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存储器实验
预习实验报告
疑问:
1、数据通路是干嘛的?
2、数据通路如何实现其功能?
3、实验书上的存储器部分总线开关接在高电平上,是不是错了?
实验报告
一、波形图:
参数设置:
Endtime:2.0us Gridsize:100.0ns
信号设置:
clk:时钟信号,设置周期为100ns占空比为50%。
bus_sel: sw|r4|r5|alu|pc_bus的组合,分别代表的是总线(sw_bus)开关,将
存储器r4的数据显示到总线上,将存储器r5的数据显示到总线上,
将alu的运算结果显示到总线上,将pc的数据打入AR中二进制
输入,低电平有效。
alu_sel:m|cn|s[3..0]的组合,代表运算器的运算符号选择,二进制输入,高
电平有效。
ld_reg:lddr1|lddr2|ldr4|ldr5|ld_ar的组合,分别表示将总线数据载入寄存器
r1,r2,r4, r5或AR中,二进制输入,高电平有效。
pc_sel: pc_clr|ld|en的组合,分别代表地址计数器PC的清零(pc_clr)、装
载(pc_ld)和计数使能信号(pc_en),二进制输入,低电平有效。
we_rd:信号we和rd的组合,分别代表对ram的读(we)与写(rd)的操作,
二进制输入,高电平有效
k:k [7]~ k [0],数据输入端信号,十六进制输入。
d: d[7]~d[0],数据输出中间信号,十六进制双向信号。
d~result: d [7] result ~d[0] result,最终的数据输出信号,十六进制输出。
ar: ar[7]~ ar[0],地址寄存器AR的输出结果,十六进制输出。
pc: pc [7]~ pc [0],地址计数器PC的输出结果,十六进制输出。
仿真波形
以在01H单元中写入05H、02H单元中写入0AH并进行【(A加B)减(非A与B)加B】为例:
1)初始状态:bus_sel=11111,alu_sel=00000,ld_reg=00000,pc_sel=100,we_rd=00,k=00H,总线
上无数据,呈高阻态。
2)读取01H单元的05A:
①置数法PC=01H:bus_sel=01111,pc_sel=101
②PC->AR:bus_sel=11110,ld_reg=00001
③读01H单元的数据放入R1中:bus_sel=11111,ld_reg=10000,we_rd=01
3)读取02H单元的0AH:
①PC+1,PC->AR:bus_sel=11110,ld_reg=00001,pc_sel=111
②读01H单元的数据放入R2中:bus_sel=11111,ld_reg=01000,we_rd=01
4)将地址加到03H :bus_sel=11110,ld_reg=00001,pc_sel=111
5)验证数据并运算:
bus_sel=11101
①读取R1中的数据:alu_sel=010000,得到R1=05H
②读取R2中的数据:alu_sel=101010,得到R2=0AH
③计算(A加B)结果存于R4中:alu_sel=011001,ld_reg=00100,结果为0FH
④计算(非A与B)结果存于03H单元中:alu_sel=100010,we_rd=10,结果为0AH
⑤计算((A加B)加B)结果存于04H单元中:
●R4->R1:bus_sel=10111,ld_reg=10000
●PC+1,PC->AR:bus_sel=11110,ld_reg=00001,pc_sel=111
●计算((A加B)加B)结果存于04H单元中:bus_sel=11101,alu_sel=011001,
we_rd=10
⑥计算(((A加B)加B)减(非A与B))结果存于05H中:
●((A加B)加B)->R1:bus_sel=11111,ld_reg=10000,we_rd=01
●(非A与B)->R2:
PC=03H:k=03H,bus_sel=01111,pc_sel=101
PC->AR:bus_sel=11110,ld_reg=00001
(非A与B)->R2:bus_sel=11111,ld_reg=01000,we_rd=01
●PC=05H:
PC=05H:k=03H,bus_sel=01111,pc_sel=101
PC->AR:bus_sel=11110,ld_reg=00001
●
●(((A加B)加B)减(非A与B))结果存于05H中:bus_sel=11101,alu_sel=000110,
we_rd=10
最后结果为0FH。
结论:
本实验的设计能结合了运算器和存储器,能实现在mif文件中进行初始化,将固定地址单元中存储的数据读取到运算器中进行(((A加B)加B)减(非A与B))的运算并将结果存于指定的内存单元中,与实验要求一致,故电路设计正确。
二、实验日志
预习疑问解答:
1.通路是干嘛的?
在数字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通过数据总线连接形成的数据传送路径称为数据通路.
2.通路如何实现其功能?
在这次的实验中,数据通路主要是由运算器部分和存储器部分组成的,通过运算器的运算结合存储器在mif文件的中的操作进行数据的传输与存储,从而构成一个数据通路.
错
3.书上的存储器部分总线开关接在高电平上,是不是错了?
事实证明没有接错.
思考题:
1.画数据通路电路图时,如何连结单一总线?
如图:
ALU模块的sw_bus依然连接bus_sel,存储器部分的sw_bus连接高电平.
2.如何统一两个模块的总线输入端k[7..0]及inputd[7..0]?
答:如图:
输入放在运算器部分,存储器部分无输入,存储器部分的数据要么来自总线传输,要么从mif文件中读取.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把之前的alu和ram的原理图拷到了当前工程下面。
直接生成该工程的符号文件,连接起来,但是仿真有问题。
几乎是在每一次和总线交换数据的时候都得不到正确的值。
下面是解决的过程:
我怀疑是两个模块之间通过总线传输的数据没有传输成功,于是把alu模块的d引了一个输出端口d_alu,从ram模块的d引出了一个输出端口d_ram,在仿真波形图上,然后就可以看到了数据到达总线上了,而且这个时候d的值也能看到了,只是后面的最后一个读操作出来的数据不对,本来应该是写进去的07,但现在是17,再仿真就会变成别的数据。
2.在连接电路图的时候,我以为存储器部分的sw_bus连在高电平上是错的,然后又连到了bus_sel[4],所以得到了上一个部分的仿真结果,后来不研究了一下那个高电平,发现是用来处理单一总线问题的,就改成了与书上一样的图,我以为上面出现的错误结果和这个有关,改了
之后波形图有变化,但是,还是是错误的.
但是在两种情况下功能仿真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问题解决了~
原因是周期太短,计算结果还来不及存入到内存单元中,把写入内存的时间周期延长一个周期结果就出来了。
电路本身没有问题。
实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