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皮石斛的研究进展

铁皮石斛的研究进展


生长素对促进产量效果明显 ;共生菌对移栽苗提高成活率有 Confusarin[17 ] 、 EpheranthoB、 Denbinobin、 Moscatin、 2, 72
一定影响 ,但对提高产量无明显作用 。采用他们的方法 ,铁 dihydroxy23, 4, 62methoxyphenanth - rene、Nudol; 从另 4 种石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及瞬时光强下叶片荧光猝灭诱导研 amoenum in;从其它石斛分离得到具有联苄母核 ( bibenzyl)的
究等 。认为这 3种石斛在 2. 5 ×104 ~3. 0 ×104 lx光强下 ,石 化合物 10个 ,它们分别为 : 毛兰素 Erianin[17 ] 、鼓槌石斛素
斛有较好的光响应能力 ;同时认为在树木林荫下人工栽培时 Chrysotoxine、鼓槌联苄 Chrysotobibenzyl[17 ] 、Batatasi2n[16 ] 、32o2
获“一种从石斛中提取毛兰素的方法 ”的发明专利 。据研究 ,
3. 1 多糖类成分
毛兰素在体外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 。
铁皮石斛所含多糖的种类很多 ,其总多糖含量一般在 3. 3 生物碱成分
30%以上 。范俊安等 [11 ]对野生品和人工繁育品进行多糖含
铁皮石斛所含的生物碱是有效成分 ,生物碱的含量和种
铁皮石斛人工繁育的核心技术是组培苗移到大田栽培 的工艺 ,成活率是关键 。组培的铁皮石斛壮苗 , 4 - 6月份移 栽到大田 ,移栽前先进行异养到自养的炼苗 。栽培基地要架 设网架 ,上覆黑色遮阳网 。用特定物质组成仿野生基质 。每 年 4 - 6月和 9 - 10月为植株生长旺盛期 , 5 - 6月开花 , 7月 结果 。其间要拔草 、打苔 、喷淋 、排水 、追肥 、修整 、病虫害防 治等田间管理 ;一般荫蔽度控制在 70 - 80% ,相对湿度 85% 左右 。栽培时间以 4年为最好 ,亩产一般在 60 - 100 kg (干 药材 ) 。相对于组培苗的繁育 ,大田栽培的技术难度更高 。
到目前为止 ,研究人员从 12种石斛中分离得到了 23个
季节和不同外源生长素作用 ,对比成活率和产量 。认为铁皮 联苄类化合物 [16 ] , 从其中 8种石斛中分离得到 7个具有菲
石斛的最佳栽培季节为每年 3 - 6月和 9 - 11 月 ;施用外源 核的化合物 ,它们分别为 : 鼓槌菲 Chrysotoxene[17 ] 、毛兰菲
通的是“敞开棚 ”; 如同蔬菜大棚那样密闭的是“密闭棚 ”。
为对比不同石斛中多糖的差异 ,李满飞等对的 25 种石
研究认为黑棚优于白棚 ,敞开棚优于密闭棚 。这是由于白棚 斛属植物 36个样品的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 ,发现不同品种
遮阳效果差 ,密闭棚使环境温度高 ,而使铁皮石斛产生“疯 之间多糖含量的差别非常大 ;凡达到传统标准所说的“质重 ,
铁皮石斛属于阴生植物 ,若吸收过剩的光能可能导致光 抑制 [8 ] 。现普遍采用地块上搭建遮阳棚的办法 ,来减少过度 光照 。从栽培情况看 ,目前的栽培形式有“白棚 ”、“黑棚 ”和 “敞开棚 ”、“密闭棚 ”之分 。在棚架上采用透明塑膜 (玻璃 ) 的为“白棚 ”;采用黑色遮阳网的为“黑棚 ”。地块与大气相
铁皮石斛含有多种氨基酸 。黄民权等 [20 ]对其所含的氨
等 [15 ]研究了铁皮石斛等三种石斛的多糖质量分数 、分布 、组 基酸进行了分析 ,认为铁皮石斛中主要含有天冬氨酸 、谷氨
成以及分子相对质量大小的差异 ,用测定糖含量的方法分析 酸 、甘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丝氨酸 、丙氨酸 、胱氨
养基有利于种胚的萌发 ,萌发率接近 80% ; 培养基中加入 2%活性炭 ,原球茎增殖倍数高 ; 添加 NAA 使试管苗生根多 且长 。
