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性耳聋PPT55378

突发性耳聋PPT55378

听宫穴
听宫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听宫穴位于人体面部,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缓解治疗耳鸣耳聋、及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外耳 道炎、聋哑、癫狂、齿痛、目眩头昏等 针刺听宫穴的方法:张口,听宫穴直刺1-1.5寸。 穴位注射取穴最多的是翳风,其次是听宫,再次是听会。
45
针刺治疗
翳风
• 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颈 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在耳后动、 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 经干从茎乳突穿出处。主治口眼歪斜、牙关紧闭、 齿痛、颊肿、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瘰疬。 操作方法为直刺0.8~1.2寸。
2. 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 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 – 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 – 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4
3. 病因不明
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
4. 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 5. 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 6. 除第VIII颅神经外,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
16
全频听力下降型(平坦型)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Hz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dB 90
• 所有频率范围都出现病变,即使轻度的听力下降, 病人也会感觉听力下降的非常明显。
• 病因主要是血管纹的功能障碍和/或耳蜗供应血管血
供障碍以及组织缺氧、血管痉挛。
42
针刺治疗
手少阳三焦经
本经腧穴主治头、目、 耳、颊、咽喉、胸胁病 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 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43
针刺治疗
听Hale Waihona Puke 穴• 听会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耳屏切迹的前 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主治耳鸣、耳 刺0.5~1寸。
• 配听宫、翳风主治耳聋、耳鸣。
44
针刺治疗
起的。
23
5、 抗氧化剂
• 实验研究发现,在噪声负荷后或者血供障碍, 以及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情 况下,在代谢代偿失调的内耳细胞中,氧自由 基增加,内源性抗氧化剂缺失。
• 在前瞻性研究中使用合成的抗氧化剂,如临床 上批准使用的α-硫辛酸,能够明显减轻细胞损 伤和听力下降。
24
6、 抑制血栓形成
耳位于头部,诸阳经会于头,耳聋与诸阳经病有着 密切的关系 足少阳经、手阳明经、手太阳经、手少阳经四经循 行均过耳中,故外感邪气侵袭上述经络时均可导致 耳聋。 实证为主,亦有虚证。如《素问·诊要经终论》曰: “少阳终者,耳聋。”
34
辩证分型
• 风热外袭型 •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 方药:银翘散加减
分患者的听力会有所改善,但是突聋的时间不 能长于3个月。 • 突发性耳聋的鉴别诊断
27
中医对耳聋的认识
定义
• 由于外感六淫,情志不调,饮食失调导致脏腑功 能的失调,经脉逆乱,邪实蒙蔽清窍或脏腑虚损、 清窍失养所致的以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病症
28
病因
• 1)外感风热: • 2)情志因素 :恐 怒 • 3)年迈肾亏或纵欲过度: • 4)饮食劳倦:
• 肾精亏虚型 • 治法:补肾填精,滋阴潜阳 • 方药:耳聋左慈丸加减
• 气血亏虚型 •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通窍 • 方药:归脾汤加减
37
辩证分型
• 有学者认为肝肾亏虚、脾胃湿热、气血瘀滞是突 聋发生的主要机制 , 而以气滞血瘀为引起突聋最 常见的原因 , 约占突聋发病的 50 %-60 %。
38
29
病机
脏腑功能失调
肾虚 肝虚 肝气
脾虚
逆 肺虚
经脉逆乱
实证为主,
蒙蔽清窍或清窍失养 或
本虚标实
听力减退 30
一、脏腑功能失调
肾虚 :《灵枢·脉度》曰:“肾气通于耳,肾和 则耳能闻五音矣。”《灵枢 · 师传》曰:“肾者 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
肝气虚 《素问 · 脏气法时论》云:“肝病者…… 虚则目荒荒无所见,耳无所闻”,《素问·阴阳应 象大论》云:“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 通过抑制血栓形成来治疗突聋,部分患者有效 • 使用大剂量水杨酸能够观察到可逆的耳毒性反应
25
7、 降低纤维蛋白原
• 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液细胞成分凝聚的倾向。 • 现在已经有2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明,降低纤
