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讲座心得 周有盈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讲座心得 周有盈

听余老师讲课、讲座心得
伊旗上湾小学周有盈我们对余映潮老师并不陌生。

5月13日,他再次与我们见面,向我们展示他的课、交流了他的教学经验。

通过听余老师的课,我们不难看出只要是阅读课,余老师基本上都是“三部曲”设计,主要还是通过三个阅读板块来实现教学目标。

可是,在这旧瓶之中,余老师却有新酒可饮。

这让我忽然明白:设计一堂课不是天马行空的臆想,毫无目的所谓创新,不是避闪关键的“凌波微步”,而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一堂课彻底解决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感受之一:余老师的课朴实无华,但在朴实的背后又渗透了大家的风范。

余老师也用到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但他在用多媒体之时并非像我们有些优质课上是为了渲染气氛,而是为了方便学生的读,这种无华之功不仅有利于听课老师的对余老师的课的学习,也让同仁们体会到了教师的内在素质的重要性。

感受之二:余老师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以一种微笑之态面对学生。

这是一种好说不好坚持的课堂最佳仪态,有利于学生开展讨论,有利于学生大胆的发言,有利于开展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在新课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感受之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但有一定正确的评价标准。

我们在课改中经常发生远离课文文本的现象,而余老师针对课文的文本展
开课堂活动,并且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的同时又给以一定的是非标准。

如一位学生在回答余老师的哪个词最值得品味一个问题时,学生大发了一番感想,并且这些语言也博得了在场听课老师们的认同,但余老师在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口才后依然指出了这位同学没有按老师
的提问回答问题这一不足之处,并鼓励这位同学认真的思考。

这正好改正了,我们课改中一些老师只追求表面的热闹而让学生丢了是非的标准这一问题。

感受之四:余老师的课少了语言的霸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在听余老师课的过程中,一直感到余老师在引导学生往前走,而不在是填压,并且余老师的课每一步都很清晰明了,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这可谓大家的容度。

这一点“以生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前我常常会想虽然阅读课的常规教学设计很实用,但每课皆如此又该是多么乏味,可余老师用他朴素而实在的课堂告诉我,只要教师潜心琢磨、精心设计,旧瓶也可装新酒,老方法也可换新颜。

创新设计,是基于具体教学情境的一种智慧和教学艺术,而不是让语文课犯上“丧魂落魄症”,沦为“空心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