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概三、需求分析
(一)市场分析
(二)社会需求
(三)生态改善
(四)经济发展
四、条件分析
(一)项目的基本情况
(二)经营管理能力及技术情况
五、环保措施
六、方案设计
(一)目标
(二)实施内容
(三)项目建设进度
(四)项目运行管理措施
(五)支持环节
(六)项目投资概算
七、效益分析
三、需求分析
(一)市场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市居民肉类的需要逐步向高蛋白、低脂肪“无公害、绿色食品”转变,人们对肉产品的需要日趋增大,特别是优质牛羊市场容量大,产品销售范围广。除满足本县市场需求外,还远销湖南、广东、广西、浙江等大中城市。据国家统计局公开资料表明,2006年全国人均肉类消费61.8kg,仅人均猪肉消费量就达39.6kg,占肉类消费总量的64.10%,牛羊肉仅占12.5%。今后,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量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由于牛、羊肉脂肪少,瘦肉率高。以草地畜牧业方式生产的牛、羊,其在肉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必将进一步增加,肉牛、羊生产前景广阔,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八、结论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县***乡***距县城18km,***火车站34km,离**县城22km,**88km。此处人少地多,草山坡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山坡面积7000亩,有近1300亩田土可种植草。境处于云贵高原第二梯级向东部丘陵平原第一梯级过渡的地带,平均海拔800m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4—16℃,年降雨量1060—1200mm,PH值6.8—7.3。具有气候温暖、热量丰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牧草生长旺盛,枯草期短,为优质肉羊生长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适宜发展草食畜牧业。
山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县山羊养殖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县***乡***
项目实施单位:***县山羊养殖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项目主管单位:***县畜牧局
项目投资:
项目内容及规模:山羊养殖、加工及销售;养基础母羊2000只,***公羊70只。
项目经济效益:312万元/年
项目建设期:二年
凯—施—青二级公路的贯通,加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给我县优势产业生产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建立畜牧业强县,进一步调整好我县畜牧业结构,实现畜牧业稳定增长和畜牧产业化经营,将资源优势转化商品优势。目前,***广大干部群众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进一步改变经济社会面貌的愿望十分强烈,为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二)畜牧业扶贫项目是认真贯彻落实我县草地畜牧业及特色养殖基地发展规划,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贯彻落实我县建立畜牧强县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畜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在二级公路的贯通及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动工,给畜产品南下两广,北上重庆,东出湖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实施我县草地畜牧业项目,合理地开发利用丰富的草地资源,科学地建设草地,在2020年未实现人工种草5000亩,人工草场每亩产鲜草5000kg以上和草山改良产鲜草达每亩4000kg以上,实现羊存栏3000只,出栏4800只,实现以养羊为主的草地畜牧业年增收3120万元。
(三)生态改善
草地畜牧业是一项开发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发展养羊为主的草地畜牧业与种植业、生态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羊采食大量的饲草、秸秆进腹还田,排出大量的有机农家肥能提高土壤肥力,使种植业增产增收,有利于农业、牧业、林业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以养羊为主的草地畜牧业,在充分利用秸秆草资源,变废为宝的同时,推广人工种草,一方面扩大养羊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美化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周围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的文化生活水平,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背景分析
(一)草地资源现状
1、草地建设现状:在国家和省、州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在草地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为我县开发利用草场资源、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人工草地建植成功,通过引进皇竹草、菊苣、紫花苜蓿和扁惠牛鞭草等多年生优良牧草的成功种植,推进了全县人工种草工作进程。二是大力推广冬闲田土种植一年生黑麦草,通过“稻田免耕”、“粮草间套”等模式,与天然草地相比,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效益好等优点,成为我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短平快项目。三是我县种草养羊产业化扶贫项目,优质肉羊基地项目、***羊项目的顺利实施,草食牧畜的发展得到了加强,为我县草地畜牧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3、草食牧畜发展现状
一是现在草场质量差,产草量低。主要表现在天然草场中优良、良等草场所占比重小,人工草场和半人工草场出现退化;二是牧草利用率低,利用方式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目前,全县只有20%的农作物秸秆和40%的牧草用于饲喂牧畜,而用于养畜的部分,多数农作物秸秆未经青贮或氨化处理直接喂畜,大量牧草用于垫圈踩粪,造成了饲草利用不高或资源浪费,草场利用方式不合理,也是近山利用的多,远山利用的少;田埂零星草场利用多,成片草场利用少;低山利用多;高山利用的少。牧草资源利用率低,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给我们创造了发展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的绿色产业,成为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我县饲养的羊,由于饲喂的饲草饲料几乎都是草,没有受到空气污染和化学污染,肉羊饲养中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只添喂一些玉米、红苕、洋芋、米糠等农产品。生产出的羊肉质细嫩、味鲜,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品。项目实施可以增加财政和农民收入,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
2、牧草资源状况:
我基地草山坡面积大,现有草场8000亩,其中可利用面积7000亩左右。现已人工垦荒草场1000亩以上。现已种植优良草场800亩连片草地,待种植400亩连片草地。草地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大。草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成本低,效益高,时效长,只要利用方式合理,管理科学,适当增加投入,对天然草场加以改良,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其载畜能力还可成倍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