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
1.当选择的消费组合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横轴、纵轴表示商品价格的比率时,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最高,
也就达到了最优消费状态。
√
2.马铃薯每公斤在伊朗市场上卖0.5美元,在斯里兰卡市场上卖0.3美元。
因此可以肯定伊朗绝对
不会出口马铃薯到斯里兰卡。
×
3.贸易条件需要处于贸易前两个参与贸易国家国内相对价格之间,贸易才能得以进行。
√
4.在专用要素模型中,贸易能够提高进口竞争性产业流动要素的收入。
√
5.单纯从内部规模经济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来看,大国比小国有利。
√
6.垄断竞争性产业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不但可以导致国内异质产品价格下降,而且可以增加国
内的商品种类,从而提高国内福利水平。
√
7.小国的恶化性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贸易条件效应超过了增长的产出效应。
×
8.荷兰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新生产业夺取了原有产业使用的部分生产要素,以及传统出口产业面
对的需求曲线具有充分弹性。
√
9.就出口补贴政策而言,大国受到的福利损失比小国的更甚。
√
10.两个国家之间组成自由贸易区,两国都能从中得到国家福利提高的好处。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写入表格,不写入表格不给分)
1、关于等收入曲线,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曲线上任何两点所代表的产品组合能够带来的收入相等,而且曲线的斜率大于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B.曲线上任何两点所代表的产品组合能够带来的收入相等,而且曲线的斜率小于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C.远离原点的曲线比靠近原点的曲线所代表的收入更大,但是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而且等于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D.远离原点的曲线比靠近原点的曲线所代表的收入更大,而且两条曲线的斜率不等
2、关于相对供求模型,我们可以说: A
A.劳动充裕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供给曲线必定在劳动稀缺国家的右边,所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必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更低的相对价格
B.劳动充裕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供给曲线必定在劳动稀缺国家的右边,所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必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更高的相对价格
C.劳动充裕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供给曲线必定在劳动稀缺国家的左边,所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必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更低的相对价格
D.劳动充裕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供给曲线必定在劳动稀缺国家的左边,所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必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更高的相对价格
3、在只使用一种要素劳动进行生产的情况下,关于绝对优势的正确表述是: C
A.绝对优势说的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总量大于另一个国家
B.绝对优势说的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小于另一个国家
C.绝对优势指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个国家,也可以说单位产出投入系数小于另一个国
D.绝对优势指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个国家,也可以说单位产出投入系数大于另一个国
4、李嘉图模型中,假定劳动在国内各个产业间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在国际间不能流动;而且实现充分就业,意味着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A
A.国内各个产业的工资将会相等,而且国内所有产业的劳动使用量等于国内劳动总量
B.国内各个产业的工资可能不相等,因为劳动总量一定,一个企业缺工时,必定采用提高工资的办法增加雇用量
C.国内每一个产业将会平分劳动,因为劳动总量不变,只有这样才公平
D.国内会有产业间的工资差别,高工资产业能够雇佣到更多的劳动
5、两种产品服装和汽车,我们说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意思是说:C
A.在生产中汽车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而服装产业则不是
B.汽车产业投资巨大,而服装产业投资较小
C.在任何同样的资本回报率和工资率下,汽车产业生产上的资本劳动比率更高
D.汽车产业的资本回报率比服装产业更高
6、根据H-O定理,假定中国与缅甸之间签订了所有产品互免关税的自由贸易协定,则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会分别向对方出口什么产品:A
A.制造业产品、农产品
B.五金制品、金饰品
C.农业机械、工业产品
D.手机、家电
