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中地理刷题首选卷区域地理第3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三节南亚—印度练习(含解析)

2019高中地理刷题首选卷区域地理第3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三节南亚—印度练习(含解析)

第三节南亚—印度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44分)
【夯基础】
读南亚区域示意图,回答1~3题。

1.南亚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是( )
A.①国 B.②国 C.③国 D.④国
答案 C
解析南亚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有尼泊尔和不丹,③是尼泊尔,其他三个国家都临海。

2.关于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河是①国最主要的河流
B.②国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
C.③国地势较高
D.④国软件工业最发达
答案 C
解析①是印度,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最主要的河流为恒河。

②是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③是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地势较高。

④是孟加拉国,在南亚国家中,印度的软件工业最发达。

3.④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②国家贫困,水利设施差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化量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④国为孟加拉国。

该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洪涝灾害多发。

读印度示意图,回答4~6题。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有( )
①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②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③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④纺织、钢铁等工业发达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技术要求较低,劳动力数量需求较多。

印度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印度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5.班加罗尔是印度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其主要的工业类型和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 A.技术导向型工业—c
B.技术导向型工业—b
C.市场导向型工业—c
D.原料导向型工业—b
答案 A
解析位于德干高原南部的班加罗尔是印度的新兴工业区,以技术导向型工业为主。

6.图示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答案 D
解析图示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以及恒河流域地区,所以为水稻。

【强素能】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7~9题。

7.甲国出口量世界最大的农产品( )
A.椰子 B.水稻 C.橡胶 D.茶叶
答案 D
解析根据甲国陆地轮廓及位置可知其为斯里兰卡,该国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是茶叶。

8.近年来,乙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 )
A.暴雨频发 B.海平面上升
C.干旱加剧 D.板块活动强烈
答案 B
解析乙国为马尔代夫,地势较低。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有被淹没的危险。

9.假如甲地有一盐场,其产量最多的时期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答案 A
解析此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最高、降水最少的时期是3~5月。

读某区域某季节(冬或夏)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区域( )
A.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B.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高
C.北部山区温差显著
D.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洋流
答案 C
解析影响等温线弯曲的是地形和海陆分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气温高;北部受喜马拉雅山的影响,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11.图示季节,甲国( )
A.盛行东北季风
B.正值多雨季节
C.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
D.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较高
答案 A
解析甲国是印度,此季节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北部气温接近0 ℃,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该国盛行东北风,正值少雨季节且昼长与太阳高度为一年中较小。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甲图中大部分地区与乙图中A河流域都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试分析二者形成原因有什么不同?(4分)
(2)乙图中A河入海口处的地貌类型是什么?其形成原因是什么?(4分)
(3)乙图中B、C两地降水较多的是哪一地区?其原因是什么?(4分)
(4)甲图中的主粮产区和乙图中A河中下游地区,单季粮食产量都很高,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5)甲、乙两图所示区域都有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分布,目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今后这两地的钢铁企业应该怎样发展?(8分) 答案(1)甲图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A河流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

(2)河口三角洲。

原因:流水沉积作用。

(3)B地。

原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4)甲图主粮产区黑土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单季生长期长,产量高;乙图主粮产区地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

(5)设备和技术落后,资源短缺、污染严重。

对现有钢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淘
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工业。

解析结合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以判断,甲图所示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乙图所示区域为南亚地区。

第(1)题,湿润地区是指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结合气候特点可知,甲图地区蒸发弱,A河流域降水量大。

第(2)题,A河为恒河,河口处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

第(3)题,南亚的降水主要来自西南季风,图中B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而C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第(4)题,注意分别描述,从气候及土壤状况分析。

第(5)题,结合鲁尔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回答即可。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8分)
下图示意世界某一区域图,该区域所示国家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之一。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8分)
(2)简述图中国家的城市分布特征及影响其分布的自然因素。

(10分)
(3)简要分析印度河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10分)
答案(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或者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

(2)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大;东南多西北少(平原多,山区少);沿河谷和交通线路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交通。

(3)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便于耕作。

解析第(1)题,地形特征从地势高低、地形类型及分布等方面组织答案。

第(2)题,城市分布是否均衡,不均衡的话,应继续答出分布规律的特点,再分析影响因素。

第(3)题,农业
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应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几个角度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