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

1 学会尊重二、择优录取。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B.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C.自尊就可以了,不需要尊重他人2.(A)是交往的起点。

A.尊重B.自信心C.自私3.下面行为中属于尊重他人表现的是(C)。

A.给别人起外号B.别人遇见困难时,不帮助他C.谅解别人的错误D.不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交往4.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应该是(A)。

A.我是独一无二的B.自己不如别人棒C.特别讨厌自己的性格5.真正的好朋友在学习上应该是(C)。

A.相互嫉妒B.相互攀比C.相互帮助D.担心别人超过自己6.对朋友的缺点和朋友之间的分歧,下列认识错误的是(D)。

A.友谊需要谅解、需要维护B.友谊需要宽容、需要接纳C.友谊需要尊重差异、加强沟通D.为了友谊,可以牺牲原则2 学会宽容二、择优录取。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宽容B.我们应该学会宽容他人C.我可以宽容朋友,但绝不宽容不认识的人2.真正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应该(C)。

A.相互保密B.相互封锁C.相互宽容D.担心别人超过自己3.当我们和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D)。

A.自认倒霉,绝不理他B.叫我的好朋友来找他(她)算账C.让自己的家长来威胁对方D.分析发生矛盾的原因,发现自己的不是,主动与朋友沟通4.“古之君子,其责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息;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这句名言出自(A)。

A.韩愈B.李白C.苏轼D.柳宗元5.下列想法属于宽容他人的是(A)。

A.公交车上人这么多,被踩到脚是难免的,我们不用生气B.同桌把我的文具盒弄坏了,我让他赔一个C.我们应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6.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出现摩擦或矛盾时,我们应(B)。

A.不搭理对方B.换位思考,积极地去解决C.自己偷偷地哭D.激化矛盾,让对方让步7.下列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做法,正确的是(D)。

A.要求别人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不管别人喜不喜欢B.上来就插话,不考虑正在说话人的感受C.遇到危险和困难让别人先上D.积极主动地帮助别人8.李明因为看电视与父亲发生了矛盾,他应该(C)。

A.对着父亲大喊大叫B.忍着,但是心里难受C.采用写信的方式,向父亲倾诉感受D.委屈地哭9.江明误会子豪偷了自己的钢笔。

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D)。

A.给子豪写一张道歉的纸条B.当面向子豪道歉C.给子豪写封道歉信D.误会就误会了,全然不顾子豪的感受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B)说的。

A.鲁迅B.孔子C.李白D.苟子3 学会反思二、择优录取。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D)。

A.翻看别人的信息B.不经同意,阅读别人的手机短信C.随意打断别人的话D.上公交车后自觉投币2.公共汽车上,你好不容易轮到一个座位,这时上来一位挂拐杖的老爷爷,你应该(A)。

A.主动把座位让给老爷爷B.把脸扭向一边装作没看见C.谁爱让座谁让,反正我不让3.下列想法正确的是(A)。

A.我落选了,但我不生气,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B.我考好了,这是一份耕耘、一分收获C.生活中的问题我们都要试着去解决D.这件事不关我的事,我才不会去做4.与人相处的首要原则是(A)。

A.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顾及他人感受B.以自我为中心C.对长辈则让,对其他人则欺D.以眼还眼,以牙还牙5.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出现矛盾时,我们应该(B)。

A.不搭理对方B.换位思考,积极地去解决C.自己偷偷地哭D.激化矛盾让对方让步4 地球--我们的家园二、择优录取。

1.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木材,还有很重要的(C)价值。

A.使用B.燃烧C.环保D.工业2.人口增长过快,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住房紧张B.交通拥挤C.劳动力充足D.粮食短缺3.森林被砍伐,容易造成(C);工农业生产中不注意保护环境,将有毒物质排入水中,造成了(B);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造成了(A),出现了(D)。

A.大气污染B.河流和海洋污染C.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D.酸雨4.我们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是(D)。

A.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也大B.土地资源空间上平衡分布C.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不大D.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5.关于合理开发保护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大幅度开垦地面B.禁止工业、交通占用耕地C.应大力开荒,以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牲畜饲养数量,增加草原牧区牧民的收入D.今后应实施保护耕地,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5 应对自然灾害二、择优录取。

