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届高考文言文复习PPT课件

届高考文言文复习PPT课件

2 .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 解题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什么叫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 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 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 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 “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 “、”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 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新型题分数必须拿
一、断句题:
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对语段内容理解和把握,对 提供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
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 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
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如 2014、2015年的新课标全国卷、湖南卷、广东卷 等)二是直接给出指定的句子或段落断句(如2014 年的北京卷、湖北卷、浙江卷等)
二、文化常识考查题
三、分析概括题
一、借助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快速疏通文意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是按照文章 行文的先后顺序而设置的。即每个选项对应的是文 章的一个层次,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 些生僻的、难懂的字词造成阅读障碍,此时可借助 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 原文中找到对应,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 难懂的字词,快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分析综合题 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依据。
二、要做到字字落实、文通字顺必须注意: 1、专有名词须保留 2、文言现代换彻底 3、特殊句式调语序 4、方言赘词须删去 5、成分残缺要补全 6、根据语境要变通
翻译题的注意事项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 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 解析:“帝”、“苟”、“死”各1分,句意2分。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 庶或万一可济。 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 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解析:“俱”“面”“庶或”各1分,句意2分
2018届高考 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复习不能脱离课本
一、课本是我们教学的范本,也是考试 出题的依据,脱离课本就是脱离了根 本。
二、要求学生天天读课本,包括课文和 注释。
三、每一课的知识点都应该扎扎实实地 过一遍,甚至多遍。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统计表:
年份
选材、文体
考点分布
分值
2015年新课 《宋史·孙傅传》 标全国卷Ⅰ (人物传记)
固定句式
11、唯(惟) ……之(是) …… 只…(宾语 前置标志)
12、何……之有 有什么…呢? 13、不亦……乎 不是…吗? 14、得无……乎 莫非…吧? 15、无乃……乎 恐怕…吧? 16、所以…… 用来 …的 17、庸……乎 岂,怎么…呢 18、其……乎 难道…吗?
学习目标
1.继续培养文言语感,探究断句的方法, 正确断句。
断句、文化常识、 19 分析与概括、翻译
2015年新课 《北史·来护儿传》 断句、文化常识、 19
标全国卷Ⅱ (人物传记)
分析与概括、翻译
2016年新课 《宋史·曾公亮传》 断句、文化常识、 19
标全国卷Ⅰ (人物传记)
分析与概括、翻译
2016年新课 《明史·陈登云传》 断句、文化常识、 19
标全国卷Ⅱ (人物传记)
断句、文化常识、 分析与概括、翻译
断句、文化常识、 分析与概括、翻译
分值 19
19
2017年新课 《宋史·曾公亮传》 断句、文化常识、 19
标全国卷Ⅲ (人物传记)
分析与概括、翻译
选材及题型特点
1、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材特点: (1)选材稳定,均为人物传记。 (2)来源比较广泛,均为历代
史书。
选材及题型特点
固定句式
1、何所 何处 2、何如 怎么样 3、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4、是以(以是) 因此 5、有所…… 、无所…… 有什么 没有什么 6、有以…… 、无以…… 有用来…的办法 7、 ……孰与(若) …… 比…怎么样 8、 ……之谓也 说的就是…啊 9、如……何、若……何、奈……何 拿…怎么样呢 10、何……为、何以……为 干什么呢
采用比对法解答分析概括题
比对人物看是否张冠李戴或颠倒事实 比对时间地点看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 比对细节看有无词义曲解文意曲解 比对添加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 比对因果关系看是否因果不当或强加因果 比对表范围或程度的词语看是否以偏概全或缩
小范围
四、翻译题的注意事项
一、文言文翻译要求确保译文字字落实、文通 字顺。
翻译题的注意事项
❖ 三、考查点: 1、实词的用法 2、虚词的用法 3、特殊句式 4、课本复习
1、实词的用法
常见考查点有: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是重点: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 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作名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为动用法
文言句式八大类型
一、判断句 二、被动句 三、省略句 四、主谓倒装句 五、宾语前置句 六、定语后置句 七、状语后置句 八、固定句式
2、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题型的变化:
(1)2013年以前较为稳定,题型有四,即实词、 筛选信息、分析与概括、翻译。
(2)2014年,题型设计有调整,用断句题替代 了筛选信息题,变化后的四道题依次为实词、 断句、分析与概括、翻译。
(3)2015年至2017,题型设计又有新变化, 用文化常识题替代了实词题,变化后的四道题 依次为断句、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
分析与概括、翻译
2016年新课 《明史·傅珪传》 标全国卷Ⅲ (人物传记)
断句、文化常识、 19 分析与概括、翻译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统计表:
年份
选材、文体
2017年新课 《宋史·谢宏微传》 标全国卷Ⅰ (人物传记)
2017年新课 《后汉书·赵憙传》 标全国卷Ⅱ (人物传记)
考点分布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 者”
祝枝山巧“点”对联
祝枝山是明代的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他与唐伯虎、 文征明、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祝枝山寄居 杭州时,某年除夕,有一个建了新房子的人登门 他写一副门联,表示愿意付二十两银子作酬金。他 马上答应,铺开红纸一挥而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