维蛋白原治疗突聋是有效的。
26
8、 高压氧舱治疗
• 关于高压氧舱治疗突聋存有很大的争议。 •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单独进行高压氧舱治疗部
痒的副作用,要仔细评估使用HES的危险,总剂量不要 超过300g。 • 国内主要使用:低分子右旋糖苷、金纳多等。
20
2、抗水肿治疗
• 皮质类固醇激素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突聋的标准 治疗方案。
• 建议根据个体差异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聋。糖皮 质激素的治疗方案是3天之内,至少使用250mg强 的松或者相同剂量的其他药物,然后逐渐减量。
• 4.全聋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 • 000Hz(250、500、1 000、2 000、3 000、4
000、8000 Hz)平均听阈≥81 dBHL。
13
低频听力下降型
125
250
5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dB 90
1000
2000
4000
8000
17
全聋/接近全聋的极重度聋
125
250
5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dB 90
1000
2000
4000
8000
Hz
• 一般涉及所有的频率,而且程度很重。 • 病因可能是耳蜗总动脉或者蜗轴螺旋动脉的血管
栓塞或者血栓形成。 18
治疗原则
• 血液流变学治疗 – 如血液稀释、加快血液流动、降低血浆粘稠度等
肝气逆 《素问 · 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 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31
脏腑功能失调
肺气虚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病者……虚 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
脾气虚 《素问·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孤 脏以灌四傍者也……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 重强。”
32
脏腑功能失调
• 病因可能是在骨螺旋韧带局部供血障碍,柯替氏器的缺 氧损伤以及基因缺陷(遗传性聋)等。
15
高频听力下降型
125
250
5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dB 90
1000
2000
4000
8000
Hz
• 高频区域听阈斜形或陡降形下降的原因根据听力损 失的程度不同,可能是外毛细胞(听力下降小于 50dB)或者内毛细胞(听力下降至少60dB)。
9
病因
迷路膜破裂
– 圆窗或卵圆窗膜破裂 – 蜗管膜破裂
10
• 突发性聋病因不明 • 每种理论都可以解释部分突聋的发病机理 • 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病例
11
分型
• 低频听力下降型 • 中频听力下降型 • 高频听力下降型(41%) • 全频(平坦型)听力下降型(41%) • 全聋以及接近全聋的极重度聋 • 其它类型
2
定义
突然发生的,在数分、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 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 听力下降20dB HL以上。(2005年指南 )
中医上归附于耳聋范畴,指因邪实蒙蔽清窍或脏腑 虚损、清窍失养所致的以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 病症。
3
临床特征
1. 突然发生
– 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
Hz
• 临床以及动物实验表明,低频听力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膜迷路积水 • 同样可能出现螺旋韧带的局部供血障碍,组织缺氧损伤以及电解质-内
环境稳定性的障碍。
14
中频听力下降型
125
250
5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dB 90
1000
2000
4000
8000
Hz
• 这种类型非常少见,病因的研究也几乎没有。
5
发病机理
• 内耳供血障碍 • 免疫因素影响 • 病毒因素 • 其它原因
内耳毛细胞功能障碍 内耳生理结构损伤
感音神经性聋
6
病因
内耳微循环障碍
– 内耳血供特殊
• 分支与主干管径之比小 • 动脉分支后到达耳蜗前庭器官之前都要经过螺旋状弯曲 • 供应内耳的血管为终末支,并且内耳的没有侧枝循环
– 耳蜗对血供变化非常敏感
突发性聋
2016年07月05日
1
流行病学
• 目前,没有特别明确的关于特发性突聋的流行病学报告。 根据个别的文献报告: – 日本每年的新增突聋发病率为8-13/10万人 – 美国大约为11/10万人 – 奥地利和德国达到20/10万人 – 从全世界来看发病率在5-20/10万人左右
• 好发年龄为50岁,50岁以后的发病率有下降趋势。 • 男女没有显著性差异,儿童罕见
常用药:当归、丹参、红花、川芎、桃仁、黄芪、 葛根、石菖蒲、磁石、地龙、山甲、路路通、熟地、 女贞子、枸杞子等。开窍药菖蒲应用频率最高,活血 化瘀药为川芎。
单种中成药治疗葛根素与丹参的疗效比较公认,且文 献报道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丹参。
39
针刺治疗
• 足少阳经、手阳明经、手太阳经、手少阳 经四经循行均过耳中
• 常用穴:听会,其次翳风,再次是听宫。
40
针刺治疗
足少阳胆经
主治侧头、 眼、耳、鼻、 喉、胸胁等 部位病症, 肝胆、神经 系统疾病, 发热病,以 及本经所过 部位的病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