1.发生水灾时正确的做法是(AB)。

主A.爬到比较高的地方B.互相帮助,共渡难关C.个人顾个人D.可以一个人游泳并玩耍,林系准为2.雷雨天躲在(C)最安全。

A.高墙下B.空旷的田野C.屋里D.大树下3.台风来临时躲在(D)比较安全。

A.树下B.广告牌下C.电线杆下D.地下室里4.下面不属于地震前兆的自然现象是(D)。

A.冬眠蛇出洞B.老鼠搬家往外逃身质数品客营JC.井水异常D.动物吃食5.洪水来临前,要迅速(B);被卷入洪水中(D)。

A.要赶紧呼叫,请人帮助B.撤离到楼顶、山坡等高处C.待在原地不动D.不要慌,要借助木头等漂浮物保护自己,顺水向安全地方转移6 探访古代文明二、择优录取。

1.(A)和(B)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

A.黄河B.长江C.尼罗河D.珠江2.中国古代文明有(ABCD)。

A.医学B.文学C.建筑D.数学3.古埃及文明发源于(A)。

A.非洲北部B.亚洲C.欧洲D.南美洲4.下列选项中(C)不是震惊世界的中华遗产。

A.甲骨文B.青铜器C.西湖5.紫砂壶产于(B)。

A.浙江绍兴B.江苏宜兴C.北京大兴D.江西景德镇6.人们通常把(A)成为瓷都,把(B)成为陶都。

A.景德镇B.宜兴C.膨城D.唐山7.中国的瓷器通过(B)传入欧洲,丝绸通过(A)传入西方。

A.丝绸之路B.陶瓷路8.瓷器的烧制温度比陶器(A)。

A.高B.低C.一样7 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二、择优录取。

1.吃饭时,中国人喜欢吃(A),西方人喜欢吃(B)。

A.同一盘里夹辈素搭配的炒菜B.分餐制的奶油、肉类食品C.中、西合餐2.西方人吃饭时喜欢用(B),中国人吃饭时喜欢用(A)。

A.筷子B.刀、叉3.(B)部落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的部落。

A.皇帝B.炎帝C.大禹4.下列不属于农谚的是(C)。

A.清明前后,种瓜点豆B.立夏三天遍地锄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瑞雪兆丰年5.(A)被称为“诗仙”。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6.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是(B)。

A.供人参观旅游B.抵御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侵扰7.(C)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A.长城B.故宫C.秦兵马诵D.大足石刻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二、择优录取1.(B)发明了电灯,(C)发明了电话,(A)发明了蒸汽轮船,(D)发明了蒸汽火车,(E)发明了飞机。

A.富尔顿B.爱迪生C.贝尔D.史蒂芬孙E.莱特兄弟2.打雷是(C)。

A.上帝发怒B.雷公显灵C.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3.小明的爸爸听算命先生说:“这几天他‘吉星高照、大赌大赢',便借了4000元钱去赌钱,结果输光了,这是因为(B)。

A.小明的爸爸赌技不高B.“吉星高照、大赌大赢”根本就是骗人的鬼话C.算命先生这次没说准4.(A)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A.郑和B.麦哲伦C.哥白尼5.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人们正确的做法是(C)。

A.远走他乡B.求神拜佛C.听从医生指导,采用科学方法保护自己D.练习“神功”6.如果你收到一些无聊的垃圾邮件,你应该(B)。

A.给他回信,问问他是谁B.把邮件删除,不要理他C.给他回信,并与他交朋友D.把他的邮件转发给别人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科技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B.我们小学生不用关心科技发展C.科技发展很重要,不用顾全大局9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二、择优录取。

1.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B)。

A.国王B.秘书长C.总理D.主席2.(C)在万隆会议上,提供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马克思B.毛泽东C.周恩来D.列宁3.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驻扎在世界上有冲突的地区,其目的是(A)。

A.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B.显示威力C.打击恐怖主义D.称霸全球4.每年的9月21日为(A)。

A.国际和平日B.世界环境日C.世界湿地日D.教师节5.诺曼底战役是(B)的一场重要战争。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抗日战争D.苏德战争6.联合国成立于(B)年。

A.1950B.1945C.1949D.1946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B)。

A.互不侵犯B.相互通商C.平等互利D.和平共处10 我们爱和平二、择优录取。

1.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B)。

A.非常和平B.并不十分太平C.非常混乱2.全世界人们呼吁(A)。

A.和平B.战争C.武力3.中国提出了“(A)”倡议,就是共同发展、共享和平的最佳例证。

A.一带一路B.和平共处C.一国两制4.解放后,党和国家实行了(B)政策。

A.民族各自独立B.民族区域自治C.少数民族聚居D.民族自己发展5.每年的9月21日为(A)。

A.国际和平日B.世界环境日C.世界湿地日D.教师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