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冠河水资源受污染的调查报告水乃生命之源,发展之本。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社会公益广告: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在大学的第二个年头,我们班有幸组织了本次高冠河水资源受污染情况的调查,使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认识到了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一、调查的目的:
众所周知,人类居住的地球,被称之为“水星球”。
地球表面虽然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其中海洋咸水占了97.5%。
除去地球两极冰山,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只是地球总水量的0.2%。
水如此重要,但是我们却不懂得水得重要性,常常浪费了许许多多的有用的水。
水滋养了人类,但我们却没有好好地去利用水,让水白白地浪费了。
今天,我们的调查就是要唤起自己和身边的人,认识到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二、参加调查的人员: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07级国贸一班全体同学。
三、我们的实验:
班长带领部分同学,负责到高冠河去提取水质;副班长负责提取自来水;团支书组织提取矿泉水和纯净水,我参与测试。
副班长先拿来了自来水,我拿出PH检测卡,测试开始了:我们把自来水放入纸杯,再放入PH测试卡,没过了多久,杯中的水已经变成了淡淡的绿色,我们知道自来水是弱碱性的水,自来水有许多的细菌,不能喝,就算要喝也要把水烧开了,才能喝;然后团支书拿来了矿泉水和纯净水,为了更加明确,我们又换了纸杯。
现在我们把两样不同的水水,分别倒在两个杯子里,过了1分钟左右,两杯水都又变成了淡淡的绿色,矿泉水和纯净水也是弱碱性的,前三样测的水质都是一样的,那河水又会是什么样呢?这时,班长带着水样回来了,我们连忙把水倒入杯子里,放入PH测试卡,这次和以前的不一样了。
水质慢慢地变成了黄色的水。
“河水是碱性的!”我们虽然对河水污染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还是稍微吃了一惊 “现在的河水,水质怎么已经变的这么差了呀!想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带我来这儿,那时候的水是清澈见底的,唉可是现在….”看到这个结果,
其中一个同学感叹道。
四、分析水被污染的原因:
现在,从现在的高冠河水身上我们再也看不见过去那个那年
代,清澈见底,一点点的杂质都没有的河水了。
现在的科技越
来越发达,但污染却越来越大,尤其是对水的。
科技越来越发
达,而环境却越来越差,现在的环境,现在的水变成这样罪魁
祸首就是我们自己。
从高冠河的调查里,我们了解到,高冠河
目前的污染状况主要是主客观因素综合而成的,客观原因是由
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降水量逐年减少,河流径流量也相比
减少很多,河流自净能力变差。
主观原因是主要由于河边农家
乐,餐馆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随意倾泻。
五、水资源污染的危害性: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
文明。
而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
病毒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
水水中的一些巨毒物质可在几分钟
使人畜死亡。
污染的水对人体的影响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人体
中70%—80%是水分,因此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而导致体质不
佳抵抗力自然减弱,则百病发生乃必然,再者长期累积之污染
物到达身体无法承受时,再高明的医生、再有效的药物恐怕也
难奏效,所以“水是百药之王”的说法一点都不假。
六、对于高冠河污水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资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
1. 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显然,资金支持是污染治理重要的条件之一,没有资金,一切治理措施就无法实施。
2. 政府的支持是后盾
水系污染治理涉及面很广,包括权利持有者的利益等。
所以没有一个强大政府的支持,许多强制性措施就难以行得通。
3. 污染治理需要法制
法律法规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准绳,应制定保护水环境的地方性法律,让水系管理部门有法可依,依法行政,这样一些事情做起来会容易一些。
(二)工程保障措施
1. 必须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生活污水是水系最严重的污染源,将生活污水完全截留是治污的根本。
另外,由于雨水管经常被用作排污管,所以实施污/雨分流也是重要措施。
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则可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污水可以通过河道排放。
2. 合理布置垃圾处理站点、公共厕所
应健全垃圾处理站点网络(尤其是公共场所),让人们垃圾有处可弃,减少因无垃圾站(箱)而导致的垃圾随意丢弃。
应在沿河设置一些公共厕所,让在外活动的人们感到方便,减少因为没有厕所而将河沿当厕所的现象。
3.拆除一切造成污染的违章建筑
对形成重大污染的沿河餐馆、及其他设施等应取缔。
(三)水资源调控措施
加强水源调配方面的研究,水资源不足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河水不流,水质就会恶化。
应加强水源调配方面的研究,如何既节约水源又保护水环境是必须研究的课题。
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应加强处理水的应用,处理厂与输水管道应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将处理后的洁净水引入河道,这样既节约水资源又可保护水环境。
(四)公众参与措施
1. 让公众参与河道环境管理
河道管理部门应建立与沿线居民的沟通渠道,定期访问居民,公布举报电话,让居民有机会参与对污染源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
也可以实行“门前三包”等措施,目的是充分发挥群众保护水环境的巨大热情,对水环境实行有效的监督和保护。
2. 搞好大众教育
对大众加强保护水质的教育,沿河树立一些警示牌,呼吁人们注意保护水质。
另外,新闻媒体继续对大众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水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因为那将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恶果,并最终导致一切人类文明化为乌有。
如果说过去的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无知导致的,那么今天,我们已经逐渐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说已经造成的水污染及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我们疏于管理的结果,那么今天,我们已经在水环境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果说已经完成的治理工作在遏制水环境恶化方面起到了可喜的积极作用,那么今后的工作将更加艰巨和繁重,需要更完善的立法支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以及更持久的全方位投入。
水环境的现状要求
我们不懈地坚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绩激励我们更有信心地将治理工作开展下去。
水污染治理比防洪、抗旱难度更大,因为洪水的发生在时间上偶然性、在地域上有局限性,而水污染则是每时每地都存在。
洪水、干旱是天灾,面对天灾,人类更能团结一致,更能吃苦耐劳,更能相互帮助,更能激起一股热情,1998年长江大水就是一个例证。
水污染是人祸,是人引起的,治污会影响到部分人的利益,会涉及到社会中的方方面。
总之:防止水污染,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