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0分)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叫文化,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A.对B.错2【判断题】(10分)西方讲文化,CULTURE,它原来的含义是一种栽培、培养,文化就是一种培养,具体讲就是培养人的。

()A.错B.对3【判断题】(10分)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A.错B.对4【判断题】(10分)抛弃不合理的,传统方不致一足落网而全身受缚;接受合理的,传统始得与现实相安无事。

所以马克思说“一切合理的,都应该成为现实的。

”()A.对B.错5【判断题】(10分)科学的现代化,必然会带来人文与社会的进步。

()A.错B.对6【判断题】(10分)人文学科求美,社会学科求善,这与自然科学求真是不完全一致的。

()A.错B.对7【判断题】(10分)中国文人做学问有三个要点,即文学有三要:“不读《春秋》,不能忘世;不敬《老庄》,不能涉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A.错B.对8【判断题】(10分)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导致专制政体的早熟和长期延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

()A.对B.错9【单选题】(10分)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

()A.科技文化B.制度文化C.政治文化D.科学文化10【单选题】(10分)“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出自:()A.《大学》B.《诗经》C.《易经》D.《庄子》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0分)“礼”,源于宗教,而后内化为道德,再外化为法律,具备了宗教、道德和法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功能。

()A.错B.对2【判断题】(10分)孔子是周公的追随者,孔子“以仁释礼”,试图通过对自然亲情的体验和提升而唤起并强化人们的道德理性,自觉自愿地遵守“礼”。

()A.对B.错3【判断题】(10分)到了秦代,经过最高统治者的推广,儒学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以至中华文明被人们称为“儒家文明”。

()A.错B.对4【判断题】(10分)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周公提出“明德”的执政纲领。

为了保证这样一个纲领的实施,周公制礼作乐。

()A.错B.对5【判断题】(10分)西周礼乐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古代文化从敬鬼神转向重人事。

()A.对B.错6【判断题】(10分)子思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概念,致力于培养至大至刚的精神,将追求精神的自我完美作为人生的至上意义。

()A.错B.对7【判断题】(10分)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孔子、孟子以后古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

()A.对B.错8【判断题】(10分)明代的陆九渊是心学集大成者,他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A.对B.错9【单选题】(10分)儒学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以至中华文明被人们称为“儒家文明”,是到了(),经过最高统治者的推广而得的。

A.唐代B.汉代C.明代D.秦代10【单选题】(10分)()援霸道入儒,主张礼法双行、王霸杂用,被看做是儒学的“别宗”。

A.荀子B.孟子C.墨子D.孔子第三章测试1【判断题】(10分)孔子,鲁国人。

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

()A.错B.对2【判断题】(10分)孟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A.错B.对3【判断题】(10分)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错B.对4【判断题】(10分)孔子用“仁”这个概念来概括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爱人。

()A.错B.对5【判断题】(10分)清朝雍正皇帝晋拜孔庙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特书“万世师表”。

()A.错B.对6【判断题】(10分)孔子所谓的“孝”包含三层意思:“敬”、“无违”、“无改于父之道”。

()A.对B.错7【判断题】(10分)儒家所标榜的“三伦五纲”,后来成为古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A.对B.错8【判断题】(10分)从先秦典籍看,礼属于上层人士的行为规范,一般民众则以刑罚治理,是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A.错B.对9【单选题】(10分)()是今文经学的大师,长于“春秋学”,建立了“天人感应”说?A.董仲舒B.老子C.墨子D.孟子10【单选题】(10分)()曾周游列国二十余年,游说他的“王道”和“仁政”,并一度成为齐宣王之客卿。

A.墨子B.孟子C.庄子D.老子第四章测试1【判断题】(10分)周公制礼作乐其实是“还礼于俗”,使先前日益蔽于神而不知人的礼仪重新还原到民俗,还原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A.错B.对2【判断题】(10分)孔子“以仁入礼”,将“孝悌”之类的亲情作为“礼”的前提、根基。

()A.对B.错3【判断题】(10分)孟子讲“君子忧道不忧贫”,士作为道德理性和价值理念的维护者肩负起拯救苍生、安抚天下的责任。

()A.对B.错4【判断题】(10分)唐朝政府颁行的《唐律》就贯彻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原则。

()A.对B.错5【判断题】(10分)在儒家修身养性与治国平天下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人”与“为政”也不是统一的。

()A.错B.6【判断题】(10分)儒学引导了人们以“内在超越”的方式寻求人生的终极性,以非宗教的形式实现“此在世界的超越”。

()A.对B.错7【判断题】(10分)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是谓“家国同构”。

