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101206六安道路网专项规划文本

03-101206六安道路网专项规划文本

目录第一章总则 ............................................................................................................................... - 2 - 第二章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规划目标......................................................................................................... - 2 - 第三章对外交通规划......................................................................................................................... - 3 - 第四章城市内部道路网规划................................................................................................................... - 4 - 第五章道路要素控制......................................................................................................................... - 6 - 第六章规划实施............................................................................................................................. - 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指导城市道路建设,为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管理提供依据,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与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一致,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年限近期2015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六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9;2、标准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995;《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3、上位规划与相关规划《合肥经济圈规划》2008《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2009.5;六安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4、其他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皖政[2006]132号;其他相关规划及规范。

第二章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规划目标第五条指导思想1、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要求规划城市道路网;2、坚持以人为本,形成道路主要是为实现人与物有效位移的规划思想;3、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交通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网结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统筹城市道路网与环境、交通与社会和谐发展;4、坚持“精明增长”的理念和“TOD”模式,让道路网络引领和服务城市发展、经济建设,使城市发展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六条规划原则在坚持城市交通设施可持续发展,实施城市交通设施一体化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目标的指引下,规划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适度超前的城市道路网系统。

通过制定合理的交通政策,协调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的功能和作用,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与通畅。

第七条规划目标1、城市路网级配合理、密度适宜城市已建设和新开发地区的道路网络,要增加低等级的道路,完善主要干道的集散道路系统。

中心区要合理利用低等级分流道路,形成合理的路网级配和适宜的路网密度。

2、道路功能明确、等级分明不同功能等级的道路要求功能分明,减少不同等级的道路相互重叠,造成在交通组织上的混乱。

道路的功能划分与城市的土地利用相协调,客运交通和私人机动车交通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土地利用,在交通管理与道路建设上采取不同的标准。

3、过境和出入境交通组织合理避免将过境交通引入城市,减少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的干扰,充分发挥外围环路的作用,降低交通组织的复杂性。

第三章对外交通规划第八条铁路1、城际铁路预留合肥至六安的城际铁路通道,西起六安城北区新城客运站,向东接合肥市轨道2号线。

2、城市交通与铁路的衔接铁路客运交通的联系道路通过312国道、解放南路和梅山路组织。

货运交通主要通过312国道、佛子岭路、解放南路、梅山路和磨子谭路组织。

2.2 公路1、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的衔接现状经过六安及周边的高速公路有沪蓉(陕)高速、商景高速,规划的高速公路有济南—祁门高速、合巢马联络线和南侧的六安—巢湖高速,四条高速公路在城市外围形成六安市的绕城高速。

北侧与沪蓉(陕)高速公路联系道路是现状的解放北路和迎宾大道;西侧与商景高速联系的道路是现状的312国道和规划的寿春路;南侧与规划的合巢马联络线联系的道路是现状的105国道和六舒公路;东侧与规划的济祁高速联系的道路是现状的312国道和规划的新城二路。

2、东向公路规划六安与合肥现状的直接联系通道有两条即北侧的沪蓉(陕)高速和南侧的312国道。

增加两条东向联系一般公路,一条西起城市北侧,平行沪蓉(陕)高速,接合肥市北部组团工业大道。

另一条西起寿春路接合肥西部组团。

3、航空六安市区到新桥国际机场共4条通道,一是现状沪蓉(陕)高速接机场高速;规划新增两条向东方向的一般公路接机场;规划城际铁路连接到合肥市轨道线网,通过轨道交通直接到达新桥国际机场(合六城铁—合肥轨道2号线—合肥轨道7号线也叫做机场轨道专线)。

第四章城市内部道路网规划第九条路网结构一级主干道结构为“两横、两纵、半环”,两横为寿春路和佛子岭路;“两纵”为解放路和迎宾大道;“半环”为西环路—长安路。

二级主干道结构为“四横五纵”,“四横”为新城二路、新城大道、皋城路和大别山路;“五纵”为景观大道—赤壁路、梅山路、正阳路、经六路和新城东路。

第十条路网密度道路网密度为5.48Km/Km2,其中,一级主干道路网密度为0.58 Km/Km2,二级主干道路网密度为0.84Km/Km2,次干道路网密度为1.29 Km/Km2,支路路网密度为3.1 Km/Km2。

