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毕业感言范文

高三毕业感言范文

高三毕业感言范文“感恩母校、感受成长”高三毕业感言征集活动高三毕业感言集为做好高三毕业前夕的相关工作,同时也为了使高三最后阶段工作能有序扎实,近期学校组织了高三学生系列活动,主要有(1)“记忆,我们留给母校的礼物”活动;(2)毕业照拍摄和高考前教师“真情关爱、温馨寄语”寄语;(3)举行“感恩母校、感受成长”高三学子毕业感言网上征集;(4)考前动员大会暨毕业典礼等等,活动的组织得到了高三师生的积极响应,部分家长也参与其中。

从画室(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是老师与同学把这种像单调函数一般枯燥的生活变得多彩,纵有千种不舍,我也将带着你们的希望走向远方。

钟哲运(高三3班):大家毕业了,有太多不舍,往事历历在目,就像刚发生一般。

记得你们的一言一行,记得你们说过的每一句话。

老师说有聚有散。

我们只需记住这三年,今天的分别只是为了明天的重逢,莫悲切。

其实,这,只是我们的自我安慰罢了。

明明就要分开,却还希望在一起。

为了前途,为了明天的重逢,让我们忍住心中的悲哀,努力把。

时光飞逝,让我们记住这母校,这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再见了,杭七。

吴京京(高三14):相聚不知珍惜,离别才知情重。

而三年的梦,已经如同此时教室旁边枇杷树上的果实,悄悄熟透。

有人说怀念不如相见,那时就重来七中走走曾经的路。

不管怎样,这个夏天,我都要离开,但是杭七中,是我永远的青春眷恋。

余婷(高三13班):裘怡晨(高三2班):高中三年,我学会了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挑战,因为我知道是它们成就了现在的我,让我明白了成熟与坚忍的真正含义。

我为朋友的不离不弃感到三生有幸,也为我三年以来的成长感到骄傲。

我会珍惜这些美好回忆,并带着它们踏入社会。

我想,我一直爱着这里。

竺金明(高三5班):转眼三年,喜乐与苦楚是这漫漫长路上最独特的风景!“诚,勤,爱”,我知晓了为人之本,处事之道。

高三学生毕业感言高三学生毕业感言(一)—刘宇轩烟台三中xx级高三12班时间过得总是那么快,前一秒我还淹没在高三的书山书海中,后一秒我就坐在毕业典礼的会场里了。

细细品来,这高中三年就像一袋小时候爱吃的怪味豆,一会嚼到一个甜的就会笑得美滋滋的,一会又嚼到一个苦的,又会难受的龇牙咧嘴。

三年中,或酸或甜,或苦或咸,不论是忽高忽低的成绩,带着欢笑和泪水,还是或冷或热的食堂米饭,裹着没完没了的嬉笑调侃,虽都已成为了过去式,但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在一个教室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还有我们美丽的大三中,将会永存我们心头。

要问三年里最难忘的一年,我会不假思索地说是高三。

高三一年里,老师们同学们都像被老虎追了一样,拼了命的往上赶。

我们>班主任是个非常厉害的老师,不是武力值爆表,而是智力值碾压我们全班。

我曾经尝试过和老师就一篇作文的命题云云进行一番辩驳,后来我就发现和一个教语文的全国优秀教师辩论语文问题是个多么愚蠢的事情。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在高三一度迷恋电视,晚上睡得晚,明天起来没精神,整天昏昏欲睡,老班就像二十一世纪的福尔摩斯一样一眼看出我有问题,了解情况后不打不骂,'晚自习别上了,收拾东西回家补觉去,到家给我打电话!'说实话被赶回家很丢人,但是我少有的睡了八个小时后起床顿觉神清气爽。

我想到要是再被赶回家可真没脸见人了,控电视的毛病竟不治自愈。

当然了我还有'不交作业就不走星人'的课代表,'刷题难度深千尺'的前桌,能把玻璃擦得跟没有似的值日生等等可爱的同学们。

如今要分别了,真的有点舍不得。

有的同学很羡慕我的高考成绩,当然我也知道比我考的好的大有人在,但无论分数多少,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更有自己的付出。

