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7÷2=3(份)……1(根)
(4)学生个别反馈:还剩1根,所以用根来做单位。
(5)全班学生齐声说:余数!
(6)学生反馈:
生1:都是平均分小棒,都用除法计算。
生2:第一题刚好分完,第二题还有剩余。
(7)全班学生齐读课题一遍。
(8)学生根据摆小棒的情况说一说,把物品平均分后剩余的部分叫余数。
4.动手操作摆小棒。
(5)剩下的数我们把它叫什么?
(6)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7)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8)这个“余数”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根据摆小棒的情况说一说,把物品平均分后剩余的部分叫余数。
4.用小棒摆正方形。
(1)摆一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2)在学案上写出算式。根据学生反馈板书:8÷4=2
2.填空:
(1)30里面有( )个6.
(2)64里面有( )个8.
环节(任务)二
1.课件出示主题图,提问:
(1)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2)你们想不想跟他们一样,用小棒来摆一摆呢?
2.看来小朋友们都想动手摆一摆,在动手操作之前要认真听老师讲的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1)把6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摆几份?你会用算式表示吗?把算式写在学案上。
(2)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摆了几份?怎样写算式?根据学生汇报板书:6÷2=3(份)
3. 把7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摆几份?
(1)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2)请大家翻开课本60页,看例1的草莓图,看懂了请把算式写在学案上。
(3)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算式的?
(4)为什么剩下的1是用根做单位,而不用份来做单位呢?
(1)学生个别反馈:摆一个正方形要4根小棒。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
(2)根据自己摆小棒的情况写出算式,个别反馈。
(3)学生分别用9根小棒和10根小棒来摆正方形,并写出相应的算式,个别反馈。
(4)全班学生认真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找出关系并反馈:余数比除数小。
环节三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60页的“做一做”。
环节四
小朋友,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
课件
小棒
学案
课本
小棒
预设板书: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份)
7÷2=3(份)……1(根)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余数比除数小
2.学生两人讨论,并动手摆一摆小棒,得出摆五边形和三角形可能余下的数。个别反馈:
生1:用小棒摆五边形,可能会余下1根、2根、3根或4根。
生2:用小棒摆三角形,可能会余下1根、2根。
(环节四
学生个别反馈
环节(任务)一
一.课件出示:
1.计算得数并说出口诀:
3×4= 4×6= 2×8=
56÷7= 72÷8= 30÷5=
环节(任务)二
动手操作,感知新知
环节三
巩固练习
环节四
全课总结,情知共融
环节(任务)一
一.全班学生认真看课件。
1.抽个别学生反馈:
读出算式的得数并说出口诀。
2.两个学生反馈,填空并说出算式。
环节(任务)二
1.全班学生认真看主题图,认真听老师讲话。
(1)学生个别反馈:图上的小朋友在摆小棒。
(2)全班学生齐声说:想!
(3)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10根呢?动手摆并在学案上写出算式。板书:
9÷4=2(个)……1(根)
10÷4=2(个)……2(根)
(4)引导书:余数比除数小
环节三
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60页的“做一做”。
2.课本61页的“做一做”,引导学生根据余数比除数小的关系,说出用小棒摆五边形,可能会余下几根小棒。用小棒摆三角形,可能会余下几根小棒。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科目/教材人教版数学年级二年级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课时1设计者
目标:1.能在动手操作经历中把平均分有剩余的现象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会说出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含义。
2.会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重点:能说出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含义。
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教学要点)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设计意图
听课记录评价
学生学习事项
——学生用什么教学组织形式(个人、双人或小组、全班)和方法去完成学习事项(问题、任务、活动、作业),用什么方式表达呈现。
教师导控事项
——需要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讲授、提问、举例、演示、布置、板书……);
——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
环节(任务)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全班学生认真听,认真看老师出示的要求。
(1)学生2人小组摆小棒,
并在学案上写出算式。
(2)学生个别反馈:我摆了3份,列式是:6÷2=3(份)
3.学生二人合作摆小棒,个别反馈:摆3份,还剩1根。
(1)学生个人反馈:不知道怎样表示剩下的1根。
(2)全班学生认真学习例1,并在学案上写算式。
(3)学生反馈:列式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