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流动的颜色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让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流动并观察色彩的变化。
2、指导学生用嘴或利用管状工具尝试吹画,并添画成新画面。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颜色在流动交融中产生的新的变化。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根据色彩流动效果进行添画。
课前准备:1、师准备吹画作品、彩色墨水、图画纸。
2、学生准备彩色墨水、吸管、彩笔、油画棒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动手操作法第一节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
二、复习:1、小朋友,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认识了很多颜色,也用过它们,你还记得吗?请说一说。
2、学生发言三、演示、激发兴趣:1、这些鲜艳的颜色很调皮,它们会跑来跑去,互相碰撞,然后变成另一个样2、教师进行演示,将不同颜色的彩色墨水滴在纸上,倾斜纸张,请学生观察其变化。
3、问:小朋友,这些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4、颜色的流动还会产生有趣的画面,请看书。
四、讨论、交流:1、书上的画就是颜色流动变化出来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让颜色流动呢?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五、尝试、发展:1、鼓励学生用嘴吹或吸管吹的方式进行吹画,边吹边观察、红、黄、蓝三色流动融合产生什么颜色。
2、对吹出的画面进行解说。
六、督促学生整理工具,便于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节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师出示添加后的吹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
2、提问思考:你能看出画中哪部分是吹出来的吗?二、交流阶段:1、发挥想象力进行想象,然后和同桌说说你的吹画可以添加什么内容,成为一幅新画。
2、可以请同桌帮你提建议,看他能添画什么。
(组织学生对彼此的画进行想象)三、发展阶段:1、鼓励学生根据吹出的画面效果进行想象,再添画成新作品。
2、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组织学生互相评论、欣赏。
四、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课后拓展:想一想,除了添画,吹出画的画面还可以怎样变化。
(折纸、剪贴等)板书:教学评价:1、能否在吹的过程中控制颜色的流动方向,形成想要的效果。
2、能否根据吹画进行想象作有主题的添画。
第2课变化无穷的线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线状的体育用具或自然材料集体排列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工具的特性进行组合,表现抽象与具象的造型。
3、强调地创作过程中的集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用材料的特性表现各种造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化解可能出现的磨擦与矛盾。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线状的体育器材或自然材料。
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动手操作法教学过程第一节一、检查课堂常规和用具准备。
提出要求,带队到操场集合,组织上学生围成一个圈坐在地上,教师站在中间。
二、交流阶段:1、小朋友,平时我们画画都用什么工具呀?(笔)对,可是今天,老师要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来画画(出示一根跳绳,并将其摆成一个简单造型)2、小朋友有没有看出来,老师是怎样用绳子画画的?(学生思考、回答)3、对,绳子就像我们平时用笔画出来的线,我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摆成喜欢的图形。
生活中像线的材料很多,你们找到了吗?4、(师生共同出示线状材料)老师这里除了有绳子,还有同学们上体育课用的接力棒、扫帚棍等,请你们把找到的材料也拿出来。
三、思考与讨论:1、小朋友找到许多用来表示线的材料,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材料有什么不同呢?请你和旁边的同学一起观察。
(引导学生发现绳子软、棍棒硬的特点)2、也就是说,在摆画的时候,硬的棍棒可以表示直线,软的绳子可以表示弯弯曲曲的线,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硬的线可以摆成什么,软的线又可以摆成什么?(学生发言)三、发展阶段:1、组织学生人人参与,分成小组,用各种线状材料在操场的地上摆出各种图形。
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表示不同的部分。
2、分组展示自己摆出的造型,请别的组提意见。
3、小结:线条的变化真的是无穷无尽,请同学们在课间想一想,除了在地上摆成平平的画,你能让这些线条也站成一样立体的图形吗?四、课间休息。
第二节一、整理纪律、坐好。
二、进一步尝试:1、现在我们各组进行一项比赛,请小朋友们用线状的材料组成一些立体的造型,你们可以想办法让它们站起来,比如用绑的方法。
2、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介绍。
三、拓展:1、宣布:小朋友们都很能干,下面我们全班一起来摆一幅大画,我们把我们南宁市的景物摆出来,有楼房、街道、植物、车辆等,每个组负责一个部分。
2、分配任务,鼓励学生人人参与,互相配合,景物相关的组之间要安排好位置。
不会配合或发生矛盾的要及时调解。
四、欣赏、评价作品。
五、收拾与整理。
整理用具,保持环境卫生。
六、下课。
教学评价:1、是否在课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2、能否在创作过程中相互配合、团结互助。
3、是否会利用线材的软硬特点组合造型。
第3课闪光的名字教学目的:与语文相结合,尝试用绘画来代替文字的笔画,用添画的方法装饰自己的名字,使文字变成幅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自己名字的笔画进行具象联想。
教学难点:学生在添画时的色彩搭配,使文字突出。
课前准备: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师准备:示范作品。
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动手操作法教学过程第一节一、课前准备:检查学习用具及课堂常规。
