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金定投论文 金融学论文

基金定投论文 金融学论文

全面剖析基金定投摘要如果说许多投资者在早些年股市最疯狂时没有减持股票及基金被事实证明是错误,那么在大跌后的股市不逐步建仓可能又是另一个需要时间证明的错误。

这时,不禁想起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告诫:“投资成功只需要稳健的方法及坚定的意志,并且坚持长期及分散投资,只可惜许多人的恐惧与贪婪屏闭掉了最单纯但有效的方法与理智。

”“如果你坚持从30岁开始每月投入2千元基金定投,坚持投、利滚利,如果年收益率达到GDP增长率,那么到60岁退休时可以拿到超过千万元资金。

基金定投成就你自己的千万富翁。

”你是不是对这样的广告语感到耳熟呢?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风险投资所带来的丰厚收益。

但是在高效益的背后存在着高风险,比如目前正处于低迷之中的股市,未来的走势如何无人可以预知。

故越来越的人们会选择相对风险较低的投资方式。

如是乎,定投基金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关键字:基金定投发展误区现状前景目录一、基金定投的概念 (3)(一)基金定投的定义 (3)(二)基金定投的特点 (3)二、基金定投的优缺点 (3)(一)优点 (3)(二)缺点 (4)三、基金定投的现状 (4)四、基金定投的案例及分析 (5)五、基金定投的六大误区 (5)(一)误区一:定投选择收益较稳定的基金更好 (5)(二)误区二:加大定投密度更有利于平均成本 (5)(三)误区三:定投适用于所有投资者 (5)(四)误区四:定投就是定资定额,投资额度保持不变 (6)(五)误区五:定投之后可以不闻不问 (6)(六)误区六:买基金要长期投资长期持有,而不是短期进出 (6)六、基金定投时如何选择基金 (6)(一)基金定投的基本原则 (6)(二)选择基金要考虑的因素 (6)七、基金定投的前景 (7)全面剖析基金定投一、基金定投的概念(一)基金定投的定义基金定投有懒人理财之称,价值缘于华尔街流传的一句话:“要在市场中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飞刀更难。

”如果采取分批买入法,就克服了只选择一个时点进行买进和沽出的缺陷,可以均衡成本,使自己在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即定投法。

基金定投,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投资人选择以固定时间(比方说每月1日)、固定金额投资某只基金产品,由基金托管人(即银行)为投资人自动完成基金申购的理财方式。

最常见的定投是每月投资固定数目(100元、200元、300元,500元甚至1000元)。

一般流程、一般而言,基金的投资方式有两种,即单笔投资和定期定额。

由于基金“定额定投”起点低、方式简单,所以它也被称为“小额投资计划”或“懒人理财”。

基金定投是一项长跑者的游戏,是坚持的胜利。

它的诀窍在于平摊成本,分散风险。

尤其适合那些看好股市长期向好趋势,但不擅长择时的普通投资人。

(二)定投基金的特点由于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的作用,投资金额的累计效应非常明显。

每月的一笔小额投资,积少成多,最终也能变成大钱。

定期投资回避了入场时点的选择,对于大多数无法精确掌握进场时点的投资者而言,是一项既简单而又有效的中长期投资方法。

对于定投基金来说存在如下特点:1、可以分散风险、降低平均成本。

基金定投意味着每个月只需在固定时间投入固定的金额即可,旨在通过长期投资来摊低投资成本,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一般投资人常患的“追涨杀跌”、“高吸低抛”的毛病。

2、小额投资,聚沙成塔,月积年累,生财有道。

基金定投可以让投资者预先量入为出地设定投资预算,每个月固定经由银行账户自动转账投资,无形中会强迫投资人养成类似固定储蓄的习惯。

以类似固定储蓄的方式来进行基金投资,每月一次,省心省力,攒钱投资两不误。

3、自动扣款,手续简便。

只需去基金代销机构办理一次性的手续,今后每期的扣款申购均自动进行。

二、基金定投的优缺点(一)优点定投基金属于那种放长线钓大鱼的投资理财方式,它相对于其它投资方式存在如下优势:第一、定期投资,积少成多。

投资者可能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闲散资金,通过定期定额投资计划购买标的进行投资增值可以“聚沙成丘”,在不知不觉中积攒一笔不小的财富。

第二、不用考虑投资时点。

投资的要诀就是“低买高卖”,但却很少有人在投资时掌握到最佳的买卖点获利,为避免这种人为的主观判断失误,投资者可通过“定投计划”来投资市场,不必在乎进场时点,不必在意市场价格,无需为其短期波动而改变长期投资决策。

第三、平均投资,分散风险。

资金是分期投入的,投资的成本有高有低,长期平均下来比较低,所以最大限度地分散了投资风险。

第四、复利效果,长期可观。

“定投计划”收益为复利效应,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继续衍生收益,通过利滚利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利效果越明显。

定投的复利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充分展现,因此不宜因市场短线波动而随便终止。

只要长线前景佳,市场短期下跌反而是累积更多便宜单位数的时机,一旦市场反弹,长期累积的单位数就可以一次获利。

(二)缺点基金定投的优点是稳定长期,当然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短期内不能真实情况是,中国股市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攀上一个不可思议的高点,然后就进入一个慢慢的“熊”途。

