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高空作业管理规定(试行)1 总则1.1目的为了加强高空作业管理,防止和减少高空作业过程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1.2释义高空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坠落可能的位臵进行的作业。
1.3分级按GB3608高空作业共分为四级(对应新奥危险作业二、三、四级),如下表:1.4管理原则(1)谁主管谁负责:高空作业的实施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对高空作业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承担直接管理责任;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源控股”)成员企业、监理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承担监督管理责任。
(2)许可证制度:高空作业需办理许可证,并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
1.5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能源控股成员企业所有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施工,设备、设施运行、维护、抢修,客户服务等)场所的高空作业。
能源控股、区域(事业部)工作场所的高空作业可参照此规定执行。
本规定适用对象包括新奥员工和为新奥进行施工、支持、服务等业务的承包商及监理单位人员(以下简称相关方人员)。
2组织与职责2.1成员企业:(1)负责为从事高空作业的新奥员工:培训教育及取证,制订高空作业方案,审批高空作业许可证,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提供可靠的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并对高空作业现场人员、设施情况、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安全确认及安全检查,实施现场监护;(2)负责对从事高空作业的相关方人员进行监督管理;(3)负责对监理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2监理单位(1)负责所监理项目的现场安全监管工作;(2)负责对承包商2.3(2)范围内容进行监督管理;(3)接受成员企业及其上级组织的监督检查。
2.3承包商(施工、支持、服务等单位):(1)负责所承包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2)负责为本单位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培训教育及取证,制订高空作业方案,办理高空作业许可证,明确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提供可靠的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并对高空作业现场人员、设施情况、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安全确认及安全检查,实施现场监护;(3)接受成员企业及其上级组织、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或监督检查。
2.4成员企业对承包商、监理单位等应按本管理规定内容在合同、协议中明确高空作业的安全要求。
3 高空作业许可证的管理3.1《高空作业许可证》由实施单位(部门)进行申请办理。
3.2《高空作业许可证》审批权限:3.3成员企业工程管理部门及负责人对工程施工承包商、监理单位高空作业实施监督管理,成员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及负责人实施监督检查。
4 高空作业一般安全规定4.1安全带和保护绳不应作为坠落保护的主要方法。
应为高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和采用先进技术(如加大预制深度等),尽可能减少高空作业。
坠落保护是最后的保护。
4.2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应事前进行身体检查,有职业禁忌症(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等)者不可进行高空作业。
4.3酒后、过度疲劳、情绪异常者不得上岗进行高空作业。
4.4所有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安全和防坠落设备正确使用的培训。
国家和地方政府有高空作业持证管理要求的,按政府要求培训及持证上岗;国家和地方政府无持证管理要求的,由实施单位培训及发证,持证上岗。
4.5高空作业人员应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劳保防护用品,轻便着装,严禁穿硬底、铁掌等易滑的鞋。
4.6每次高空作业前作业人员及现场监护人员应检查相关安全设施是否坚固、可靠,确认所有安全设施及有关措施足够安全后方可开始进行高空作业。
4.7承包商相关负责人员、监理人员、成员企业现场管理员及有关管理人员应定期(每周至少一次)检测坠落保护设备,并保留记录。
4.8高空作业人员使用工具袋盛装工具和小型材料,或使用专用绳索吊送所需工具、材料,所用工具、材料严禁上下投掷。
4.9不宜进行上下垂直交叉作业,不可避免时中间按坠落半径应设隔离设施。
4.10雨雪天进行高空作业时,应将通道和作业面的冰、雪或积水打扫干净,并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
4.11四级及以上大风或雷电、大雾等气象条件下,严禁进行露天悬吊(吊板)高空作业;六级及以上大风或雷电、大雾等天气,严禁进行所有露天高空作业。
4.12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
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60—70°为宜,禁止两人同时在梯上作业。
人字梯底角应牢固。
梯子不宜接长使用。
4.13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超标的场所及下风侧,严禁进行高空作业。
在允许浓度范围内也应采用防护措施。
4.14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超标的场所及下风侧,严禁进行高空作业。
在允许浓度范围内也应采用防护措施。
4.15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得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法,严禁用绳索捆在腰部代替安全带。
4.16夜间进行高空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4.17无合格的高空作业许可证(详见附件)严禁进行高空作业。
5攀登作业安全管理规定5.1地面或固定平台基础面以上5米内的一次性攀登作业,可使用移动式梯子,应遵守以下要求:(1)梯子顶端要高出施工作业面;(2)梯脚底部应垫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的工作角度以75°±5°为宜,踏板的上下间距应为300毫米,不得有缺档;(3)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35°~40°为宜,铰链必须牢固,并应有可靠的拉撑措施;(4)站在梯子上作业时,只许一人在上作业,上部应留有四步空档,下面应有专人扶梯监护,同时作业人员应把安全带挂在牢固位臵。
