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2009-2-13 10:10:50 来源:中国上海网站沪安委办〔2009〕2号2008年是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是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起步之年,也是进一步推进落实《上海市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安委办的指导下,在市安委会各委员单位和各区县、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本市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有序推进,继续保持稳定好转、总体受控的态势。
特别是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源头治本、重点突破,结合迎奥运、迎世博,在安全监管措施上有了新突破,在安全防控能力上有了新提高,继续实现了“确保不发生有严重社会影响的重特大事故、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的目标,扎实有效推进了全年各项任务。
一、防控并举,城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2008年,本市共发生各类事故7041起,死亡1580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22.93%,死亡人数下降6.73%。
(一)本市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完成情况1.2008年,国务院安委会下达本市道路交通、火灾、铁路交通、工矿商贸企业、农业机械五类死亡控制考核指标数为1577人,分别为:道路交通1149人,火灾34人,铁路交通12人,工矿商贸企业378人(含建筑业113人,危险化学品3人),农业机械4人。
另道路交通、火灾、铁路交通、工矿商贸企业、农业机械较大事故起数控制考核指标为13起。
2.本市五类控制考核指标实际死亡总人数为1532人,比指标实际少死亡45人,占控制指标的97.15%。
分别为:道路交通死亡1100人,比指标实际少死亡49人,占控制指标的95.74%;火灾死亡50人,超指标16人,占控制指标的147.06%;铁路交通死亡5人,比指标实际少死亡7人,占控制指标的41.67%;工矿商贸企业死亡376人,比指标实际少死亡2人,占控制指标的99.47%;农业机械事故死亡1人,比指标实际少死亡3人,占控制指标的25%。
各类安全生产死亡事故总体绝对数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除火灾事故外,其它四项分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下达本市道路交通、火灾、工矿商贸、铁路交通、农业机械较大事故起数控制考核指标统计,全市共发生一次死亡3-9人较大事故11起,死亡36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15.38%,死亡人数下降25%。
事故起数比指标减少2起,占指标考核指标的84.62%。
3.2008年,国务院安委会补充下达3项安全生产相对控制考核指标分别为: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2;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3.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4.81。
经测算,2008年本市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14;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为3.5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7。
(二)各类死亡事故情况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事故2745起,死亡1100人,同比分别下降30.54%和6.06%。
工矿商贸事故——发生事故711起,死亡376人,同比分别下降0.82%和1.83%。
火灾事故——发生事故3511起,死亡50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17.10%,死亡人数同比持平。
水上交通事故——发生事故39起,死亡(失踪)45人,同比分别下降33.90%和33.82%。
铁路交通事故——本市辖区内发生路外事故6起,死亡5人,同比分别下降60%和44.44%。
农业机械事故——发生事故18起,死亡1人,同比分别下降21.74%和50%。
渔业船舶事故——发生事故11起,死亡(失踪)3人,同比分别下降57.69%和72.73%。
二、狠抓源头,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管理(一)继续实施责任制签约,进一步落实各级责任制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继续与全市19个区县政府、64家行业系统及6家市直接监察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并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法下达了相应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
各地区、各系统(行业)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为主线,继续在本地区、本系统(行业)内实行签约制度,深化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告知、安全承诺与践诺活动,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单位、班组、员工。
深化“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自主管理、群众积极监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履职考核,探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按照《市安委会工作规则》、《市安委会委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市安委会联络员工作办法》和《各区县安委会及其办公室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安委会各委员单位和区县安委会(办)围绕市安委会的总体工作部署,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市安委办通过工作例会、专项协调会、综合督查、履职督查等形式,加强对相关委员单位和区县政府的工作协调和履职考核。
进一步探索对各委员单位、区县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责任落实和工作业绩的考核制度,以履职考核制度为载体,通过整合各部门资源,开展专项整治、联合执法等建立本市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同时,推进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政府职能部门与公检法、纪检监察机关等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大部门间分工合作、强化综合执法的力度。
