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材料今年以来,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涉案金额达三千余万元,其涉案金额和危害性大大高于盗窃、抢劫。
根据我们对受害人的回访、统计,有大部分的人都知道电信网络诈骗,都接受过我们的宣传,但仍然会上当受骗。
原因分析:一是思想上不重视,普遍对宣传敷衍了事,被骗了以后才后悔莫及;二是不懂常识;三是过于自信,自以为自己不可能上当受骗。
电信网络诈骗和你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社会阅历关系并不大,而和自身的防范意识强弱息息相关。
实际上,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的,如果知道犯罪分子常用手法,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识,完全可以避免上当受骗。
(从1月初至11月11日,发案2600余起,涉案金额近4000万元)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呈现五个特点:非接触性、手段不断翻新、跨区域性、犯罪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发案高,破案难度大。
(一)盗用QQ、邮箱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木马程序盗取事主QQ或邮箱等个人信息,或截获视频片断,再冒充QQ或邮箱主人(通常冒充亲友、留学生、单位领导),谎编事由要求其亲友或企业财会人员向指定银行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近期我市连续发生了多起专门针对企业负责人、财会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刑事案件,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7月份以来,该类案件已发案1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840余万元。
▲案例一:2014年11月5日,犯罪分子盗取了我市某集团公司的副总QQ,冒充该公司负责人与公司会计联系,以付合同定金为由骗得该会计向对方个人账号汇款共计580万元。
▲案例二:2014年11月7日,犯罪分子盗取了我市某基建公司分公司负责人QQ,冒充该负责人与该基建公司会计联系,骗得该会计通过网银转账方式向对方个人账号汇款共计27万元。
▲案例三:2014年6月24日,我市某房产公司的负责人王某QQ被盗,后犯罪分子利用盗用的QQ,冒充该公司负责人与公司会计联系,以付合同定金为由骗得该会计向对方个人账号汇款共计85万元。
▲案例四:2014年7月16日,犯罪分子盗取了我市某贸易公司负责人的QQ,之后以该负责人的名义,骗使公司会计信任,多次通过网银向广东不同的个人账号转账共计86万余元。
▲案例五:2014年7月21日,犯罪分子盗取我市某电脑商行负责人的QQ,之后以该负责人的名义,骗使该商行会计两次通过网银向对方个人账号转账共计11万余元。
▲案例六:2014年7月22日,犯罪分子盗取我市某酒店经理的QQ,之后以经理的名义,骗使该酒店会计通过网银向对方个人账号转账9.8万余元。
▲案例七:2014年7月22日,犯罪分子盗取我市某运输公司负责人的QQ,之后以该负责人的名义,骗使该运输公司会计多次通过网银向对方个人账号转账6.8万余元。
▲案例八: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犯罪嫌疑人盗取我市某股份有限公司与巴西一公司双方邮箱,后使用盗取的该公司邮箱骗取巴西公司向其汇款3万多美元,又使用盗取的巴西公司邮箱,变造委托代收款事项,骗得江阴方公司信任向巴西公司汇款5万美元,结果双方公司均被骗,合计8万美元。
(要塞)今年以来,我市亦发生了多起盗用留学生QQ诈骗的案件。
犯罪分子采用盗用留学生QQ号并冒充该学生谎编事由,或使用截获的该学生以前和父母聊天视频,骗取其父母信任后向其指定的账号汇款实施诈骗。
该类诈骗金额5万元以上的案件已有几十起,经济损失巨大。
▲案例一:2014年9月25日,王某的QQ收到其“儿子”发来的信息,称拿了“教授”的8万英镑并把“教授”的联系方式告诉了王某,后王某用手机联系了对方,对方称现在需3万英镑(折合人民币30万)看病,后王某至银行转了30万元到对方银行卡上,被骗人民币30万元。
▲案例二:2014年9月28日,胡某QQ收到女儿信息,称自己的手机掉在水里洗坏了,并称王教授放在其女儿处5万元英镑,现王教授回到国内急需钱,而其女儿因系统坏了无法汇钱给王教授,要求胡某汇钱给王教授并提供王教授的联系电话,胡某与王教授联系后,在对方要求下,先后分两次通过电脑网银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汇款,总计损失12万元。
(二)猜猜我是谁犯罪分子拨通事主手机后,一开口便问“猜猜我是谁”,一猜,对方就会顺藤摸瓜变成你的亲朋好友,再谎称在外地出车祸或嫖娼被抓等方式诈骗你的钱财。
此外,冒充熟人诈骗出现了新动向。
犯罪分子通过拨打单位员工电话,要其第二天上午到其办公室去一趟,使得员工误以为是单位负责人。
后犯罪分子谎称招待客人需送礼,要求受害人汇款至指定账号。
▲案例一:2014年10月25日,顾某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其领导李方伟的男子的电话叫顾某于26日9时到其办公室。
26日8时许,对方又打电话顾某称其办公室有领导在,让顾某稍等一会儿再去办公室,并以要向领导汇款自己走不开为由,让顾某先帮其汇款,共计被骗10000元。
对策:①当所谓的熟人、亲友、业务单位以各种理由要您汇款时,必须通过电话核实确认;②要准确识别QQ视频,图像“模糊”、表情“呆板”、动作不流畅。
③QQ被盗后,一定要及时通知你的QQ好友和亲朋好友;④重要的钱款事项不要通过QQ、邮箱进行。
特别提醒:企业单位应加强对财务的审核授权制度。
