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南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南阳市春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1.5分,40小题,共60分)1.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与晚熟 B.豌豆的斑点叶与红色花C.小麦的抗病与易染病 D.果蝇的白眼与红眼2.下列有关遗传学的研究中,科学家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搭配合理的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②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③摩尔根进行果蝇的眼色杂交实验,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B.①假说.—_演寅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C.①类比推理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D.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进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模拟实验。

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B.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予的随机结合C.乙同学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甲、乙重复3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4.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有同等机会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

在一块农田里间行种植等数量基因型为Aa和a的玉米,收获的子代玉米中该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应接近A.1:1B.3:5C.5:7D.7:95.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在研究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机会相等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1:1:1:16.下列细胞为生物体的体细胞,所对应生物体(不考虑交叉互换)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7.用纯合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F1自交获得F2,从F2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中各取一粒,一个纯合一个杂合的概率为A.1/9B.2/9C.1/3D.4/98.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 A,I B和i)决定,血型与基因型对应关系如下表。

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不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29.下面为某同学总结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联系图,有些联系是错误的,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其中全为错误联系的选项是A.①⑤⑧ B.①③④ C.⑦⑧ D.⑤⑧10.荠菜果实型状——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

AaBb个体自交,F l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

在F l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芥菜中所占的比例为A.1/l5B.7/l5C.3/16D.7/1611.下图I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变化,图II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I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①②④⑤四个时期B.图l中只有③⑥⑦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C.图II中ab段细胞的染色体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仅bc段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D.图II中e的产生是受精作用的结果,fg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1:112.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13.对摩尔根等人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C.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14.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l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15.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遗传图谱。

据图可作出的判断是A.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B.致病基因有可能在X染色体上C.l肯定是纯合子,3、4是杂合子D.3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1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①遗传物质改变的一定是遗传病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

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18.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存在某种促进R型细菌转化的因子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促成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物质是DNAC.艾弗里用化学方法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分别研究其作用D.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后可将R型细菌全部转化为S型细菌19.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B.用桃花的雄蕊制成的装片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20.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④代表的物质中储存着遗传信息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C.转录时该片段的两条链都可作为模板链D.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21.关于基因、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遗传给后代C.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具有相同的碱基数量D.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22.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

该DNA分子在14N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A.含有14N的DNA占100% B.复制过程中需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40个C.含15N的单链占1/8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23.一正在复制的DNA分子,解旋的时候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此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子代DNA总数的A. 1/2B.1/2n-1C.l/2nD.1/424.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放到14N的培养基上培养,让其连续复制3次,将每次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进行离心,复制1次、2次、3次后的分层结果分别是右图中的A.c、e、fB.a、e、bC.a、b、dD.c、d、f25.经过对某生物体内的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体内的核酸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由此可以判断A.此生物体内的核酸一定是DNAB.该生物一定不含DNA而只含RNAC.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 D.若此生物含DNA,则一定是双链的26.如图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③是翻译过程,方向是从b到aB.每种氨基酸均可由不止一种tRNA来转运C.①②③也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及原核细胞中进行D.一条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加快了翻译的速率27.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其中A链中的氨基酸有m个,B链中的氨基酸有n个。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中至少有碱基数是6(m+n)B.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C.胰岛素mRNA中至少含有的密码子为(m+n)个D.A、B两条肽链可能是经蛋白酶的作用后形成28.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中心法则体现了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在基因(DNA),RNA和蛋白质之间的传递规律B.基因与基因之间是独立的,不会相互作用C.基因控制性状,基因改变则性状也定随之改变D.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增加了3个碱基对,导致了CFTR蛋白缺少一个苯丙氨酸,29.图甲为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的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①②③过程B.图甲所示过程中仅有一种RNA参与C.图乙中的①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图乙中的④⑤过程也能发生在正常人体细胞在30.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都能遗传给后代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现为新的表现型D.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31.下面是某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

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C.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D.甲、乙、丙所产生的变异都,一定能遗传给后代32.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33.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34.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红绿色盲患儿,下列关于患者病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35.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一致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D.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36.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A.水稻Fl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37.下列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A.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以提高其繁殖能力,从而选育出青霉素高产菌株B.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C.单倍体育种一般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基因工程育种是分子水平的设计施工,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38.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二倍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39.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4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起选择作用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C.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第1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5分)如图甲表示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图乙表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