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总复习选修课件:4-1-7俄国农奴制改革
高三历史总复习选修课件:4-1-7俄国农奴制改革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4.主要内容 (1) 政 治 上 , 废 除 农 奴 制 度 , 农 奴 在 法 律 上 成 为 ________,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2)经济上:农民可得到一块________,但份地大小、 肥瘠由地主决定且须________,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3)组织上:建立“________”加强对农民管理。
①农业方面 a.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地主已开始雇佣________代 替农奴劳动。 b.农奴阶级内部产生分化,少数富裕农民成为新兴 农村________,剥削贫农。 ②工业方面: 世纪 30 年代末, 19 俄国开始了________, 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企业和自由劳动力数量增 加。
选修部分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3)农业:农村中________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4)原因 ①改革增加了________,扩大了________,提供了 ________。 ②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借鉴西欧先进技术。 ③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材料三
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
军们和官吏们无能。俄国的严重弱点,过去为外界所没想 象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人民的英国史》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请回答: (1)《人民的英国史》的作者认为 1850 年以后英俄冲 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 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俄国产生哪 些影响? (3)通过材料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和评价。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基础梳理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考点 1 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1.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 原因) (1)俄国________的发展(表现)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①图中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 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 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 喊声越来越高„„。” ③1876 年, 一位地主说: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 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 无影无踪。”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4.军事上:________战争的失败。加剧社会危机(直 接原因) (1)原因 ①俄国为转移国内矛盾及土耳其有重要经济和战略 地位。 ②俄行动侵犯了________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2)借口:“圣地”巴勒斯坦的管辖权问题。 (3)经过:1853 到 1856 年,俄与英法土交战。结果俄 军战败,1856 年签订《________》 。 (4)败因:俄国腐朽落后的________。 (5)性质: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土耳 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________。 (6)对俄影响: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内阶级矛盾进一 步加剧,直接推动俄国 1861 年改革。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 1850 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
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运动失败后,俄国 在欧洲大陆上已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 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 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强大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答案】 (1)必要性: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 事的落后。 (2)原因: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 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 (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 放”了农民,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 可给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1)农奴:提出废除农奴制,争取________和________ 的政治要求,发动 1000 多次起义。 (2)工人:在提高工资、改善待遇、限制残暴等方面开 展斗争。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版
3.经济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1)十二月党人起义 ①原因 a.主要原因:俄贵族军官受西欧________影响,对 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 b.直接原因:亚历山大一世去世。 ②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度,建立________。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5.统治阶级:亚历山大二世酝酿改革 (1)矛盾激化:________存废已成为俄国社会矛盾的焦 点。 (2)出发点: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与其等农 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3)组织措施:成立“农民事务总委员会”,负责改革 工作,于 1861 年在国务会议上通过改革草案。 (4)特点及原因:缓慢而谨慎;触动农奴主的利益,改 革阻力大。
5.(1)农奴制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考点 2 改革的经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1.时间人物:1861 年俄历 2 月 19 日,亚历山大二世。 2.改革文献: 《1861 年 2 月 19 日宣言》《农民改革 、 法令》 。 3.改革目的:缓和________,挽救________,重振 大国威望。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 认为三处描述中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解析】第(1)问从发展、现实、横向对比等角度说明 农奴制的落后性,即废除它的必要性。第(2)问阶级立场不 同, 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 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就会不同。 这三处不同的描述分别是从农奴制改革的主动与被动关 系、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角度出发 而进行描述的。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措施 废除等级法院, 建立统一的各级
影响
司 法院, 公开诉讼程序。 比较彻底 维护贵族, 地主利 法 地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益, 为资本主义发 但仍保留了农奴制的烙印。 展开辟了道路, 迈
实行________取代过去的募兵 出 了 由 ________ 军 制, 改革军事管理系统, 更新设 向 ________ 转 变 事 备, 设立________培养人才, 的第一步。 提 高了军队素质,增强了战斗力。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参考答案: 1.(1)资本主义 自由劳动力 资产阶级 工业革命 (2)农奴制 国内市场 2.(1)土地 自由 3.(1)①民主思想 ②共和国 ④沙皇专制 (2)①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4.克里米亚 (1)②英法 (3)巴黎和约 (4)农奴制度 (5)反侵略战争 工业资本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 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 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课堂巩固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3)局限性 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带有明 显的历史局限性。 ②保留大量________,严重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速度, 使之日后具有________特点。 ③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 农民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仍然受地主的剥削和奴役。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2.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特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农奴制残余相交织; 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 (2)工业 ①19 世纪末完成________, 主要部门完成从手工工场 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②纺织业最为发达;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巴库成 为重要石油产地。 ③形成新的工业区,铁路建设发展快。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2)________阻碍俄国经济发展, 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 (原因) ①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大量自 由劳动力的需求。 ②农 奴遭受严 重剥削,无 力购买工 业品,限制了 ________的扩大。 ③农奴制也造成________和原料缺乏。
选修部分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③时间:1825 年。 ④作用:俄国历史上反对________的第一次武装起 义,唤醒了年轻一代革命民主主义者。
选修部分
选修1
专题7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2)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①代表: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活动见教材)。 ②思想: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③影响:与汹涌澎湃的工农运动相呼应,迫使沙皇政 府不得不正视国内统治面临的危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