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工程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铁路工程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目录一总则 (2)1.2 编制依据 (2)1.3 适用范围 (3)1.4 应急预案体系 (3)1.5 应急工作原则 (4)二项目概况及危险源概况 (5)2.1 项目概况 (5)2.3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5)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6)3.1 应急组织体系 (6)3.2救援机构 (7)四预防与预警 (7)4.1 危险源监控 (7)4.2 信息报告与处置 (12)五后期处置 (12)六保障措施 (13)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3)6.2 应急队伍保障 (13)6.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4)6.4 经费保障 (15)七培训与演练 (15)7.1 培训 (15)7.2 演习 (16)7.3 预案修订与完善 (16)八奖惩 (16)8.1 奖励 (16)8.3 保险 (18)九附则 (18)9.1 术语和定义 (18)9.2 应急预案备案 (19)9.4 制定与解释 (19)9.5 应急预案实施 (19)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防止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汉十铁路HSSG-4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以下简称“本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降低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六十九条等条款,《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湖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湖北汉十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防及救援工作。

1.2 编制依据1.2.1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主席令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主席令46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主席令9号)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397号)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2009第17号)1.2.2主要技术标准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2、《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3、《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641-1986)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3 适用范围1. 适用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汉十铁路HSSG-4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项目施工期间所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2.本项目施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类次生安全生产事故。

3.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业主单位对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施工安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事故另有规定的,适用相应规定。

1.4 应急预案体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由下列三部分组成,整个预案体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1)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即《总体应急预案》。

(2)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1.5 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员以及周边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汉十公司组织和领导下,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机制。

预案实施过程中要实现周边铁路部门、政府部门及村镇全方位响应。

(3)充分准备,科学救援。

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

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安全培训、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基础工作。

(5)反应迅速、处置高效。

确保信息传递及时、真实、准确,现场及有关应急指挥人员、专家、救援力量等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二项目概况及危险源概况2.1 项目概况1、项目简介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HSSG-4标二分部起始里程DK158+039.650~DK175+200段(其中短链3923.21m),线路长度约13.24km。

主要工程有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4.95km(含随县站),桥梁8.29km/4座、涵洞14座、框架桥2座;本段内CRTS-Ⅰ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路基土石方工程93.7万方,挖方27万方,填方66.7万方;其中区间路基土石方工程45.5万方,挖方21万方,填方24.5万方;站场路基土石方48.3万方,挖方6万方,填方42.3万方。

(2)桥梁8.285/4延长米/座,占线路长62.59%;其中特大桥7132.05/1延长米/座,大桥1152.88/3延长米/座;框架桥1172.34顶平米/2座;涵洞14座287.93横延米,共计悬灌梁2联(48+80+48)m。

(3)DK158+039.650~DK175+200CRTS-Ⅰ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

(4)正线11.74 公里、站线1.5公里,铺设无砟道床13.24公里。

2.2 项目危险源概况本项目危险源主要存在于桥涵施工和路基边坡施工。

2.3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3.1 危险源(1)工程施工方面:①桥涵施工方面:可能发生因自然灾害、火灾爆炸、坍塌、作业人员高处坠落、人员淹溺(落水)、作业人员物体打击、人员触电、机械伤害等伤亡事故。

②路基施工方面:可能发生因自然灾害、边坡坍塌、火灾爆炸、人员触电、人员中暑、机械伤害等伤亡事故。

③绿化施工方面:可能发生因自然灾害、边坡坍塌、人员中暑、机械伤害等伤亡事故。

(2)人员方面:可能因交通事故、火灾、食物中毒等导致一线工作的生产人员及集中办公、生活、住宿区的人员群死群伤。

2.3.2 风险分析(1)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一旦发生坍塌、突泥、坠落、机械伤害等重特大事故,必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可能导致项目建设进度严重受阻。

(2)人员方面:一旦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可能导致局部工作面瘫痪,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指挥中心——由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应急事件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责任人:王力()陈光胜()王平()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运送以及住院治疗相关工作。

责任人:朱振科()应急抢险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控制、应急抢险与警戒工作。

责任人:方谞睿()事态控制组——负责事故现场后期的监控与现场警戒工作。

责任人:刘晓东()资源保障组——负责事故所需物资的保障与供应工作。

责任人:刘聪()辅助工作组——由项目部所属其他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应急过程中的协助工作。

责任人:尤莉()3.2救援机构救援机构包括公安、武警、消防、医疗、交通及事故发生地各级政府等,职责依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四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监测监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技术控制掌握本项目公路沿线的危险源的实际情况,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

(2)监测控制建立本项目桥梁、边坡周边构筑物安全性监测系统,进行安全性监测,及时将监测信息整理分析,预测桥梁、边坡及周边构筑物稳定性,为本项目提供管理与决策依据。

(3)人员管理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分别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事故处置专项培训,增加他们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和避免自身伤亡的能力,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编制专门的施工方案,保证工人按操作规程作业。

(4)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4.1.2事故的预防措施(1)路基塌陷事故预防处治措施1)路基发生塌陷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及时撤离现场施工设备及施工车辆,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

2)对公路沿线塌陷范围的溶洞进行回填碎石及灌浆处理,以防止溶洞的进一步塌陷。

在对塌陷区溶洞处置过程中对塌陷区域地基进行沉降监测,以了解塌陷对基础的影响,待路基处理完成后方可停止观测。

3)在岩溶现场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和预防机制;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的技术方案、交底进行施工,并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4)塌陷事故发生后,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监控,对将要再次发生的塌陷事故进行预警。

(2)桥梁异常事故预防处治措施1)桥梁施工前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及工程资料,结合物探和钻探,查明岩溶分布、发育特征及岩溶地下水特征。

2)在施工期间,无论哪种桥梁形式的施工都不能对既有公路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所以施工过程中必须防止钻孔施工改变岩溶地段的地下水状态,诱发岩溶塌陷,导致旧路破坏。

3)结合桥梁周边岩溶的实际分布情况,对桥梁周边岩溶进行合理地处置。

4)根据桥梁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工程安全可靠、易于施工。

5)在桥梁现场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和预防机制;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的技术方案进行施工,并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3)边坡失稳事故的预防措施1)加强铁路沿线地质勘察工作,了解边坡的实际地质情况,并进行合理的处置。

2)组织专家对全线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估,区分重点边坡和一般边坡,并结合设计资料,判断边坡稳定性,对重点边坡加以监控。

3)在进行边坡施工过程中,编制专门的作业规程,严格按照设计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严禁一坡到底,严禁超挖,开挖一级边坡应立即施工这级边坡的加固措施,上一级边坡未加固完成不得开挖下一级边坡。

4)在边坡开挖期间应密切注意边坡开挖暴露出来的各种地质信息,包括边坡岩性、节理面、地下水的信息以及锚杆(索)钻孔信息等,发现与设计资料不符合的地质情况,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

5)在边坡现场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和预防机制;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的技术方案、交底进行施工,并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