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人际沟通概述教案

第二章 人际沟通概述教案

--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 (首页)
共页
编号:QD—0708—05版本号:B/O流水号:2011-10
授课教师:周才烈审阅签名: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 1 页
第二章人际沟通概述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人际沟通简称沟通,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图11—1是一个最简单的人际沟通示意图。

图中甲和乙是进行人际沟通的双方。

当甲发出一个信息给乙时,甲就是沟通的主体,乙则是沟通的客体,乙收到甲发来的信息后,也会发出一个信息(反馈信息)给甲,此时乙成了沟通的主体,甲则成了沟通的客体。

由此可见,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沟通的双方互为沟通的主体和客体。

有时候,乙接到甲的信息后,并不发出反馈信息。

人们习惯把有反馈信息的人际沟通称为双向沟通,如两个人进行对话;而把只有一方发出信息而另一方只是接收信息的人际沟通称为单向沟通,如电视台播音员和观众之间的沟通。

二、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前面讲过,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流。

其实,思想、情感也可以看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

因此,人际沟通就可以归结为信息的交流。

因而,人际沟通服从—般信息沟通的共同规律。

沟通的一般模式如图11—2所示。

教学过程
从这个模式中可以看出,实现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为:
第—,要有发出信息的人——信息源。

没有发出信息的人,就无法进行人际沟通。

第二,要有信息。

信息是沟通的内容。

人与人之间沟通,若无内容,沟通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

第三,要有信息渠道(通讯渠道)。

信息渠道是信息的载体,即信息通过何种方式和用何种工具从发出信息的人传递给接收者的。

信息一定要通过一种或数种信息渠道,才能到达目的地——接收者。

常用的信息渠道有对话、动作、表情、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电话、电报、信件等。

第四,要有接收者。

信息为接收者所接收,这是沟通的根本目的。

如果没有接收者,沟通也不能实现。

三、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信息传递的各个环节常会受到某些因素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人际沟通的进行。

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信息来源的因素:①发出信息的人使用的传播技术,包括发出信息的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手势、表情等的表达优劣程度; ②发出信息的人的态度,包括自信、尊重对方、竭力使对方对沟通感到兴趣等; ③发出信息的人的知识程度,包括丰富的知识、社会经验、人情世故等; ④发出信息的人的社会地位。

教学过程
(二)影响信息的因素:①语言及其他符号的排列与组合次序; ②信息的内容;③信息的处理情
况。

(三)影响信息渠道的因素: 同一信息经过不同的信息渠道传递,其效果大不一样。

因此,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信息渠道,使之与传播的信息相配合,并符合接收者的需要。

(四)影响接收者的因素:①接收者的心理选择性,如有些信息接收者乐意接受,而另一些信息接收者不喜欢接收; ②接收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如处于喜悦情绪状态的人容易接受他人向其提出的要求。

在实际沟通过程中,上述4个方面的因索通常是联合发生作用的。

四、人际沟通的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会造成沟通的必要条件的缺失,致使人际沟通受到阻碍。

(一)地位障碍:社会地位不同的人通常具有不同的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从而造成沟通的困难。

不同阶级的成员,对同一信息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认识,政治差别、宗教差别、职业差别等、也都可成为沟通障碍。

不同党派的成员对同一政治事件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宗教或教派的信徒,其观点和信仰迥异;职业的不同常常造成沟通的鸿沟——“隔行如隔山”;甚至年龄也会造成沟通障碍,所谓“代沟”即为一例。

(二)组织结构障碍:有些组织庞大,层次重叠,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太多,从而造成信息的损耗和失真。

也有一些组织结构不健全,沟通渠道堵塞,也会导致信息无法传递。

处于不同层次组织的成员,对沟通的积极性也不相同,也会造成沟通的障碍。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5页
(二)保健作用
人际沟通是人类特有的需求。

如果人的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因此,人际沟通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个体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有为。

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充分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保持实现沟通行为所必须的条件,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这就是沟通的保健功能。

人际沟通对老年人来说,更是不可忽视的动力源泉之一。

如果老人之间缺乏信息的传递,个人就会感到空虚、抑郁,还会促使脑细胞萎缩。

美国心理学家摩根对纽约州退休老人作调查,发现凡是在人际关系方面保持较多来往并较为协调的老人,比那种很少与人往来的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

而后一种老人更多地体验到的是悲伤感和孤独感。

为此,许多国家建立了各种老年中心、老人俱乐部等机构,以增进老年人之间的信息传递。

(三)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人的社会心理正是在同他人进行人际沟通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个体在社会、群体和他人的影响下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的相互影响和心理效应,以及群体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而这些心理现象和规律,又无一不是以交流信息为前提的。

例如,社会态度的变化,依赖于交流信息;群体的构成和维系,离不开人际沟通;沟通信息量的多寡决定领导行为;权力模式和决策过程也依赖于信息交流。

由此可见,没有人际的信息交流,就没有社会心理的产生。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为什么有的学者把人际沟通视为社会心理学这一学科的整个问题系统的逻辑中心。

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