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饵料生物培养复习题(课程代码322070)一、名词解释水产饵料生物:指与增养殖和渔场形成有关的饵料生物。
主要是指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经济动物摄食的水生动植物,包括光合细菌、藻类、高等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蚯蚓和陆生昆虫。
生物饵料:指经过筛选的优质的,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生物。
冬卵:轮虫、枝角类等某些浮游动物混交雌体在年轻时与雄虫交配,混交卵与精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形成的厚壳卵。
可抵抗干燥、低温等不良环境,需经一定的休眠期才能发育,且总是发育为非混交雌体。
夏卵:又称非混交卵。
指轮虫、枝角类等某些浮游动物非混交雌体产出的卵。
卵形,壳薄而光滑。
纯培养:是无菌培养,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半连续培养:又称间收培养,是在一次性培养的基础上,当培养的藻液达到一定密度后,每天采收一部分,收获量根据需要及藻液的生长情况而定,并加入新的营养液,继续培养。
相对生长下降期:细胞生长繁殖的速度与指数生长期比较,逐步下降,但细胞数目仍在增加。
指数生长期:指单细胞藻类细胞迅速地生长繁殖,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
桡足幼体:桡足类的一个幼体期,身体明显分节。
经第1-5桡足幼体阶段后发育为成体。
无节幼体:节肢动物甲壳纲(包括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发育绝大多数都要经过变态,初孵化的幼体不分节,具3对附肢。
又称六肢幼体。
赤潮:某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而使水体呈现色彩,并且分泌毒素的这一现象叫赤潮。
轮虫:轮虫是一群小性的多细胞动物,通常体长只有100-200微米。
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纤毛组成的轮盘,是运动和摄食的器官。
消化道的咽部特别膨大,形成肌肉很发达的咀嚼囊,内藏咀嚼器。
体腔两旁有一对原肾管,其末端为焰茎球。
接种:就是把含藻种的藻液接入到新配好的培养液中的整个操作过程。
饵料生物:指成为饵料的生物的总称。
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生物。
作用光谱:各色素所吸收的光波对光合作用发生效果的光谱。
生殖态:由无性个体或非生殖个体向有性个体或生殖个体转变的过程。
单种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排除细菌存在的一种培养方式称为单种培养。
相对生长下降期:细胞生长繁殖的速度与指数生长期相比,逐步下降。
天然饵料: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各种水体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动植物、动植物尸体、有机碎屑和细菌繁凝体,即栖息于自然界中捕食者饵料的总称。
二、单选1.异形胞是(D )中的较为特殊的一种细胞,仅在其中的一些丝状藻中存在。
A. 隐藻门B. 硅藻门C. 绿藻门D. 蓝藻门2.轮虫在自然界通常只见到( B ),靠行孤雌生殖来繁衍后代,且繁殖力很强。
A .雄性 B. 雌体 C. 混交雌体 D. 都不对3.在水域中,数量多,分布广,几乎是所有鱼类的幼体阶段都吞食( C ),是鱼苗最适口的活饵料,与淡水养鱼有着密切的联系。
A. 藻类B. 原生动物C. 轮虫D. 枝角类和桡足类4.原生动物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遇到不良环境(如干涸、温度剧变等)可以形成( B )以度过恶劣环境。
A. 休眠卵B. 孢囊C. 夏卵D. 冬卵5.裸甲藻在肥水池中可大量繁殖成水华,使池水呈蓝绿色,是( C )的优良的天然饵料,对渔业生产有利。
