间发生猛烈的撞击作用。 也可以液体内溶有的气体为气核,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气核膨胀
2.2.3超声波辅助萃取
超声波萃取原理
3.机械效应
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及辐射压力可在气体或液体中形 成有效的搅动与流动,使媒质质点在其传播空间内进 入振动状态,从而可加速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及 溶解过程。此外,空化气泡振动对固体表面产生的强
烈射流及局部微冲流,均能显著减弱液体的表面张力及
磨檫力,并破坏固液界面的附着层,起到普通低频机械 搅动达不到的效果,上述现象称为超声波的机械效应。
波吸收能力相对较差的萃取剂中。
微波萃取工艺流程图
原料
预处理
溶剂与物料 混合
微波萃取
冷却
过滤
溶剂 萃取组分
溶剂与萃影响因素和特点
微波辅助萃取有什么特点和影响因素呢???
微波萃取的影响因素 1、萃取溶剂——通常是以“相似相溶”方式进 行选择。 2、萃取温度——不高于溶剂沸点。 3、萃取时间——累计辐射时间对提高萃取效率 只是在刚开始时有利,经过一段时间后萃取效率 不再增加,因此每次辐射时间不宜过长。 4、溶液的PH——溶液的PH值也会对微波萃取的 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不同的萃取样品,溶 液有一个最佳的用于萃取的酸碱度。 5、水分含量——含水量对回收率影响很大,物 料含有水分,才能吸收微波能,产生温度差。
超声波萃取的主要影响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
温度
一般不需要加热,但 其本身存在较强的热 效应,且介质的温度 对空化作用的强度也 有一定的影响
声波频率
超声提取通常比常规
声处理时间
超声波频率是影响 有效成分萃取率的
提取的时间要短 (20~45min)。相对 于其他影响因素而言, 超声提取时间对提取
主要因素之一。
动过程中与周围的分子和离子发生高速磨擦和碰撞,使微波
能转变为热能。微波萃取是用微波能加热与样品相接触的 溶剂, 将所需化合物从样品基体中分离。
2.2.2微波辅助萃取
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得基体物质的某 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 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到介电常数较小微
2.2.3超声波辅助萃取
超声波萃取原理 超声波很像电磁波,折射、聚焦和反射,但超声波又 不同于电磁波,电磁波可在真空中自由传播,而超声波的 传播则要依靠弹性介质。超声波在传播时,使弹性介质中
的粒子产生振荡,并通过弹性介质按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传
递能量。
2.2.3超声波辅助萃取
超声波萃取原理 是利用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强烈空化效应、机械振
样本的保存
1.要保持样本原来 的状态
2.易变质的样本要 冷藏
3.特殊样本要在现 场进行处理
2.2样品前处理技术概 述
粉碎
浓缩
样本 处理
净化
提取
样品前处理目的
(1)提高灵敏度和降低检测限;
(2)提高测试精度;
(3)提高方法的选择性;
(4)延长仪器的寿命;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1)能最大限度地去除影响测定的干扰物;
[ 5]浓缩技术、无机元素的前处理技术。
教学计划: 共计10课时;
2.1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试验样本 样本 (按作用分)
复检样本
保留样本
采样的原则
代表性 原则 程序性 原则 典型性 原则
适量性 原则
适时性 原则
采样工具的选择
• 常用工具: 钳子、螺丝 刀、小刀、 剪子、罐头 或瓶盖开启 器、手电筒 、蜡笔、镊 子、笔、胶 带、记录纸 。
在选择萃取温度时要综合这两个因素考虑。
2.2.4超临界流体萃取
影响因素
萃取颗粒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