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第三章 生产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第三章 生产核算
或消失时记录经济流量 根据权责发生制,一时期生产核算的对象,不仅包括当期完成的产品,
还应该包括半成品和在制品中的当期生产完成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8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理论与方法
保国险核内心生系产总值 统 核算
概
念
定
义
方
法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9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3
本章目录
1 生产核算的基本问题 2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理论与方法 3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实践与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4
学习要点
什么是生产 生产核算的范围 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践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5
第一节 生产核算的基本问题
从这个角度说,国内生产总值又被称为总增加值
表3-2
中间投入 产出 增加值
农场 0 a a
面包的生产增加值
面粉厂
面包厂
a
a+b
a+b
aa++bb++cc
b
c
合计 2a+b 3a+2b+c a+b+c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毛”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中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国内生产总值“毛”在哪呢?
的,这种经济流量就在生产核算的统计范围之内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核算不应排除非法生产及地下经济成份 目的:全面地反映生产及消费活动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0
非法生产与地下经济
非法 生产
1. 法律禁止销售、分配或持有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 2. 生产活动通常是合法的,但由未经许可的生产者从事
例如,麻醉品的制造和销售、走私形式的非法运输 、卖淫
原因:
——这些活动与市场相对分离和互不依赖的,它们的市场性最弱,其 它市场产品与其缺乏替代性或互补性,不对之进行统计,不会影响其 它市场产品;
——这些活动几乎无法做出相应的有经济意义的市场估价;
——从劳动力与就业统计看,如果把这类行为计入生产核算的统计范 围,就承认了其生产的性质,这样就不再存在失业现象及失业人口(因 为这时家务劳动也是一种工作) 注意,如果 “在家庭中生产的服务” 由市场提供的(如由保姆来完 成),则这些服务也应被纳入生产核算的范围
的住房使用) 6.通常不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在家庭中生产的服务(如家庭主妇的家
务劳动)。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2
准市场标准
对不具完全市场性的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的市场假设——虚拟一个市场, 在这个“准市场”中经济流量得以流动,其流量应与相应的市场产品 相对照
虚拟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在市场上交易的该类产品的价格,来虚拟没有在市场上交易的 该类产品的价值 二是用该类生产活动的费用、成本来虚拟其产品的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21
GDP的增加值内涵
表3-1生产过程中,只有面包厂的产出是最终产品,而农场和面粉厂 的产出都是中间产品。如果不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则会形成 3a+2b+c总计生产成果,明显重复计算了2a+b个单位的生产成果
如何确定一个产品的最终产品属性,尤其是那些既可做最终产品,又 可做中间产品的产品? 确定方法:从价值构成角度分析最终产品,即通过对每一生产环节的 “增加值”加总的方法来估计最终产品的总量
在某些领域,地下经济可能占相应产业总产出很大的比重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1
确定生产核算范围时需注意的问题
问题三:生产核算不排斥绝大部分的非市场生产
市场化程度依次递减的几种经济流量: 1.为能在市场上换回货币而生产产品 2.实物交换的产品或实物性的收入 3.非市场产出的供给(不以获利为目的生产) 4.生产者对产品的自给性消费(如农产品的自产自用) 5.对消费者自我所有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如住在自有住宅中的房主享受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6
常住性概念
交易者
住户及个人 公司和准公司 其他
经济利益中心
主要住处
相当规模的经 济活动或交易
一年规则
一国的经济领土
地理领土 飞地(大使馆...) 免税区等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7
(二)生产核算的时间界定
生产核算是一个流量核算,最常见的年度核算,通常以自然年份为起 止点
