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晶体生长PPT课件

晶体生长PPT课件

= 13 6 3( TH M 2 VT S2) 23 4( r*) 2
21
ΔG*代表形成临界晶核所需克服的势垒,又称
形核功,其数值相当于临界晶核界面能的1/3,它 是由系统中的能量起伏提供的。
过冷度很小,r*很大, ΔG*很大,由统计力
学观点,偏离平均值愈大的能量起伏,出现的几率 愈小;
过冷度很大,r*很小, ΔG*减小,由统计力
第五章 晶体生长 晶体是有规则排列的原子空间集合,如何从
液体变成固态状的晶体,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晶体学。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5.1 液体的性质和结构
液体特征—流动性好(原子间结合力比固体中 的弱);压缩性低(原子间排列紧密度比气体 高)
学观点,其出现的几率增大。
22
均匀形核时的形核率可表示为:
I
B1
DI ex( pG)
DLM
kT
B1为常数,与r*、σ有关, 对于金属:B1~1033 1/cm3.S。 DL及DLM分为液相在T、TM时的扩散系数, 对于金属, DL/DLM~1。 金属、玻璃、聚合物的I与ΔT的关系如图5.4所示。
23
固-液二相的自由能差是引起系统进行凝固的 热力学驱动力,而过冷是凝固的热力学条件。
11
过冷度: ΔT=TM-T T为过冷液相所处温度。 温度为T时:固-液二相的摩尔自由能差为 : ΔGV=GS-GL=(HS-TSS)-(HL-TSL)
= HS- HL )-T(SS –SL) = ΔH-T ΔS
12
18
晶胚半径达到r*或更大时,可稳定地发展, 成为固相的晶核。
r*为临界晶核半径。

dG 0 dr
19
则有0=( 4/3 )3πr2( G V ) +8 πrσ =0 VS
4 πr2 G V = - 8 πrσ
V
r*2VS
S2TM VS
G V HT
图5.3为铜的r*与ΔT的关系。
20
将r*代入ΔG=(4/3) ( ΔH Δ T/TMVS)πr3 + 4 πr2σ
有: G * 4 3 ( T H M V S T ) ( 8 ( 3 H T M T V ) S ) 33 4 ( ( T H M V S T ) ) 224 2
= 3 3 23 ( ( T H M V S T ) ) 22163 ( ( T H M V S T ) ) 22
表明ΔG是晶胚半径r的函数。其中,体自由 能项与r3有关,界面能项与r2有关,故有尺寸效应。
17
r*为临界晶核半径,由系统自由能与晶胚的关 系图可知,当r<r*(r*对应于ΔG*时的r值), 界面能占优,此时晶胚不稳定,它会不断地减 小,才能使系统自由能降低。
当r=r*时, ΔG = ΔG *
当r>r*时, ΔG降低,r可继续增加。
9
已知同一物质液体的熵值大于固态的熵值, 故液相的G-T曲线总比固相的G-T曲线陡。
GL、GS为液相、固相的G-T曲线,二曲线 交点TM为平衡熔点,又称理论凝固温度,
此时, GL=GS
10
T>TM,GL<GS,此时液相更稳定,固相向液 相转变;
T<TM ,GL> GS,此时固相更稳定,液相可 向固相转变;
由热力学,一定温度下不同大小原子团的 相对数目为:
.4ni ex(源自pG)nkTn为单位体积原子数; ni为n个原子中含有i个原子的原子团数目; ΔG为原子团与数目相同的单个原子的自由能 的差, k为玻尔兹曼常数,k=1.3805×10-23JK-1 T为绝对温标。
5
ΔG由两部分组成: (1)与固、液相的自由能差有关;平衡 温度时为零;低于熔点为负;高于熔点为 正。 (2)与固/液相的界面能有关;永为正。
14
§5.3 形核过程
晶体生长大致有形核—长大—完成三过程。
形核可分 均匀形核—理想均匀系统中由物 质分子形核过程。
非均匀形核—物质中杂质、其它不 均匀性引起的形核过程。
两大类
15
1、均匀形核过程 处于过冷状态的原子团称为晶胚。
对半径为r的晶胚,其固-液相自由能ΔG为:
16
ΔG=(4/3)πr3 ΔGV/VS+4 πr2σ =(4/3)(ΔH Δ T/TMVS)πr3 + 4 πr2σ
当T=TM时, ΔGV=0,ΔS= ΔH/TM
近似认为凝固时, ΔH、 ΔS与温度无关, 则
ΔGV= ΔH-T ΔS= ΔH-(ΔH/TM)T = ΔH(1-T/TM)= ΔH[(TM-T)/TM] = ΔHΔT/TM
ΔH为凝固潜热,由系统放出,为负值,单 位为J/mol。
13
显然,过冷度越大,即凝固的驱动力越大。 单位体积的ΔGV=LΔT/ TM , L为相变潜热(KJ/mol)。 HL-HS=LM(熔化潜热)
对于金属,ΔT增大,I急剧增大,难 以测定I,可用ΔTC(临界过冷度)或形 核温度T表征
(T=TM- ΔTC)。
对于玻璃聚合物, ΔT增加,扩散系数 减小,DL/DLM起主导作用, ΔT增加、I 增加。当DL到达极大值后减小,则I减小, 一直到零。
GV G V/V sA
V为原子团体积,A为表面积, ΔGV为固、液相的摩尔 自由能差,VS为固相的摩尔体积,σ为单位面积的界面 能。
6
X射线分析表明: CN=12的面心立方金属液态时原子的 CN=11; CN=8的体心立方金属液态时原子的 CN=7。
7
§5.2 凝固(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凝固(结晶)过程是一个相变过程(液相固相转变)。
相变过程能否发生,一般有两个条件: (1)热力学条件:判定相变有否可能发生; (2)动力学条件:相变能否以有用的速率进行
8
由热力学可知,在恒压下:
( G T) P S
G为Gibbs自由能(G=H-TS) ,T为热力学温 度,p为压力,S为熵,U为内能,H为焓, A=U-TS为亥姆霍兹自由能 。系统的S恒为正值, 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故G与T的关系随温度升高 而降低。
致密度高的晶体,液态的密度略低于固体; 但稼、铋例外
致密度低的晶体,液态的密度略高于固体,如 Si,Ge。
3
一般认为,在液体中会存在一些大小不等、 随机取向的短程有序原子团。原子团内部排列象 晶体那样有规则,原子团间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随能量起伏,这些原子团时而形成,时而变大, 时而变小以致消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