A. 鲤鱼B. 鲫鱼C. 鲢鱼D. 鳙鱼6.硅藻门植物的细胞壁富含( D )且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
因此,极其容易与其它藻类区分开来。
A. 叶绿素B. 叶黄素C. 藻胆素D. 硅质7.桡足类的幼体称( B )A. 蚤状幼体B. 无节幼体C. 糠虾幼体D. 担轮幼虫8.萼花臂尾轮虫是( B )A. 海水种B. 淡水种C. 半咸水种D. 既能在海水又能在淡水中生活。
9.下列( B )是肉食性种类。
A. 萼花臂尾轮虫B. 晶囊轮虫C. 裸藻D. 水蚯蚓10.池塘清塘后首先出现的水生生物是( D )A. 轮虫B. 枝角类C. 桡足类D. 浮游植物11.桡足类有胸足5对,其中第( D )对胸足随种类的不同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雌雄有显著的区别,是鉴定种类的重要依据。
A . 1 B. 2 C. 3 D. 512.( A )被认为是全世界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远远超过甘蔗的生长速度,素有“植物之王”的美称。
A. 水葫芦B. 绿藻C. 水车前D. 螺旋藻13.下列桡足类中( D )仅出现在池塘中,为池塘的特有种。
A.大眼剑水蚤B.歪水蚤C.小星猛水蚤D.多毛镖水蚤14.下列( C )具有附肢。
A. 裸藻B.原生动物C.枝角类和桡足类D.水草15.摇蚊幼虫一般通过( A )进行气体呼吸A. 体壁B. 胸腔C. 附肢D. 刚毛16.舟形藻的色素体片状或带状,多为( B )块,罕为4块或8块。
A. 1B. 2C. 3D. 517.黄丝藻目(异丝藻目)的细胞壁由( A )二节片套合而成。
A. H形B. S形C. 线形D. L形18.飞燕角藻的体型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型的个体具( B )个底角,夏型的具3个底角。
A. 1B. 2C. 3D. 419.轮虫为雌雄异体,一般雄性个体很小,生命力极强,但通常只能活( B )天A. 1B. 2-3C. 5-7D. 7-1020.草履虫属于( B )(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A. 浮游植物B. 原生动物C. 枝角类D. 桡足类21.下列轮虫中没有被甲的是( C );有被甲的轮虫中有4个前棘刺的是( )。
A. 褶皱臂尾轮虫B. 萼花臂尾轮虫C. 长三肢轮虫D. 螺型龟甲轮虫22.下列轮虫中有被甲的轮虫中有4个前棘刺的是( B )。
A. 褶皱臂尾轮虫B. 萼花臂尾轮虫C. 长三肢轮虫D. 螺型龟甲轮虫23.下面不是赤潮藻类是( D )。
A. 红海束毛藻B. 盐生杜氏藻C. 夜光藻D.中肋骨条藻24.光合作用的产物为副淀粉的藻类是( C )A. 甲藻B. 蓝藻C. 裸藻D. 绿藻25.体内含淀粉的绿藻遇碘后即会( B )A. 红褐色B. 紫黑色C. 黄色D. 不变色26.湖泊中最常见的臂尾轮虫的咀嚼器是( B )A. 砧型B. 槌型C. 枝型D. 槌枝型27.金藻门中有一些种类具有细胞壁,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C )A. 藻胶B. 纤维素C. 果胶质D. 淀粉28.以下是挺水植物的是( A )A. 芦苇B. 菱C. 苦草D. 金鱼藻29.营养细胞具有帽状环纹的藻类是( B )A. 刚毛藻属B. 鞘藻属C. 直链藻属D. 黄丝藻属30.在繁殖过程中出现饿、特殊的似亲包子繁殖的藻类是( D )A. 硅藻B. 鞘藻C. 蓝藻D. 小球藻31.具有两条等长顶生鞭毛的藻类是( B )A. 扁藻B. 依藻C. 裸藻D. 裸甲藻32.有性繁殖以典型水媒花进行繁殖的是( A )A. 苦草B. 水葫芦C. 水芹D. 金鱼藻33.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是( C )A. 钩手水母B. 海月水母C. 桃花水母D. 霞水母34.下列轮虫中,有足的是( B )A. 晶囊轮属B. 聚花轮属 C . 三肢轮属 D. 巨腕轮属35.有石灰质内壳的头足类是( B )A. 章鱼B. 乌贼C. 枪乌贼D. 柔鱼36.后腹部最后一个肛刺分叉的枝角类是( D )A. 蚤状溞B. 象鼻溞C. 秀体溞D. 裸腹溞37.有头胸甲,但是没有整个包被头胸部的甲壳动物是( C )A. 毛虾B. 磷虾C. 糠虾D. 钩虾38.枝角类的第二触角是( B )A. 双肢型,但内肢退化B. 双肢型,有基肢和内、外肢C. 双肢型,但外肢退化D. 单肢型。