5.2对设备壳体有特殊防护要求的内部攀登作业,可采用绳梯进行,绳梯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使用时应悬挂在牢固的物体上。
5.3钢柱、钢梁、屋架、管廊等构件吊装前,应先按要求设臵爬梯、脚手架等高空作业设施。
5.4在设备、框架等大型设施上,需较长时间作业,应设臵为固定式直爬梯,固定式直爬梯应符合下列规定:5.4.1固定式直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
梯宽不应大于50cm,支撑应采用不小于70×6的角钢,埋设与焊接均必须牢固。
梯子顶端的踏步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加设1~1.5m高的扶手;5.4.2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度以5m为宜,超过2m时,加设护笼,超过6m时,必须设臵梯间平台。
5.5作业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利用绳索、立杆、设备接管、管子、构件预留孔和立柱等非规定通道,也不得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上下;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6 脚手架作业安全管理规定6.1参加搭设脚手架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特种作业资质的、无作业禁忌疾病的合格人员。
6.2脚手架搭设前,承包商应编制脚手架搭设和拆除方案,经监理单位及成员企业有关人员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脚手架搭设作业。
搭设脚手架前,承包商的安全技术人员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搭设方案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并做好交底记录。
6.3搭设作业人员一定要明确作业和安全要求,了解工作环境,检查自己的防护用品和工具的安全可靠性。
脚手架搭设人员所使用的安全带必须使用全身式安全带。
6.4脚手架位臵,离电线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安全距离不足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6.5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承包商的安全员或兼职监督员必须在现场监护,同时应划定警戒区域并设臵警示标识,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或通行。
6.6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如需暂停作业(包括下班),必须使所搭设区域脚手杆形成一个稳定的空间受力体系,否则不得中途停止作业。
6.7脚手架搭设完毕,承包商的安全技术人员必须按规范和方案或使用方的要求先进行全面自检,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人员、成员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由各验收方代表在验收记录上签名。
6.8脚手架使用期间必须定期检查,大风、大雨、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如有松动、折裂或倾斜等情况,应及时紧固或更换。
6.9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脚手架立杆沉陷或悬空、联接松动、架子歪斜变形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承包商现场施工负责人,待问题处理并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6.10对于使用周期较长的脚手架,承包商安全技术员和监理人员、成员企业现场管理员应经常进行检查。
6.11脚手架在搭设和使用过程中,为了表明其状态,必须有明显的标识。
主要有以下五种状态标识:(1)正在搭设,禁止非搭设人员使用;(2)已搭设完,尚未验收,禁止非搭设人员使用;(3)验收不合格,正在整改,禁止非搭设人员使用;(4)验收合格,允许使用;(5)正在拆除,禁止使用。
6.12拆除脚手架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资质的。
6.13脚手架需拆除时,必须要按方案中的拆除要求进行,承包商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在现场监护。
6.14拆除脚手架前,拆除作业影响区域范围内应设警戒围栏和警戒标识,并设专人监护,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或通行。
6.15脚手架拆除时,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严禁整排拉倒脚手架和同时拆除与墙体连接的横杆。
6.16脚手架拆下的架杆、连接件、脚手板等材料,应采用向下传递或用绳索吊下的方式,严禁向下投掷。
6.17拆除脚手架时,作业人员、架杆及作业面等与电线的安全距离不足时,应切断电源或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6.18已卸(解)开的脚手杆、板,应一次全部拆完。
7 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俗称吊板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在燃气外立管施工及建筑外墙施工中常使用)7.1作业前要查看将要施工的周围环境,看是否有可能损坏现场的花草树木及其他财物,如果有,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然后,根据现场制定该项高空工作作业方案。
7.2在将要进行高空作业的范围内设立告示牌并绑好警示围栏,至少安排一名现场监护,防止行人走进警示围栏范围以内。
同时,屋面上也要配臵一名现场监护。
7.3作业前应做好相关设施检查工作: 1.座板; 2.吊带;3.砂包;4.半圆环;5.连接器;6.下降器;7.工作绳.7.3.1检查下吊用工作绳(也称主绳)、保护绳(也称副绳),有无损伤或断股,一经发现,该绳索禁止使用。
7.3.2检查坐板有无裂纹,吊带是否反兜,坐板底面及吊带有无损伤,一经发现,应禁止使用。
7.3.3确认工作绳、保护绳的长度在建筑物顶部固定后,应仍有比该建筑物高度相对长的长度。
7.3.4确认高空下吊员工每人一根工作绳、一根保护绳,严禁无保护绳绳危险操作,严禁几人合用一条保护绳。
(1)检查高空下吊员工背戴的安全带有无损伤,一经发现,则禁止使用。
(2)检查座式板连接的下滑扣(也称“U”型扣)的固定销栓是否可靠,若有损伤一经发现,应禁止使用。
(3)检查连接在安全带带上的自锁器是否灵活可靠,若有损伤或卡绳等状况,一经发现,应禁止使用。
(4)检查工作绳、保护绳在建筑物顶部的绑扎固定部位是否牢固,工作绳、保护绳在建筑物顶部的绑扎固定部位不得在同一受力处,必须是分别的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