企业负责人、财会人员在企业日常资金使用中,切勿用电子邮件、QQ、短信等形式指令汇款业务。
必须使用电子邮件、QQ、短信等形式指令汇款的,财会人员必须通过电话等形式进行确认汇款事项、汇款账号、收款人等信息,无误后方可汇款。
凡企业使用的电子邮箱、QQ号要进行严格的加密,必须使用字母加数字加符号等高强度的密码,这样就不容易被犯罪分子破译。
(10月共发案28起,涉案金额134.4万;5月17日以来共发案151起,涉案金额397万)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电信等部门工作人员打电话给事主,一般为固定电话,以事主电话欠费、欠水费、银行卡透支、查收法院传票、包裹单等借口诱骗事主,然后以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账户涉嫌洗钱、毒品犯罪,需要开展调查为由,要求事主将银行存款转至对方提供的所谓“国家安全账户”、“机密账户”、“公证账户”,实为骗子的账户,借机将钱款转走(保密为由,关手机、开宾馆,不能与大家讲。
)。
此类案件欺骗性恐吓性大,涉案金额高,必须引起大家的警惕。
近期,此类案件由冒充外地“公检法”发展转变成为冒充无锡、江阴的“公检法”,且犯罪分子使用任意显改号软件,居民电话接听时显示“0510110”“051012333”或以0510开头的固定电话,迷惑性强。
▲案例一:2014年10月24日,李某(54岁)的固定电话接到一个自称是无锡邮政局的电话,称李某在上海办理的一张工商银行透支卡已透支10000余元,后对方以涉嫌贩毒、洗黑钱诱使李某至银行汇款共计673600元。
▲案例二:2014年10月28日,孙某(女,60岁)在家接到一个自称是江阴市邮局的电话,称有人冒用其身份信息在上海市虹口办理了一笔贷款。
后对方将电话转接上海公安局,以涉嫌洗黑钱、审查为名让其汇款,被骗共计29万元。
▲案例三:2014年10月28日,顾某(女,56岁)在江阴市虹桥南路121号301室家中接到一个电话,称其座机欠费3689元,通过电话转接,以涉嫌洗黑钱、审查为名让其汇款,被骗10万元。
常识:①公、检、法在侦查办案中,必须是当面询问并制作笔录,绝不会通过电话进行调查询问,更不会要您汇款;②公检法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的电话不能相互转接;③“0510110、0510120、051012333”等电话是犯罪分子使用任意显改号软件来实施诈骗的,“110”、“120”等电话是用来提供市民报警求助的电话平台、在您没有报警求助时,这些电话“绝对不会轻易拨打”您的电话;④根本没有所谓“国家安全(机密)账户”,“骗子账户”、“公证账户”。
犯罪分子群发短信,将“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先生”、“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等信息,粗心大意者不加核实就中其圈套。
临近年末,公务活动增多,外出旅游人数增加,飞机票改签的诈骗案件还是必须引起重视。
▲案例一:2014年3月2日,我市一女士收到一条短信称:其儿子网上订的从无锡飞往昆明的飞机票需要改签。
后通短信的上提供的(4008120299)客服号码咨询,再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在ATM机上操作,汇给对方20元保险费,当时该女士ATM机上的页面是在转账页面上,后对方客服要求该女士在ATM机上输入验证码43211的方式来确认飞机票是否改签成功,女士按确认键之后,短信收到银行卡扣款金额43211元。
(所谓“验证码”即转账金额)▲案例二:2014年10月23日,黄某手机收到一条短信“飞机因机械故障不能正常起飞,收到短信请及时联系客服:400-6086682办理改签或者退票”,后黄某与对方联系后,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将自己的银行卡通过网银转账到对方账号,后意识被骗,共计损失61498元。
常识:①汇款前,必须通过电话和收款方核实;②收到“飞机票改签”短信后,应与原购票地联系,或拨打机票上的客服电话或其官网联系咨询,绝不能拨打短信中提供的电话;③飞机票改签不要通过ATM机上以及网银操作,要熟知ATM机的功能、流程。
犯罪分子在网络交易网站,发布网络兼职招聘、代办高额透支信用卡等信息,或采取低价诱惑和虚假广告等手段实施网络购物诈骗;有的通过冒充淘宝等网站客服,编造订单失效、系统升级等理由,骗取受害人信任实施诈骗。
其一,网络兼职类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QQ、论坛、贴吧、博客等网络渠道发布虚假兼职招聘信息,以替网店刷信誉为幌子,告知受害人在购买商品或购买充值卡后将返还其本金及佣金。
再让受害人登陆其提供的网络地址链接,购买该链接上的商品,得手后或在受害人有所警惕后立即消失。
【注】其他一些虚假广告,如重金求子、找小姐,低息无抵押贷款、中奖、高利息融资、代考、六合彩、股票、私家侦探等等。
▲案例:2014年10月20日,吴某QQ收到兼职刷信誉的信息,联系对方,对方告知吴某替其销售东西后得返利。
后对方给其一网址(钓鱼网站),其打开网址后弹出了一个拍卖电话卡的页面,吴某遂按照上面的提示使用网银购买了30张卡,后对方以需完成三单、需激活等理由,骗的吴某共计29160元。
其二,网络购物诈骗。
犯罪分子在获取淘宝、支付宝等网上购物客户信息后,采用阿里旺旺、QQ等在线工具或者直接拨打手机的方式与客户取得联系,之后再以系统升级、交易被取消、退赔货款等名义发给买家一个网络连接(实为钓鱼网站),之后受害人按照钓鱼网站上提示进行操作,输入自己的支付宝或者网银账号、密码等信息,犯罪分子从后台获取受害人支付宝、网银等相关信息后立即实施转账。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谎称订单失效、系统升级。
犯罪分子通过盗取买家或卖家信息,拨打电话,后谎称订单失效、系统升级,要求对方提供账号、密码,随后将账户内款项划走而使当事人上当受骗。
2、谎称购物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