为解决原球茎转接成活率低的问题 ,侯丕勇等 [5 ]对悬浮 培养的原球茎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和分化进行了研究 。他 们选用不同的培养基 ,以植株鲜重和成苗数为指标 ,考察原 球茎的生长和发育 。结果发现 ,降低培养基微量元素含量有 利于原球茎的生长 ,但不利于分化 ,灭活真菌容易引起原球 茎形态变异 。刘骅等 [6 ]对降低试管苗繁殖成本进行了研究 , 用常水替代蒸馏水 、食用白糖替代药用蔗糖 ,成效明显 。
作者简介 :高正华 ,男 ,高级工程师 Tel: (0571) 88865730 E - mail: gzh5423@ hotmail. com
·692·
Chin JMAP, 2008 August, Vol. 25 No. 8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和水溶性多糖 W Ps,用糖醛 酸 、蛋氨酸 、异亮氨酸 、赖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 、酪氨
等 [12 ]对黑节草多糖进行了研究 ,分离得到三种多糖 :即黑节 生物碱 (即倍半萜类生物碱 ) 16 个 ,另 8 种含有其它无共同
草多糖 Ⅰ、Ⅱ、Ⅲ;由几个 β2( 1 →3) 2D 2甘露吡喃糖基和一个 母核的生物碱 13 个 。铁皮石斛中单个生物碱的分离 、鉴定
β2(1→4) 2D 2葡糖吡喃糖基重复构成主链 ,支链可能由 β2( 1 还未见报道 ,这可能与铁皮石斛中生物碱含量较低 、铁皮石
萍等 [10 ]对铁皮石斛等三种石斛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 ,测定 9, 102dihy2drophenanthren2e、2, 2 ’2dimethoxy24, 4 ’, 7, 7 ’2
了这 3种石斛的光合速率对光强影响曲线 ,不同光强处理时
tetrahydroxy29, 9 ’, 10, 10 ’2tetrahydro21, 1 ’2biphenanthrene[16 ] 、
皮石斛的产量可达到 6 ×103 ~1. 2 ×104 kg·hm - 2 ,成活率达 斛 中 分 离 得 到 具 有 9, 102双 氢 菲 母 核 ( 9, 102dihy2
92. 5%。
drophenanthrene)的化合物 6 个 ,它们分别为 Erianthridin[16 ] 、
铁皮石斛光合特性研究对人工栽培有积极意义 。蔡永 Lusianthridin[16 ] 、Rotundatin、2, 72di2hydroxy23, 4, 62trimethoxy2
铁皮石斛常以铁皮枫斗的形式作为药材使用 。铁皮枫 斗是将铁皮石斛的茎 ,在烘烤干燥时手工双向扭曲成螺旋弹 簧状的传统药材 ,目的是将铁皮石斛表皮细胞外的角质层破 裂 ,使有效成分在煎煮时容易释出 。到 2006 年底全国有铁 皮石斛为原料的药品 2个品种 ,保健食品 79个品种 ;剂型有 颗粒剂 、胶囊剂 、软胶囊 、口服液 、丸剂 、茶 、饮料 、口含片等 。 1 组织培养研究
长 ”变异 ,生长周期短 ,产量大 ,但有效成分含量低 。而黑棚 嚼之粘牙 ,口甜 ,无渣者为优 ”的被测品 ,其多糖含量均高于
(敞开棚 )尽管生长周期长 ,产量小 ,但符合铁皮石斛仿野生 30% ,可见多糖是铁皮石斛中一种重要的有效成分 。
环境的要求 。
3. 2 联苄类和菲酚类成分
付开聪等 [9 ]以铁皮石斛试管苗的大小 、栽培基质 、不同
取分离了铁皮石斛中的多糖 ,研究发现主要由 D 2木糖 、L 2阿 量均为叶 >茎≈根 。铁皮石斛宜四年采摘 ,这与人工栽培的
拉伯糖组成和 D 2葡萄糖组成 。黄民权等 [14 ]还对铁皮石斛等 实践相一致 。
六种石斛所含水溶性多糖中各单糖的比例进行了研究 ,发现 3. 4 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不同石斛多糖所含的单糖种类和比例均有 不 同 。华 允 芬
