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教师事迹材料3篇

好教师事迹材料3篇

好教师事迹材料3篇*目录好教师事迹材料好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拥军好教师事迹材料我1982年出生,XX年8月毕业漯河艺术师范学校并参加工作。

在工作的十年中,我除了担任班主任和高年级主要学科的教学任务,还兼任学校大队辅导员、教研组长、档案管理专干等。

十年的工作中,我体会到作为教师的爱与恨,苦与乐,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一行,它不仅是我谋生的手段,更成了我生命意义所在。

一、勤奋学习作为一名教育岗位上的新兵,我深知自己的不足,学习成了我工作之余最主要的任务。

参加政治学习,我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质;不断学习新课改理念,自学更新知识系统,并联系工作实际,进行消化吸收。

我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并创新开展工作。

我制作的电教投影片《买火柴的小女孩》获区二等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获市三等奖。

我积极参加教研实践,认真开展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带头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我多次做公开课获得好评,《田忌赛马》获镇一等奖。

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反思,我逐渐成为本镇优秀青年教师,形成了逐渐独特的一整套教育教学方法,有了逐渐的教学风格。

二、爱校爱生我具有强烈的爱校意识,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服从学校安排,积极为学校排忧解难,顾全大局,尊重领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我热爱教育,尊重学生,我认为教育其实是用灵魂启唤醒灵魂,用智慧启点燃智慧,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的工作。

对于后进生和有问题的学生,我从不体罚学生,用爱心去感染他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他们的一生去奠基。

我重视家访,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形成教育网络。

与同事我注重团结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赢得了同志们的一致称赞。

三、遵纪守法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学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严格遵守《十条禁令》、《十不准》和《师德师风行为八不准》,满怀事业心,加强责任感,严肃认真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项内容。

我注重仪表,举止得体,言行规范,为人师表。

四、教书育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分类指导和个别辅导,开展分层次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所带班级年年被评为文明班级,我所担任的学科的综合评估成绩一直在全镇名列前茅。

在学科竞赛中,我指导学生获奖三十多人次。

我所指导的学生在书法大赛中获区级一等奖,在古诗词背诵活动中获区级一等奖。

我注重加强学法指导,合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学生保持融洽的关系,我认为对学生而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我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班风正,学风良。

教师教的愉快,学生学得轻松。

在工作中,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是我的口号。

总之,我在以往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感到自己的不足,怎样让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我还需要努力。

不做一辈子的教书匠,要做一个有思想、有学识、有声望的名师是我的追求。

我将为教育事业付出我毕生的力量。

[好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好教师事迹材料(2) | 爱心涌入真情,实干追寻梦想,志攀铁人高风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学校马洪波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精神的支柱,它成就了、成就着铁人梦、大庆梦、中国梦!王进喜,一个喜庆的名,一座城因他而兴起,一个国家因他而发展。

铁人一个响当当的绰号,流淌着一种魂魄,孕育出两种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一种为国争光,为国分忧的高度觉悟的爱国主义精神;铁人精神是一种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铁人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难险阻、战天斗地的艰苦创业、忘我拼搏精神;铁人精神是一种对技术精益求精,为事业练就一身硬工夫、真本领的科学求实精神;铁人精神是一种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的创新精神。

马洪波,一个普通的名,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她却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血液,植入灵魂,用心领会,用行权释。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以百倍的信心,续写出无愧于使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式铁人。

她XX年参加工作,现任六年(1)班班主任。

工作积极主动,踏实认真,任劳任怨,充满热情,对班上每一个学生都倾注了满腔的心血与关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体现了一名优秀教师,合格班主任的优良品质。

多年来,她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努力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繁重且琐碎的,而她却深深投入其中,因为她知道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工作中,她本着平等与尊重的原则,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建立起了一种平等的、朋友间的师生关系。

她利用空余时间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和心理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争取进步。

通过不断努力,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学校的纪律,卫生,宿舍及各项评比活动中名列前茅,得到了学生、家长、校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先后三年被县教育局评为XX年度、XX年度、XX年度县级“模范德育工作者”,被县教育局评为XX 年度“县级优秀教师”,XX年度市级“优秀班主任”,XX年度县级“优秀教师”,XX年度市级“优秀教师”。

在近七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爱业、乐业、敬业,是一个十分勤奋而又充满激情的老师,她以校为家,全程跟班,学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她是上班最早的。

自参加工作以来,马洪波每天都要比正常上班时间早到1小时以上,还时常到宿舍观察学生,关心学生,在学生心中就像一位母亲一样不离学生左右,体现了无私的敬业品质。

她所撰写的经验论文《施爱无悔》,于XX年7月被评为省级优秀教育叙事二等奖;XX年3月,她的另一篇班主任论文《爱的滋味》被评为“全国性教科成果”一等奖,后被《教师时空》杂志收录并转载,XX年《新课程下农村中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研究报告》被评为县级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