我非常感谢学校的帮助——高三十二班的建立。

客观但诚实地来说,没有十二班我就没有今天的成绩。

我如今闭上眼睛,虽说不是满眼都是十二班,但还能清清楚楚的回想起满是数字和各种分析的黑板、班班通上只剩一点的粉笔头、挂在桌旁的书包还有同学们的认真的脸。

不得不认清我已是高一高二同学们的学哥了,懂得多了,认识全了,即将进入社会了。

但我不会忘记我在三中哭过笑过,努力过拼搏过,不论我以后走到哪里,我知道大三中将会一直在背后支持我。

既然已踏出校门,便不再牵挂,放开脚步,走向更敞亮的明天!一人成才百人力,师恩堪比养育恩。

三度春秋容颜改,手下桃李掌乾坤!高三学生毕业感言(二)陈伟杰我的成长与10班的成长高考已经过去10天了,我的天性也终于得到了解放。

暑期工也正式开始,是时候写点东西记录下这美好而充实的高中了。

——题记前几天召集了一群初中同学回母校看望老师。

在学校,我的化学老师和班主任龙哥说,你变得成熟稳重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叛逆,那么让老师伤脑筋了。

这一下把我回忆起了初中:成绩一般,疯子,贪玩,总爱与老师对立。

清楚记得,初二时,去烫了个'帅气'的头发,蛮卷的,回到学校,一进教室门,我忘不掉同学们那惊讶的'哇哦~~',我就静静的坐到自己位置上,几个同学过来调侃。

那时坐第一排讲台前面,第一节物理课,也就是龙哥的课。

一直以来,他关注我最多的,就是头发问题了,发现长了马上叫我去剪,我老是一拖再拖(那时觉得长发好像蛮酷的),这次还烫了个大卷,在太阳的照射下若隐若现各种颜色。

他进来后,我并没敢抬头,直到他喊我的名字,'陈-伟-杰,你这头发……'我俩对视着愣了一会儿,我笑笑,没说话,OK,他继续上课,下课后告诉我你这头发最好别让其他老师投诉,不然马上'咔'掉。

有意思的是,下一节音乐课,我和这个肥仔音乐老师彼此都不怎么喜欢。

他说自习,坐下来后他就盯上我头发了,'你这烫的这头发像顶着一坨大便'.哎呀呀,那时我就不乐意了,好不容易烫个头发自我感觉还不错,竟然说我顶着坨大便,那我就得回他呀,我说:'你肥,你帅!'然后……下课后,我,龙哥,还有这个音乐老师,我们仨在教室外,开始了一场'辩论赛'.最终结果当然不用说,龙哥要求我整改发型,争执之下,没办法,只能剪了!现在想想,曾经似乎是挺叛逆的吧。

但我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自初二以来,我就想考去技校,学我最爱的电子相关专业,那时我认为:上高中,读大学,有什么用?我早已比其他同学早定下目标:中山技师学院的电子应用专业,那时600分,足矣。

而我也达到目标分,所以对于学习早已无所谓。

但直到中考前一两个星期,好像突然醒悟,满脑子我要读高中,我要上大学。

似乎是迟来的领悟。

中考完后,填报志愿,或许是出于对自己能力的了解和对往年东区中学分数线的了解,认为自己铁定被东区中学录取。

毅然决然的报了东区中学正取生和走读生。

没错,凭着实力,以走读生的身份,我来到了东区中学。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学习生涯中,我陈伟杰也能这么努力,还给叫了3年的'学霸'.第一次踏进东区中学时,我很激动,因为我上高中了。

开学到8班报道,班主任是孔雯雯老师,而我的学习习惯很多源自雯雯老师。

我还记得雯雯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说她是孔子还是什么的第17代弟子,巴拉巴拉说了很多,反正觉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她再谈自己高中学习的时候,她说:'我觉得我很笨,所以我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努力,我平时都开夜车到12点后,有时1点多还没睡……'我当时就'哇~~',想着高中原来要这样学习,因此我就尾随雯雯老师学到凌晨了。