记录时间:权责发生制,即在经济价值被创造、转换、交换、转移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24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核算主体相同——一国的常住居民 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一国常住居民的生产规模 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是一国常住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者联系:虽然收入大多来源于生产成果,但由于一些生产要素的使 用是跨国进行的,各国的生产成果(国内生产总值)还要以要素收入的 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配,而这些生产成果分配后才能形成各国原 始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没有扣除生产设备等资产的转移价值(固定资本消耗、固定资本折旧) 原因:
——固定资本折旧的计算不仅取决于其有形损耗的程度,还取决于无 形损耗、价格变化、财政政策及工商政策等,很难以准确计算, ——传统上的会计资料的折旧额由于受到其经济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不能直接应用 国内生产“总”值,除了最终产品之外,还包含一些应剥离而未剥离 的固定资本折旧部分,所以才是一个“总”值;与此相对应,扣除固 定资本折旧后的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国内生产“净”值
问题一:生产核算排除了非经济生产
能给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利益的活动不一定都在生产核算的范围内 产品必须是在人类行为的作用下产生的,只有在人类的劳动、负责、
控制及管理下形成的生产活动成果,才纳入生产核算的范围之内 替代处理方法:判断某种所有权特征来推断某种活动的经济生产性 典型例子:鱼类生长——公海与养鱼场
货物
货物是对其有某
IT能力 服务
服务是指生产者
按照消费者的需
对货物的服务
满足服务消费者 生活需要的服务
种社会需求且能 够确定其所有权
要进行活动而实 现的消费单位状
满足服务消费者 精神需要的服务
的有形实体
况的变化
满足服务消费者生产 及商业需要的服务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8
确定生产核算范围时需注意的问题
等色情服务
目前中国的生产核算范围尚未包括非法生产部分
二者可能没 有明确界限!
地下 经济
又称隐蔽生产,是经济意义上的生产性活动,完全合法的 活动(如果遵守了某些标准和规章),但出于某种原因, 故意将生产活动隐藏起来,不公开进行。
原因包括:1. 为避免缴纳所得税、增值税或其他税;2. 为 避免缴纳社会保障缴款;3. 为避免遵从某些法定标准;4. 为避免遵守某些行政程序
以表3-1数据为例,先计算各厂商的增加值(Value Added,产出减中 间投入):再对其加总,得到表3-2中的结果: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22
GDP的增加值内涵
从表3-2可以看出,增加值合计结果(a+b+c)与在面包厂形成的最终产 品量(a+b+c)是相同的,而且这一过程不需要找出区分中间产品与最 终产品,解决了最终产品统计的难题
生产结合紧密 服务消费支出大 世界经济一体化
实施综合性生产观
产
观
特点
17世纪
20世纪后
合理性
改革开放后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7
二、生产核算的范围
生产的概念
生产者利用投入生产产出的活动
随需而变
具体地说,这是一个经济生产的概念:在机构单位控制和
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的投入生产货物和
服务的活动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4
生产核算范围的概括
1. 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 的生产
2. 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和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 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3. 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 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15
三、生产核算的时空边界
(一)生产核算的空间界定
树木生长——是否经过培育 不是所有人类行为支配下的产品都被核算,只有其中的有效成果才被
统计,不符合生产和生活要求的产品虽然也受人类行为的支配,但不 是生产的有效成果,因而不能列入生产核算的生产成果中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9
确定生产核算范围时需注意的问题
问题二:生产核算遵循全面客观的标准
判断一个活动是否在生产活动范围内,以该活动的客观存在性为标准 只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过程是真实存在的,其产出是有实际市场需求
中间(intermediate)产品,即在一个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但又在另一个 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
GDP只核算最终产品是为了防止核算上的重复计算 例:面包生产过程的核算
表3-1
中间投入 产出
农场 0 a
面包的生产过程 面粉厂
面包厂
a
a+b
a+b
a+b+c
合计 2a+b 3a+2b+c
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 品的总价值
Product 生产货物和提 供服务的价值
Gross(net) 毛值,与 净值对应
GDP
Domestic 系统内,区域内 针对统计空间
GDP: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20
GDP的增加值内涵
最终(final)产品是指本期完成生产,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的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