应补光 ;大田栽培情况下 ,采用单层遮阳网比双层遮阳网更 methylgigantol[17 ] 、 Gigantol、Moscatilin、 Cumulatin、 Tristin、
好 ,可提高光合效率和产量 。
Crep idatin。陈立钻等 [18 ]从石斛中提取分离得到毛兰素 ,并
3 主要成分研究
铁皮石斛的种子细如粉末 ,一个蒴果内所含种子达百万 粒之多 ,由于缺乏胚乳 (营养物质 ) ,种子必须飘落到非常适 宜的环境与真菌共生 ( symbiotical)才能萌发 ,自然条件下萌 发率极低 。组织培养是实现快速繁殖 、人工栽培的最佳技术 手段 。组织培养一般采用野生铁皮石斛植株 ,以其胚 、茎尖 或根尖为外植体 ,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细胞培养 。从细胞到 微苗 、幼苗 、壮苗 ,周期约 1年 。 1985年左春芳等开始研究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 ,并取得 进展 。唐桂香等 [4 ]以成熟的铁皮石斛种胚 ,用 1 /2M S为培 养基 ,接种到含有 6 - 苄基腺嘌呤 (BA )和萘乙酸 (NAA )以 及含有马铃薯 、香蕉提取物的培养基上 ,诱导种胚萌发 、增 殖 、分化及生根 。研究结果认为含有 20%马铃薯提取物的培
铁皮石斛 D end robium cand idum W all. ex L indl. 为兰科石 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中国药典 》2000年版石斛项下收载 有五种 ,即铁皮石斛 、粉花石斛 、束花石斛 、金钗石斛和流苏 石斛 ; 2005年版只收载了金钗石斛 、铁皮石斛和马鞭石斛三 种 。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现代中医药理论 认为 ,铁皮石斛具有健脾养胃 、滋阴补肾 、润肺生津等功效 , 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高血压 、糖尿病 、抗肿瘤 、抗衰老 等 [1 ] 。全球石斛属植物有 1500多种 。1980年前我国有各种 石斛 57种 ,后陆续发现 19种 ,现共有 76种 [2 ] 。包雪声等 [3 ] 对铁皮石斛的植株形态有详细描述 。由于铁皮石斛自身繁 殖能力低 ,人为过度采摘 ,使野生资源基本灭绝 ,成为“濒危 珍稀植物 ”,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 》。
·综 述 ·
铁皮石斛的研究进展
高正华 ,杨兵勋 ,陈立钻 (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 ,杭州 310012)
摘要 :本文对铁皮石斛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一般以根尖或茎尖为外植体 ,在改良的 M S 等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幼苗 ;大田栽培有“黑棚 ”、“白棚 ”之分 ,从仿野生角度阐述了优缺点 ;对所含的多糖 、联苄类和 菲酚类化合物 、生物碱 、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进行概述 ;质量标准研究从多糖测定角度作了综述 ;并概述了基因多态性和指纹 图谱的研究进展 ,认为只适合新鲜药材而不适合干药材及药品的鉴别 。同时认为寻求一种快速简便的适合药品 、保健食品鉴 定铁皮石斛真伪的方法很有必要 。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大田栽培 ;成分研究 ;基因多态性 中图分类号 : R931. 21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27693 (2008) 08206922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