39.剑水蚤的特征是( B )。
A. 可动关节在胸腹之间,尾叉刚毛5根。
第一触角22-26节,一般大于体长一半,雄性第一右触角为执握肢。
B. 可动关节在第4、5胸节之间,尾叉刚毛4根。
第一触角6-17节,一般小于体长一半,雄性第一触角左右均为执握肢。
C. 前体部与后体部近等宽,可动关节在第4、5胸节之间,尾叉刚毛2根。
第一触角少于10节,雄性第一触角左右均为执握肢。
D. 体节超过11节。
40.( B )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水平运动。
A.浮游生物 B.自游生物 C.漂浮生物 D.底栖生物41.鞭毛藻类是对金藻门、裸藻门、隐藻门、甲藻门和绿藻门团藻目中具有鞭毛藻类的统称。
鞭毛藻类敞池增殖应注意保证水深( D )。
A.10cmB.20cmC.40cmD.>1m42.多数蓝藻喜碱性环境pH( A )为宜。
为此可在培养水体中适当加入磷酸氢钠(5~ 10g/L水)即造就了碱性环境又解决了磷源,并可有效控制许多敌害生物的发生。
A. 8.5-9.5B. 7.0C. 11-12D. 2-343.大型蓝藻具有假空泡,群体通常浮于水上表层,水体补偿深度较浅,深水不仅难以发挥作用,反而会增加好氧负担,白昼的增温效应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蓝藻敞池增殖时培育池水一般保持水深( B )即可。
A. 10cmB.30-50cmC.70cmD.120cm44.鱼腥藻等蓝藻具有固氮能力,为了避免氨氮的危害又有利于抑制其他藻类的发生,在增殖过程中应尽量保证( D )。
A.多氮少磷B.少氮少磷C.多氮多磷D.少氮多磷45.枝角类培养期间要注意观察水温、水质、浮游植物等,更应观察水蚤是否怀卵、卵形及卵数,有无冬卵,体色及消化道情况等,下列表征属于正常情况的水蚤具有的是( D )。
A.肠呈蓝绿色或黑色B.卵数少,椭圆且浅绿C.出现大批雄溞D.溞的颜色为浅黄色46.当用面包酵母培养轮虫时,饵料会败坏水质,必须进行换水。
每次的换水量最好为( B )。
A.<20%B.50%C.80%D.彻底更换47.干燥贮存是卤虫卵的贮存常用方法之一,贮存时应保持其含水量( A )。
A.<9%B.20%C.50%D.30%48.由于蛋白质含量丰富,且饲养容易,天然资源量大,有望取代鱼粉成为水产养殖业最重要的蛋白质源的生物是( D )。
A.轮虫B.枝角类C.桡足类D.卤虫49.根据“肥活嫩爽”的生物学分析,可以看出渔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的鞭毛藻类肥水的生物指标。
藻种方面应该是( A )。
A.鞭毛藻类较多,小型藻类较少B.鞭毛藻类较多,小型藻类较多C.鞭毛藻类较少,小型藻类较多D.鞭毛藻类较少,小型藻类较少50.池塘清塘、施肥、灌水后,浮游动物的演替规律的总趋势是( B )。
A.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枝角类B.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C.原生动物——桡足类——枝角类——轮虫D.原生动物——桡足类——轮虫——枝角类三、多选1、轮虫培养常用的饵料主要是(B E )A、蓝藻B、微藻C、枝角类D、桡足类E、酵母2、除在小型玻璃瓶内进行轮虫种级培养外,轮虫的培养一般需要充气,特别是用面包酵母培养轮虫时一定量的充气是必不可少的,充气的作用是( A C )A、补充氧气B、补充二氧化碳C、防止饵料下沉D、促进轮虫运动3、轮虫的培养需要经常用解剖镜检查,生长良好的个体具有的特征为(A B D)A、个体肥大B、肠胃饱满C、带有大量冬卵D、游动活泼4、孵化质量是评价卤虫卵质量的标准之一,它包括的指标有(A B C D)A、孵化率B、孵化效率C、孵化量D、孵化速度5、藻类培养时的营养配方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是氮源,藻类的生长主要依赖氮的可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