()A.错B.对8【判断题】(10分)五四新文化运动举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对儒学进行了全面批判。

()A.B.错9【单选题】(10分)()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A.汉武帝B.唐太宗C.汉景帝D.秦始皇10【单选题】(10分)刘禹锡写下的《陋室铭》里,“惟吾德馨”“何陋之有”等语都脱胎于。

()A.《庄子》B.《易经》C.《论语》D.《诗经》第五章测试1【判断题】(10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史官。

()A.对B.错2【判断题】(10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A.对B.错3【判断题】(10分)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

()A.错B.对4【判断题】(10分)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

()A.错B.对5【判断题】(10分)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

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A.错B.对6【判断题】(10分)道家推崇的最高哲学是道。

()A.错B.对7【判断题】(10分)老子和孔子都认为“以德报怨”是不对的。

()A.对B.错8【判断题】(10分)老子认为“无为”的目的是“无不为”。

()A.错B.对9【单选题】(10分)以下属于道教代表人物的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孟子10【单选题】(10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道家B.兵家C.儒家D.法家第六章测试1【判断题】(10分)老子,李耳,字聃,春秋陈国苦县人,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今存世有《道德经》一书,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A.对B.错2【判断题】(10分)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古人称其为“太上老君”。

()A.对B.错3【判断题】(10分)《道德经》,是“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A.对B.错4【判断题】(10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无神论。

()A.对B.错5【判断题】(10分)老子所讲的“无为”是指不妄为、不作为、有所不为。

()A.对B.错6【判断题】(10分)早在2300多年前的周朝,老子就提出了“卫生”这个词。

()A.错B.对7【判断题】(10分)老子认为从政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道之以政和道之以德。

()A.错B.对8【判断题】(10分)老子的治国理想目标是小国寡民。

()A.对B.错9【单选题】(10分)老子《道德经》中的“五色”指的是青、黄、赤()。

A.白、蓝B.黑、蓝C.白、黑D.绿、紫10【单选题】(10分)“上善若水”出自。

()A.《庄子》B.《论语》C.《孟子》D.《道德经》第七章测试1【判断题】(10分)道教的基本宗旨是“延年益寿、羽化登仙”。

()A.对B.错2【判断题】(10分)道教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是在西汉时期。

()A.对B.错3【判断题】(10分)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的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而成。

()A.错B.对4【判断题】(10分)早期的道教派别多为符箓派道教,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

()A.对B.错5【判断题】(10分)佛教和道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去共同的原因是都主张修身养性,长生不老。

()A.对B.错6【判断题】(10分)成都是“五斗米道”的创始地,鹤鸣山、青城山是与其相关的道教圣地。

()A.对B.错7【判断题】(10分)道教三宝是“道、经、师”。

()A.错B.对8【判断题】(10分)九华山、峨眉山、武当山、普陀山都是中国道教的圣地。

()A.对B.错9【单选题】(10分)三元大帝又称“三官大帝”,包括天官、()和地官。

A.灵官B.火官C.水官D.土官10【单选题】(10分)太平道的创始人是巨鹿人()A.张宝B.张道陵C.张鲁D.张角第八章测试1【判断题】(10分)世界三大宗教创立时间最早的是基督教。

()A.错B.对2【判断题】(10分)夜梦金人并派使者出使西域取经的是汉武帝。

()A.对B.错3【判断题】(10分)佛教四圣谛指的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A.错B.对4【判断题】(10分)被推崇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的是《四十二章经》。

()A.对B.错5【判断题】(10分)摄摩腾、竺法兰来到洛阳后,汉明帝先是以极隆重的仪式亲自迎奉两位高僧,招待他们住在洛阳鸿胪寺。

()A.对B.错6【判断题】(10分)“五钝使”是指五种性质较为钝拙的烦恼,包括贪、瞋、痴、慢、疑。

()A.错B.对7【判断题】(10分)白龙寺位于中国河南洛阳,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

()A.对B.错8【判断题】(10分)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佛教,它既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又是对印度佛教的发展。

()A.对B.错9【单选题】(10分)夜梦金人,并派使者出使西域取经的是:()A.汉武帝B.秦始皇C.汉哀帝D.汉明帝10【单选题】(10分)关于苦之生起或根源的真谛是:()A.灭谛B.苦谛C.集谛D.道谛第九章测试1【判断题】(10分)八大宗派之中的禅宗和净土宗,仍是今天汉传佛教的主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