二、引导阶段:1、师:老师考小朋友一句英语:What's your name?是什么意思?(生答)2、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发言)3、师:名字是代表一个人的标志,我们认识一个人就要记住他的名字,因为每个人的名字都不同,所以就有不同的含义,你会写自己的名字吗?你知道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师先自举例,再请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名字,后发言)4、(出示范画)我们的名字不只是文字,它们还可以变成非常漂亮的图画。
板书课题,打开课本。
三、分析、讨论:1、看书:这些画出来的名字和平时写在纸上的名字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哪些笔划变了?请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改变的。
2、师示范:改变名字的笔划,可以把它画成植物、动物、也可以是生活中见到的日常用品,如汽车、冰箱等,有的直接把名字的笔画画得长短不一、粗细不同,也很特别。
四、尝试阶段:要求:在老师发的作业纸上先写出自己的名字,再根据名字的笔画进行想象,给名字添加“衣服”、”“帽子”,进行装饰,但是不要填色。
五、指导学生整理学习用具,下课。
第二节学习过程:一、检查课堂常规。
二、表达:1、你把自己的名字画成什么样了呢?为什么要这样画?请上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2、学生上台发言,教师引导。
三、欣赏:1、同学们请看书,怎样让自己的名字变得闪光起来。
(学生思考、交流、发言)2、师小结:名字笔画中的颜色可以是几种颜色的渐变,笔画的外层还可以画成闪光的效果,画面的背景色要与字的颜色成对比色,字才能闪光、突出。
四、继续作画:你想让自己的名字是什么颜色,发出怎样的光?下面的时间就继续把自己的名字画完。
五、作品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互相给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布置下节课用具、整理学习用具,下课。
第四课有趣的彩泥学习目的:熟练掌握彩泥的塑造方法,利用泥的可塑性制作出点、线、面等多种纹理,并会就现有的彩泥颜色进行配色。
学习重点:除了已学过的捏、揉、搓等徒手技法外,利用身边的小工具(尺子、笔尖等)压、刺、切出各种纹理。
学习难点:保持彩泥的原有色,进行最完美的搭配。
学习用具:彩泥,小工具。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动手操作法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一、检查用具准备及课堂常规。
二、回忆:1、师:我们以前经常用彩泥来做手工,小朋友,你还记得我们是通过什么动作让彩泥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的?2、请学生进行演示,小结:搓、揉、捏。
3、只要经常做,我们会发现,彩泥是非常有趣的材料。
三、探究、发现:1、这些方法都是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现在除了用手,还可以请一些工具帮我们,请小朋友看书P5。
2、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向阳花、小鸟、鱼等作品,是借助什么工具制造纹理的,并请学生在身边找一找还有什么工具可以用,怎么用。
(学生发言)3、小结:用尺子来压、用笔尖刺、用表面有花纹的物体印出花纹。
四、尝试、发展:1、要求:用彩泥做各种植物、动物、人物形象的脸(面具)2、辅导:A、用各种工具制作出点、线、面装饰作品;B、注意各部分花纹的颜色搭配,不要把不同颜色的泥混在一起。
五、欣赏作品,评析。
六、小结。
第5课喂,你好!学习目的:简单了解电话的发展历史和有关知识,学习用彩泥、纸盒等材料的特点制作想象中的电话。
学习重点:了解电话的有关知识和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电话,并能介绍其特点。
课前准备:彩泥、废纸盒、制作工具,电话的用关知识。
教师用具:示范作品。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动手操作法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一、检查课堂常规和学习用具。
二、激发兴趣:1、师:小朋友,如果你有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想告诉你的朋友,你会用什么方法告诉他?(生发言)2、打电话是最快,也最方便的办法了,自从有了电话,离得再远,人和人之间也能听到声音,你知道电话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吗?可以说一说和你懂得的与电话有关的知识。
(生发言,师小结)三、了解、学习:1、请小朋友看书,电话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有线电话,就是我们家里用的带有电话线的,另一类是无线电话,也就是现在很多人用的手机。
2、不管电话的样子怎么变,组成部分都是一样的,电话有哪些部分组成?(生发言,师小结:拨号盘、话筒、听筒、电话线或天线)3、除了通话,电话还有什么特别的功能?可以说说你家的电话。
(生发言,师小结:来电显示、上网、留言等)4、现在的电话造型越来越漂亮,小朋友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台独特的电话。
四、发展、尝试:1、要求:用彩泥或纸盒做一台自己的电话,组成部分要齐全。
2、辅导:色彩的搭配要鲜明,造型独特,动物形、花形、各种装饰图案。
五、展评作品,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每个学生用自制的电话对朋友说一句祝福语。
六、小结。
拓展:试一试,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电话。
第6课花花衣学习目的:练习利用学过的美术知识美化生活中的废弃物,用各种材料包装容器,锻炼手脑协调能力。
学习重点: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包装容器的方式。
学习难点:注意突出包装后的装饰性。
学习用具:各种彩纸、彩带及绘画工具。
教师用具:装饰过的瓶子数个、示范材料。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动手操作法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一、检查课前准备及课堂常规。
二、激发兴趣:1、师:今天我的一个朋友过生日,我打算送一件特别的礼物给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是什么?(出示瓶子示范教具)2、谁能看出这件礼物为什么特别?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3、小结:只要开动脑筋,注意观察,我们身边有许多废弃物可以变成漂亮的工艺品,比如为这些空的容器穿上花花衣。
(出示课题)三、发现、交流:1、师:我们人穿的衣服多种多样,我们为瓶子设计制作的衣服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你能用什么材料为瓶子做衣服?(引导生:旧报纸、皱纹纸、丝带、颜料等)2、有了这些材料,你怎样用它?(用颜料画、用纸包贴、用丝带绑)四、发展、尝试:1、要求:你为自己带来的瓶子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制作花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