第十一条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通道1、城中区与城东区联系道路规划现状有长安路、皋城路、大别山路、佛子岭路,规划增加龙河东路—许继慎路。

2、淠河西区与城中区和城北区联系道路规划现状有长安西路和西环路,规划寿春路、光明路和赤壁路。

3、城中区与城北区联系道路规划现状梅山北路和解放路,规划将现状的磨子谭路向西北延伸接淠河路形成一条城中区与城北区联系的通道。

4、城东区与城北区联系道路规划现状迎宾大道,规划安丰路、正阳路、经六路和新城东路。

第十二条主干道规划1、一级主干道城市一级主干道红线为50米和60米,局部路段45米。

规划5条城市一级主干道,分别为寿春路、西环路—长安路、佛子岭路,解放路和迎宾大道。

规划城市一级主干路一览表2、二级主干道城市二级主干道红线为50米和60米。

规划12条城市一级主干道,如下表。

规划城市二级主干路一览表第十三条城市次干道规划城市次干道红线为30米和45米。

结合现状以及交通需求预测规划25条次干道,如下表。

规划城市次干道一览表第十四条 城市支路规划支路红线控制为18米、20米、24米和30米。

以现状为基础,以交通需求分析为依据,结合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共规划173条城市支路,见附表一: 第十五条 远景路网结构远景城市快速路结构为“一环、四横、四纵”,一环为西环路—长安路—312国道;“四横”为新城三路、新城大道、大别山路—原312国道和改线后的312国道;“四纵”为梅山路、迎宾大道、规划一路和规划二路。

城市主干道形成“四横九纵”的路网结构。

第五章 道路要素控制第十六条 道路线形控制本次规划采用道路直线方程和转弯半径形式来确定每一条道路的具体走向和位置,见附表二。

第十七条 道路红线和断面控制规划以现状为基础,依据道路所承担的功能以及所分配的交通流量确定道路的红线宽度和断面形式,见附表三。

第十八条 道路交叉口控制1、 城市立交规划保留磨子谭路与312国道立交,保留解放路与312国道的跨线立交。

规划中期(2020年)规划控制梅山路与312国道的跨线立交、迎宾大道与312国道的跨线立交和远期控制解放路与梅山路跨线立交。

规划远期(2030年)梅山路、解放路和长安路交口规划采用互通式立交,为了保障环路(长安路—西环路)交通快捷高效,规划将采取限制所有与之相交的支路直行和左转,施行“右进右出”交通管制措施。

规划中期(2020年)城市道路规划立交及控制用地一览表2、平面交叉口控制要求主要干路交叉口必须按照交叉口渠化设置的要求控制交叉口用地,确定道路红线,建议新建、改建交叉口按照展宽喇叭口形式的交叉口红线进行控制。

新建、改建平面交叉口红线规划要求一览表第十九条停车场布局规划六安市区共布置公共停车场32处,其中城中区布局公共停车场13处,总占地31.08公顷;淠河西区布局5处,总占地11.95公顷;城北区布局8处,总占地19.13公顷;城东区布局6处总占地14.34公顷。

第六章规划实施第二十条近期建设近期建设总体目标为搭建骨架、完善体系和理顺局部。

1、骨架路建设新建新城一路、新城大道、淠河路;梅山路继续向北延伸到规划的新城三路;寿春路继续向西延伸到淠河西区;景观大道沿老淠河延伸,向南跨过老淠河一直到312国道。

2、路网体系完善逐步完成城市淠河西区的路网建设;新建光明路桥工程;龙河西路向东延伸至宁平路;完善北部新区的路网体系。

3、局部区域路网改造、改善现状交通拥堵的区域主要在老城区及周边,近期重点改造完善球拍广场区域、沃尔玛区域、黄大街区域的路网改造与改善。

六安市近期道路工程建设一览表第二十一条政策保障1、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国家有关交通建设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针对六安市城市道路设施,制定符合六安市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以确保道路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2、认真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确定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政策,政府才能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给予公交合理的补贴,重视公共交通规划,确保规划的实施,从根本上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3、严格控制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附近城市用地的开发模式和强度城市一级主干道路两侧的用地进行严格控制,限制大型公共设施及高强度的土地开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