我会告诉你当时中段考后的演讲上说学到凌晨2点'而已'其实是雯雯老师教的吗?没错,是雯雯老师教的。

在这里,我要首先谢谢雯雯老师领我进门。

班上自我介绍,那时一个男生的声音吸引了我,'我叫陈琮(其实是第二声的),但我习惯被叫陈葱……',声音当时第一次听时带有较浓厚的广东普通话,但印象还不错。

那时班上自我介绍完后,我发现班上就4个走读生,意味着中考成绩几乎都比我高分(后来得知我中考理科总分年级倒数第一),这也让我不得不拼命。

学前>培训那三天,有次去会议室开会,正好陈琮坐我旁边,我俩就开始聊了起来,聊完才知道,他中考高我如此多分,高考目标也如此之高,这让我产生了钦佩之情,并且也从此开始了我俩的'爱情'>故事。

那之后,每每有不懂的问题我都去问陈琮。

我英语零基础,但那时我的英语高考目标是70分。

记得有次我去问陈琮,什么是副词,他说就是修饰副词,动词,形容词的东西,我开始还没明白'修饰'是什么意思,但我先问,形容词又是什么意思……还有那时物理讲到了受力分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定则,不懂,为什么这个力可以这样玩儿?那就去问陈琮(那时还没养成问老师的习惯),陈琮也似懂非懂,就让我自己先看看书(我要是看书看懂了我就不问你啦,但后来我也忘记 __会了)。

陈琮,出现在这个时候,绝非偶然,这是上天的安排。

我们组队学习,一起去问老师问题,一起去街舞社练舞,一起打球,每天一起吃饭,习惯午饭后的一起上厕所……什么都是一起,一起努力向前。

你有想要达到的高度:与她同一所大学;我也有想要的愿望:与你同一所大学,或……与她同一所大学。

她们的成绩都很好,数学更是我们俩无法追赶的。

我们有共同的志趣和相似的处境。

在这里,我要谢谢陈琮三年的陪伴。

不管今年高考成绩如何,是否能如我们愿,都没关系了。

在未来,我相信我们还能一起向前奋斗。

进入东区中学时,我了解到,在那时,要想考本A,得年级前三。

而我上高中就是为了考本A,所以即使我中考成绩那么垫后,我还是立下雄心要考年级前三。

至于当时哪来的信心,也许是觉得自己付出的'凌晨2点'是有回报的。

高中第一次中段考,年级第二名,比第一名的曾哥低1分,感动。

事实证明,'凌晨2点'还是有效的。

那次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更加坚定自己要稳定在年级前三,我要考本A.高一第一个学期末分科分班,我分到了10班。

我是一个不喜欢喧嚣的人。

初到10班,我感到很无奈,班上很疯狂,很吵。

当时印象比较深的是坐在后排的锋哥,无论什么课堂,总能听到锋哥'高逼格'接话,但又好熟悉,好像初一初二的我也是如此,总喜欢在课堂上搞怪,但目的简单,就是希望搏大家一笑。

那时锋哥跟我一样高,现在……还记得那时年轻的英语代课老师,与班上同学吵嘴的情景,一下把 __拉到了初一我与英语老师顶嘴的画面,感触很深。

在那时,班级过于吵闹的晚修,让容易受干扰的我没法好好学习。

我想到了班主任的办公室,可否晚修借来用下呢?我就去问了,老师也爽快的答应了。

有一段时间,我和陈琮就在办公室晚修。

后来不允许了,只能回教室,这时我又想到了万能的淘宝,有没有隔音的耳塞卖呢?原来真的有,于是就下单了。

直到期末,晚修我是都是戴着耳塞的。

高二上学期,积哥来了,彩霞做班长了,耳塞从此不需要了,因为10班开始改变,我也开始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