选基金在很大程度上是选基金经理。

然而,中国基金经理平均任期只有2年多,如果你坚持定投10年,你选的基金可能已经换手5届,你最初选的基金经理,已经不知在哪里高就了。

是定投投入的资金应该是固定周期的闲置资金,比如每月固定的收支结余。

也就是说定投是一种长期的“投资流”计划,是把目前可用和将来可用的资金一起考虑的一种投资计划。

因此基金的这种特性也选择了特有的投资者。

三、基金定投的现状从2007以来,随着股市的暴涨又暴跌,基金业进入最受争议的时期,据客观统计,在2007年以前成立、可供投资者以定投形式参与的253只基金中,只有73只在最近5年实现了正收益,另外180只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的都是亏损,宝盈泛沿海、上投阿尔法等24只基金甚至在此期间遭遇了20%以上的收益负增长。

由此可见,基金定投现在还是跌多涨少,多数赔钱的现状,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出现了买了就亏,定投看不见回报的现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现在不适合进行定投了呢?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定投都业绩不佳。

据银河证券统计,在2005年1月4日至2012年5月30日期间,如果每个月定投1000元,对比分析各主要股票指数期间简单定投收益率,中证500指数的期间简单定投收益率最高,达到76.79%,而目前市场25只指数期间简单定投平均收益率为42.56%,排行第二、三位的分别为中证700指数、深证100 指数。

基金定投通常是销售机构在弱势中祭出的法宝,其原因在于基金定投的“黏性”,也就是销售机构告诉投资者的“坚持”:要想让定投的功效显现出来,你就得长期坚持,不能因为市场波动而废止。

其结果是,等到雪球越滚越大,基金公司每月都会收到了一大笔稳定的资金流入。

尤其今年以来,市场连续调整,基金销售也随着步入低谷,不少基金公司又开始力推基金定投,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对于投资来说,一路上涨的行情,当然是一次性投资更好,而一路下跌的行情,最好手持现金。

在目前的点位,可跌可涨,令投资者无法准确判断。

在市场反复不断无法确认底部的时候,通过定投的方式,以较低的平均成本逐步入市投资,可为将来的获利埋下令人惊喜的伏笔。

目前,除了普通的基金定投之外,还有一种更加灵活、投资者主动性更强的基金定投方式,如招行的“智能定投”,与普通定投相比,智能定投覆盖基金面广、扣款日期灵活、投资期限可控定。

通过“智能定投”,投资者可挑选中意的任一只基金,避免因基金公司未开通该项功能而无法参与;智能定投的扣款日期也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工资发放时间设定每月任意一天为扣款日期,扣款周期也比普通的基金定投更加机动,选择性更多,比如每隔1周、每隔2周、每隔1月、每隔1季度等。

四、基金定投的案例及分析由于定期定额投资是在固定时间间隔以固定金额投资基金。

一般可以不在乎进场时点。

举例来说,若每隔两个月投资100元于某一只开放式基金,1年下来共投资6次总金额为600元,每次投资时基金的申购价格分别为1元、0.95元、0.90元、0.92元、1.05元和1.1元,则每次可购得的基金份额数分别为100份、105.3份、111.1份、108.7份、95.2份和90.9份(未考虑申购费),累计份额数为611.2份,则平均成本为600÷611.2=0.982元,投资报酬率则为(1.1×611.2-600)÷600×100%=12.05%。

如果一开始即以1元的申购价格投资600元,当基金净值达到1.1元时,投资报酬率则只有10%。

当然,如果你是在基金净值为0.90元时一次性投资,当基金净值达到1.1元时,回报率就有22.2%,问题是,要抓到这样的低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定期定额买基金不仅适合年轻人,也适合其他年龄段有持续较低收入的投资者,但这一投资方式必须经过一段长时间才比较容易看得出成效,最好能持续投资三年以上。

一项以台湾地区加权股价指数模拟的统计显示,定期定额只要投资超过10年的时间,亏损的机率接近零。

而且这种“每个月扣款买基金”的方式比起自己投资股票或整笔购买基金的投资方式,更能让花钱如流水的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每月存下一笔固定的资金。

让你在三五年之后,发现自己竟然还有一笔不小的积蓄。

五、基金定投的六大误区(一)误区一:定投选择收益较稳定的基金更好在选择定投品种时,一些投资者认为债券和货币基金收益较稳定且波动不大,长期投资此类基金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定投是通过平滑成本,消除市场波动性的理念来获取投资收益、减少损失,若选择的投资品种缺乏波动性或收益单边上扬,定投与一次性投资效果差距不大、定投的优势则无法体现。

(二)误区二:加大定投密度更有利于平均成本目前出现周定投、日定投及季定投等灵活定投方式。

一些投资者认为,子固定的时间段内,定投越频密越好,采用周定投或日定投更有利于平摊投资成本获得更多收益。

但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实证统计数据显示,在不同市况下,相同金额的约定头、周定投和日定投收益率进本相同。

(三)误区三:定投适用于所有投资者对于大多数人认为适用于所有投资者,然而,对于拥有充裕现金、对资本市场有一定研究、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且对预期收益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定投并非最佳选择。

通过实证分析数据判断,在一定时期内,定投的效果未必较期初一次性申购的收益率高,定投未必能获取超越市场的正收益。

(四)误区四:定投就是定资定额,投资额度保持不变随着全球资本市场风险加剧,今年在台湾等地区出现的定期不定额的方式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

定期不定额指跟踪市场波动的幅度,以科学的方式自动降低或增加一定的扣款额,进一步摊薄了投资成本,凸显逢高减磅、逢低加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