7、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贸易将会对以下要素拥有者的收入产生什么影响:1)美国种植小麦的农场主;2)中国种植大葱的农民;3)中国台湾省的电脑代工厂厂主;4)德国的高科技工人。
A
A.上升、上升、上升、下降
B.上升、上升、下降、上升
C.上升、下降、上升、下降
D.下降、上升、上升、上升
8、假定二十年后液晶电视进入成熟期。
届时,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资本充裕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维持现在的要素特征不变,请推断哪个国家将会成为届时的液晶电视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B
A.中国
B.印度
C.韩国
D.日本
9、根据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符合理论条件下,下列提法中哪一个不正确:D
A.参与国际贸易的两个国家工资一定趋于相同
B.参与国际贸易的两个国家资本的收益一定趋于相同
C.商品的国际流动可以替代要素的国际流动
D.商品的国际流动最终会导致贸易参与国的要素拥有量相同
10、两个完全一致的国家:B
A.是没有进行贸易的基础的
B.仍然会进行贸易,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递增的效应
C.仍然会进行贸易,以达到边际成本递减的效应
D.仍然会进行贸易,但条件是规模经济必须为恒量
11、关于同质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不可能在两个国家之间进行贸易,这才符合经济的要求
B.不可能在两个国家之间贸易,没有进行贸易的动机
C.有可能在两国之间进行贸易,因为总有一些崇洋媚外的人
D.有可能在两国之间进行贸易,因为两国的企业都想在对方国家倾销
12、罗勃津斯基定理起作用。
当中国的大西北由不可利用的戈壁沙漠发生巨变成为绿洲时,下面关于可能出现的结果中,最正确的表示是:D
A.中国工农业产出都将大规模增加
B.中国的农业产出将大规模增加
C.中国的工业产出将大规模增加
D.中国的农业产出将大规模增加,同时工业产出将出现下降
13、资本在国家之间流动,对于资本输出方国家的工人、输入方国家的工人、输入方国家的资本家的利益影响是:A
A.受益,受损,受益
B.受益,不变,受损
C.受益,受益,受益
D.受损,受益,受损
14、从贸易乘数理论的观点可以推导出以下结论:B
A.出口是有利的,进口是有害的,所以应该实行贸易保护
B.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强调净出口有着积极的意义
C.无论何时,出口都比进口好
D.对于经济的增长,出口和进口的乘积才是关键的。
15、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本质就是: C
A. 保护国家的战略资源的存量
B. 促进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产业发展
C. 帮助国内企业获取垄断利润
D. 帮助国内企业获取更大份额市场
16、进口保护主义措施将会引起国内市场价格扭曲,体现为相应市场:C
A.过多生产
B.过少消费
C.过多生产,过少消费
D.过多生产,过多消费
17、实施关税对大经济体和小经济体的福利效果分别应该是: D
A. 一定减少,一定增加
B. 一定增加,一定减少
C. 可能减少,可能增加
D. 可能增加,一定减少
18、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性原则是说:C
A.对外国实施最惠国待遇
B.对其他成员国实施最惠国待遇
C.对其他成员国实施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D.对其他成员国实施国民待遇
19、甲代表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乙代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丙代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丁代表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一个天然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要发展成为一个发达国家的道路是漫长的,合理路径选择应该是。
C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
C.乙丙丁
D.丙乙丁
20、战略性产业保护政策的本质就是:B
A.促进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产业发展
B.通过保护对象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或者帮助国内企业获取垄断利润
C.帮助国内企业获取更大份额市场
D.保护国家的战略资源的存量
三.简答分析题(第1、2小题每题15分,第3小题20分,共50分)
1、使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古巴贫穷的理由。
答:·比较优势理论陈述。
·古巴在美国的封锁下的被动式闭关自守。
·闭关自守下,出现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比较优势无法发挥。
·所以,古巴成为一个贫穷的国家。
2、使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为什么1990年代后期台式电脑绝大部分都转移到中国生产。
答:·生命周期理论陈述。
· 1990年代后期,台式电脑进入成熟期。
同期,中国是一个劳动充裕国家。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台式电脑在该时期会转移到劳动充裕国家进行生产和出口。
·所以,该时期台式电脑转移到了中国大陆生产。
3、使用要素禀赋理论孟加拉国的比较优势。
答:·要素禀赋理论陈述。
·孟加拉国国情陈述,充裕要素为劳动。
·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劳动充裕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密集使用劳动进行生产的产品也就是劳动更密集型产品。
·所以,孟加拉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