在教学工作中,马洪波同志同样极具突出能力。

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广泛涉猎各种教育报刊,杂志,阅读过大量优秀教育着作。

虚心向老教师及有经验的年轻教师学习,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业务理论获得过很多奖项。

XX 年5月论文《在新课标下对英语活动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获国家二等级;XX年12月被国际英语外语教育协会授予《国家级辅导员证》国家级三等奖;XX年6月论文《论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国家级一等奖;XX年6月获“大庆市区希望之星”一等奖;XX年3月获县级“基本功大赛二等奖”;XX年5月荣获市级“英语种子计划先进个人”;XX年荣获省级基本功大赛一等奖;XX年被评为县级英语学科第五届兼职教研员。

她的小科研课题《初中英语课堂提高小组活动效果的方法研究》已被县教研中心组选定为中心组课题她的科研《新课程下农村中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研究报告》,已经结题,对本校的教学工作的创新及“三环十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她一直牢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

担任班主任以来,她披星戴月,一路走来,始终用热诚、踏实、细致的作风要求自己,工作中全身的投入,所带班级凝聚力强,成绩优,学生成绩在全县名次靠前。

的确,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一些平平常常的小事。

可正是这些小事,反映出她十几年如一日的“铁人式”的工作精神。

她坚信,无论是工作,学习亦或其它,只要悉心灌溉,静候花开,花一定会开得艳而多!在她的案头,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不是红花,我只想做泥土。

这样,红花才会有它盛开的土壤和养分。

”她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她以她的祖国骄傲,她为她的中国梦——能让一群孩子实现自身价值与梦想的教师,而自豪。

当梦想照进现实,她收获了梦寐以求的快乐,她会一如既往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继续收获着追梦的快乐。

[拥军好教师事迹材料sub-info" id="sub3">好教师事迹材料(3)| 教育拥军好教师事迹材料各位首长:我是来自鹤岗市第二中学的王琳。

我从1984年大学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工作。

在我20年所教过的学生中,先后有86名学生是军人子女。

正是由于和这些孩子的相处以及与其家长的不断接触,使我更加了解了军人的伟大,理解了军人家属的难处;正是出于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对军人的崇敬,才使我更加关注这些军人的子女——对他们平添了许多牵挂,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我想,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不能直接为军人做什么,但是,如果我能把军人的孩子教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免去军旅的牵挂,使他们能够安心服役,不就是我对国防事业的贡献吗?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只是尽到了一个人民教师应尽的责任,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许多荣誉,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尤其是在军民共建活动中我被授予拥军模范荣誉称号,使我很激动,很欣慰,很珍惜,同时也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受之有愧。

而我教过的军人的孩子却说,我真的让他们体会到了教师的严厉,感受了朋友的理解、长者的宽容和母亲的关爱。

是军人让我关注军人的孩子一提起军人,首先想到的是今天的和平生活是用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一提起军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们与危险、死亡同在。

大兴安岭火灾、98抗洪、03“非典”等等,哪里有困难,有危险,哪里就有军人;哪里有军人,哪里就不再有困难,不再有危险。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已是全国人民的共识。

而我认识军人,接触军人,还得从“军训”说起。

经过几年的岗位培训后,学校安排我做初一学年的班主任工作。

为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性,新生入学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接受为期1——2周的军事训练,班主任要协助教官组织好学生。

当时我们学校请的是边防部队战士,担任我班军训的教官姓王,个儿不太高,21岁,话语不多。

现在看来,就是个大孩子。

可一到训练场,洪亮的口令,标准的动作,矫健的身姿,令人刮目相看。

北方的九月天气仍然很热,尤其是军训的前几天,气温格外高。

有一天,在军训过程中,突然一个孩子晕倒了,脸色发白,不省人事。

我和同学们都吓坏了,站在旁边一时不知所措。

小王第一个冲过去,边问医院在哪儿,边背起孩子就向医院跑去。

说也巧,虽说是刚上初一的孩子,但偏偏晕倒的是个胖子,足有140斤,好在市医院离我们学校不远,等到医院急诊室时,小王已是汗流浃背。

直到听医生说没有什么生命危险时,他才一下子瘫坐在走廊的长椅上,长吁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

平时训练时,小王总是尽量让学生在树荫下活动,而自己却被炙热的阳光烤着。

汗水渗透了军衣,连胶鞋都渗出了汗迹,他仍扎着武装带,保持着良好的军容风纪,一丝不苟。

休息期间,学生们围着他,他就给学生讲自己的经历,连队里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感染着我和学生们,教育着我和学生们,就是在那一刻,我的心中对军人才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后来,我们班在队列和军体拳比赛中获得初一学组第一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