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后作业
1.1940年春,一位身处华东日本占领区的爱国人士撰写对联讽刺当局曰:“国祚不长,八十多天儿皇帝;封疆何窄,两三条巷伪政权。
”据此推断,该对联讽刺的可能是( )
A.袁世凯中华帝国B.长春伪满洲国C.南京汪伪政权D.重庆国民政府
2.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周恩来向项英等死难者致哀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该事件是( )
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皖南事变
3.日寇的疯狂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
下列事实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是( )
①妇女参与救护和战地服务②农民军在廊坊、杨村阻击敌人
③青年学生投笔从戎④海外华侨捐款捐物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4.“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这一政治路线出自(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
5.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6.报纸具有时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快”就是报纸的价值所在。
如图的报纸最早有可能发行于何时( )
A.1945年8月2日B.1945年8月16日
C.1945年9月2日D.1945年9月9日
7.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非法侵占和窃取台湾及其
附属岛屿等中国领土,这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
近代历史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能够回归祖国是因为(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美国支持中国抗战
C.中华民族投入抗战D.蒋介石与美国合作
知识点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8.如图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侵略者投降的一幕,促使这一幕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D.八路军、新四军浴血奋战
9.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中共七大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长篇发言,对抗战期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
史和经验教训做了回顾和总结,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由此可见,中共七大的意义在于( )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为夺取抗战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D.加速了国共两党关系破裂的步伐
11.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主要因为()
A.日本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B.英美等国政府支援中国抗战
C.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D.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
12.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
A.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B.主张和平解决
C.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D.支持事件制造者
13.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认定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C.要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D.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4.这是一次明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
这次大会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5.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A.西班牙、日本B.荷兰、法国C.荷兰、日本D.葡萄牙、日本
16.“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全民族抗战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7.七七事变后,面对日军大举入侵,中国军民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捍卫民族尊严的铜墙铁壁,用誓死不屈的意志竖起了国家独立的风帆。
重温抗战史再次感受悲壮而振奋的过去,并完成相关问题。
【震撼的战役】
材料一这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伤亡失踪数万人。
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歼灭日军1万余人。
材料二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
(1)材料一中描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哪次著名战役?这次战役在中国抗战争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某次战役”指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役的目标及重大影响。
【胜利的奠基】
材料三这次会议会期50天,共举行全体会议21次,是党的历史上时间最长、举行全会最多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独立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正确路线和方针。
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真正成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
(3)材料三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本次会议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东北难民涌入关内图二1945年,喜笑颜开的东北人民
材料二: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材料三: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总将,兹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廿六日由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中国政府及大不列颠政府于波茨坦协定所拟订的四个条款,和其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提出的附款,上述四强下称为同盟国。
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场面最早有可能出现在何时?图一、图二场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有哪些?请列举两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例)。
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联合抗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对于材料三中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你有何感想?你能说说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吗?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