三、整合资源,协力构筑城市本质安全防线(一)举全市之力,确保奥运期间城市安全稳定奥运会期间,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各系统(行业)本着全市“一盘棋”的宗旨,以“迎奥运、保安全”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议为平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管制措施,全力以赴推进落实了奥运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奥运前夕,市政府向全市各企业法定代表人发出公开信,进一步强化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和法人责任,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市安委会与市有关部门、区县和行业集团签订了“迎奥运、保安全”任务书,进一步细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各安全生产领域中,市公安、安全监管、交通港口等部门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对易制爆等244种危险化学品实施奥运期间特殊管制措施,严格控制剧毒危险品运输时间和路线,进一步加强进出本市道口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日常检查,重大活动期间,各道口检查站还采取了“一级查控”措施。
市消防部门部署开展了涉爆安全整治专项行动,依法收缴涉爆物品8000余件,专门对奥运场馆的消防产品开展了专项排查整治。
市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了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检修施工安全专项整治、防范有毒有害危险作业场所中毒事故专项整治,加强了重大危险源、加油(气)站、油库、储罐区、输油输气管线等重要设施的安全防范。
市质量技监部门以涉奥“三区”(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特种设备安全为工作重点,开展三次百日督查,监察了涉奥地区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市建设交通部门以安全生产许可、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抓手,深化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工作,强化施工现场文明监管,开展了以建筑起重设备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海事部门严查“私渡船”、“渔船不遵守航道规章、乱设渔网、占用航道”等违法行为,加强大桥水域现场监管和锚地管理。
电监部门加强涉奥电力设施安全保卫、强化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协调涉奥重要用户做好用电安全等保电工作。
(二)集部门合力,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结合“隐患治理年”工作要求,在市安委办工作平台下,市公安、建设交通、质量技监、海事等加大督查和隐患治理力度,确保了城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迎奥运、保安全”专项整治、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在建重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专项督查等全市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以原步云区域重大隐患的治理为重点,有力推动了以生产安全、建筑施工、交通运输、人员聚集场所、渔业农机作业、特种设备、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尤其是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和化工企业大检查中,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参与,全市各安全生产监管职能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生产经营单位齐头并进,较出色完成了专项行动和大检查各阶段工作任务,获得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全年,全市共检查单位(设施)303488家(处),排查出一般隐患500465项,完成整改491255项,整改率98.2%;排查出重大隐患873项,完成整改858项,整改率98.3%。
(三)聚综合资源,打好安全办博基础围绕“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要求,本市各区县、各部门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提出了一系列安全监管措施,打好安全办博基础。
以市安委办为平台,明确了迎世博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项目和安全监管重点技防项目的主要目标和责任分工。
市交通港口、安全监管、公安部门进一步协商明确了道口查验联合执法以及违法违规运输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相关工作程序。
针对目前道口检查站配套设施尚未完善,道口查验人员不足的实际情况,采取了道口抽查的过渡措施。
市经济信息部门、安全监管部门确定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布局调整的近、中、远期目标,并加强过程管理,协调推进调整工作。
市公安部门将危险路段治理工作纳入全市创建平安区县工作考核,并与“安保工程”相结合,积极推动政府牵头、多方协作、齐抓共管的危险路段综合治理机制。
市教育部门认真吸取商学院火灾事故教训,以学校防火、易燃易爆、放射源等为重点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了学校安全技防设施建设,规范了学校安全管理,强化了学生防灾意识教育。
市消防部门进一步完善了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市水务部门积极研究推进了次氯酸钠替代液氯工作。
市质量技监部门继续推进了百万气瓶电子标签实事项目。
市安全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市总工会共同推进了农民工安全培训实事项目。
市安全监管部门制定了本市迎世博600天安全生产行动计划,提出了世博会期间危险化学品特殊管制措施、技防措施和安全生产专项执法等计划并起步实施。
(四)重源头防治,提高重点领域监管能级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
市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增量必须向工业区集中,存量逐步消化和调整”的原则,积极推进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布局调整。
对外环线以内、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内以及非工业园区内的25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实施了调整。
深化苏浙沪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联控机制建设,基本建成本市道口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网络,正式实施本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指定14个专用道口查验。
推动危险路段综合治理。
市交警部门在组织开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摸、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16条需重点治理的市级危险路段(点),逐一明确了治理任务、治理措施、完成时间及责任单位。
通过“内外双轨督查制”,在加强内部督导的同时,把危险路段治理工作纳入全市创建平安区(县)工作考核,并结合“安保工程”和隐患排查治理,积极推动了政府牵头、多方协作、齐抓共管的危险路段综合治理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