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全学原理》第一章1
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中,一般只选择致害 能力较大的设备及物料作计算依据。
8、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小的损失和最优 的安全效益”;
欧洲空间局(ESA):“安全评价是对系统隐 患的确认和系统整体的危险度量,它是进行决策 和事故管理(包括对系统安全最优化、变化过程 验证和危险接受水平)一种
理论的基础是对事故因果性的认识,以及对危险和隐患事 件链过程的确认。
建立了事件链的概念,有了事故系统的超前意识和动态认 识。
确认了人、机、环确境、管理事故综合要素,主张工程技 术硬手段与教育、管理手段综合措施,提出超前防范和预先 评价的概念和思路。
系统危险分析与隐患控制阶段最根本的是预防,是事先拟 设安全目标或计划的安全的预期成果,其实施的基础是必要 的安全信息。
Failure analysis Safety analysis Fault tree analysi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Event tree analysis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Safety evaluation Risk-based decision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 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隐患
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 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或者认识到而未能有 效控制有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机的状态、环境条 件、管理缺陷或任二者或三者的结合。
6、重大危险源
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划分: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 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 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 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 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 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安全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它的发展经历 了五六十年的历史。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人 们已意识到安全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安全科学研究已涉及航空航天、核反 应堆、冶金、煤炭、建筑、化工、石油、压力容 器等工作的各个领域。
一、 发展的三个阶段
1、经验的事故分析阶段 基本出发点是事故,以事故为研究对象和认识的目标, 是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安全,是一种逆式思路 (从事故后果到原因事件)。 根本特征在于被动与滞后。突出表现为一种“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对策方式。
《安全学原理》第一章1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安全观 第三章 安全认识论 第四章 安全方法论 第五章 安全社会原理 第六章 安全经济原理 第七章 安全行为原理
3、危险
安全与危险是蕴育在生产系统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体, 两者相互对立、统一;
安全与危险即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在矛盾的双 方中,其中的一方为主,属支配地位,另一方则属从属 地位,此消彼长,两者不断发生变化。
这一阶段导致了比早期事故学理论更为有效的方法和对 策,如失效分析、危险分析、(安全)危险评价、故障树 分析、危险控制的基本方法。
表 按安全系统工程分类检索近三年EI摘录的相关文献
中文主题词
失效分析 安全分析 故障树分析 故障类型和影 响分析 事件树分析 危险性预知分
析 安全评价 风险决策
安全
英文主题词
安全与危险是同时描述系统过程状态的两个量,两 者有时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而表现为模糊性和不确定 性。
“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系统运行状态对人类生命、 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超出了人类可能接受水平的 状态。”
4、事故
定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意外 事件。根据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
safety
检索条数
7895 573 112 127 22 6 4383 96
13926
占百分比
56.69 4.11 0.804 0.912 0.157 0.04 31.48 0.69
100
该阶段充分体现了超前预防、系统综合、主动对策等。但 是,这一层次的理论在安全科学理论体系上,还缺乏系统 性、完整性和综合性。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 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GB 18218-2000)
7、固有危险度
是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 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 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可以用两个参数来确定:
(1)设备及物料单位计量具有的致害能力。 (2)系统中拥有各种设备及物料的容量。
在长期的事故预防与保障人类安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的安全活动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
缺点:仅停留在事故分析的研究上,
一方面由于现代化工业固有的安全性在不断提高,事 故频率逐步降低,建立在统计学上的事故理论随着样本的局 限使理论本身的发展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工业对系统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 直接从事故本身出发的研究思路和对策,其理论效果不能满 足新的要求。
目前我们国家开展的安全评价工作分为安全预 评价、安全验收评价与安全现状评价。
三、安全的基本特征
1、 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2 、安全的随机性 3 、安全的相对性 4 、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5 、安全的经济性 6 、安全的复杂性 7 、安全的社会性 8 、安全的潜隐性
第二节 安全科学的发展
3、现代的安全科学研究阶段
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它以安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人-机-环境-信息的安全系统要素体系,提出系统 自组织的思路,确立系统本质安全的目标。
通过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安全信息论、安全 协同学、安全行为科学、安全环境学、安全文化建设等 科学理论研究,提出在本质安全化认识基础上全面、系 统、综合地发展安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