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内部审计区别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基本特征是:
A、内向性
B、独立性
C、广泛性
D、灵活性
2、下列各项中,其组织方式属于授权审计的是:
A、国家审计
B、内部审计
C、社会审计
D、效益审计
3、下列关于国家审计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国家审计的主体是中央一级和地方各级的审计机关
B、具有独立性,其他经济监督不能代替国家审计监督
C、具有微观性,在整个监督体系中处于较低层次
D、国家审计是对经济监督的再监督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部审计的作用的是:
A、促进组织合法经营和运行
B、促进组织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C、促进组织自我发展
D、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A、审计准则的职能在于提高了审计本身的可信性
B、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联结的纽带和桥梁
C、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职业责任的最高要求
D、审计人员遵循了审计准则即表明其恰当地履行了审计责任
6、下列关于审计质量控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对自身活动进行的控制
B、审计质量控制是法律和其他组织对审计的制约与控制
C、审计质量控制包括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工作质量的控制
D、审计质量控制包括对审计作业过程的控制
7、被审计单位在销售收入会计记录中包含了提前确认的销售业务,影响的财务报表认定是:
A、真实性
B、完整性
C、计价正确性
D、截止期正确性
8、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审计报告阶段主要工作的是:
A、检查重大违法行为
B、获取审计证据
C、检查审计整改情况
D、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A、审计标准可能只在一定地区内有效
B、如果选用的行政法规与宪法、法律存在矛盾,应以宪法、法律规定为审计标准
C、在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时应以审计时现行的法律、制度作为衡量标准
D、不同的审计事项需要不同的审计标准
10、审计人员亲自编制的材料费用分配表属于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的:
A、亲历证据
B、外部证据
C、实物证据
D、内部证据
11、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通常情况下可靠性最强的是:
A、被审计单位的已结账存货明细表
B、银行对账单
C、询问企业仓库管理员的口头表述
D、银行询证函回函
12、下列关于审计风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审计风险取决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B、固有风险可以完全消除
C、审计风险分为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D、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
13、下列关于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顺查法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小、会计资料较少、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
B、逆差法可从审计事项的总体上把握重点,针对性较强
C、全部审计就是利用详查法进行审计
D、抽查法不同于局部审计
14、与统计抽样相比,非统计抽样的优点是:
A、采用随机原则进行样本选择,减少了人为偏见
B、能够将抽样风险数量化,并加以控制
C、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推断总体特征
D、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
15、下列关于内部控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内部控制的设置和运行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
B、内部控制测评可以代替实质性审查
C、内部控制一般仅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置
D、内部控制可能因人员的疏忽而失效
16、下列关于审计报告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国家审计中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是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出的内部审计文书,而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文书
B、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审计后,通常都需要撰写详式审计报告
C、内部审计报告的日期一定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批准送出日
D、含有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不属于标准审计报告
17、注册会计师认为,错报单独或累计起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重大且具有广泛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是:
A、无法表示意见
B、无保留意见
C、保留意见
D、否定意见
18、在效益审计中,对来源于多个渠道、源于多种目的甚至是不连贯或者有交叉和重叠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一个客观、明确的观点或者陈述,这种定性分析方法是:
A、内容分析法
B、程序分析法
C、案例研究
D、逻辑模型法
19、下列各项中,属于计算机审计特有的方法的是:
A、观察
B、分析
C、测试数据
D、检查
20、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