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技能大赛评价指标

世界技能大赛评价指标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竞赛内容及评价指标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比赛时间是四天,分五个模块进行比赛,均由一名选手独立完成。

模块1:光缆布线(约4.5小时)
规划和设计光缆布线系统,安装FO光端盒,TO和附件,FO接续盒等。

光缆的联接,光缆布线,光缆的整理。

模块2: 综合布线(约6.5小时)
规划和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室内光缆、超5类、六类双绞线、大对数电缆,安装FO光端盒,TO信息点和配线架。

安装19英寸机架(包括配线架,理线架,交换式HUB)。

安装电缆桥架, XTP布线,光缆、电缆的整理。

模块3:家庭和办公室网络布线(约3小时)
安装家庭信息箱,TO信息点,安装以太网、WI-FI、CATV、网络摄像头等。

光纤冷接、快速连接头制作,XTP布线,线缆的整理。

模块4:速度测试(约2小时)
光纤熔接速度竞赛方式为首先选手进行开缆和工具准备60分钟,然后在45分钟内,比赛两根5米长48芯光缆环绕对接,串成一条通路的熔接速度和质量,按照合格熔接点的数量评判成绩。

铜线电缆速度竞赛方式为首先选手进行竞赛准备30分钟,然后在规定的20分钟内比赛,采用30厘米长双绞线,用水晶头和模块连续对接的端接速度和质量,按照合格跳线的数量评判成绩。

模块5:光缆和铜缆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约0.5小时)
比赛利用FLUKE设备对光缆和铜缆的环境进行检测,说明故障原因和故障检修。

3.2.5 世界技能大赛竞赛特点
技能竞赛的内容是考核参加者设计,安装和测试信息网络。

参赛者需要完成整个信息网络布线的工作内容,如:互联网与家中或办公室的计算机或其它智能终端的连接。

这项技能涉及到设计,执行,光纤或铜缆布线以及铺设有线电视网络,局域网络联接装置的测试和故障排除。

评分标准是衡量选手的手艺和技巧,工艺和质量。

特别是在机柜、桥架以及终端盒等装置上铺设不同类型的电缆,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线缆的端接。

例如:铺设光缆、光纤熔接、在光纤接续盒内盘纤安装等。

选手要严格遵守整个竞赛和本项目的各项规范。

包括安全、健康卫生、服装及携带物品等。

(1)试题提前公开,注重质量和精度
试题提前公开,主要不是比赛选手会做不会做,而是比赛选手做得好与不好。

如:布线的美观和光纤通路的光功率损耗等。

质量和精度比完成的工作量重要。

有时虽然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任务,但是不合乎要求会扣掉很多分。

(2)采用最先进的产品和设备
竞赛项目具有技术先进性和产品先进性,带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技能的提高。

如:采用无油干式光缆、六类双屏蔽和七类铜缆,这些产品国内极少见,到了比赛现场才大开眼界。

比赛前一日选手要熟悉新材料的使用,甚至接受赛前现场培训。

(3)各类工具装备大比拼
赛场也是各国选手炫耀工具装备的场景,选手在规定条件下自带最先进的工具,表现出技能的不断发展。

俗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工具”。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许多高品质的工具。

另外,在国内竞赛,建议不统一工具,各选手自带工具装备,促进工具的交流和档次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提高网络布线工程的效率和工程质量。

(4)专家裁判也是教练
竞赛项目的技术指导专家,在比赛时充当裁判,比赛休息时充当技术指导教练。

一方面相互评判,体现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便于了解自己选手与对方选手的水平和差距,了解比赛评分细节,与各国专家讨论评价体系,有助于指导选手进一步提高。

(5)竞赛管理规范
竞赛组织机构分工清楚,制度规范严谨,竞赛各项文档齐全,计划安排周密,一切照章办事。

(6)强调健康安全
环境整洁卫生,体现绿色环保,耗材回收有序,设备循环使用,赛后产品留用给当地学校培训。

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工作服装、安全鞋、戴手套、护目镜等安全要求,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不怕麻烦和累赘,遵守职业规范。

(7)遵守保密规定,公开、公平、公正
专家、裁判和选手,在现场一律不允许带入带出任何通信设备、智能设备、存储设备。

比赛期间,不允许泄露任何比赛信息,包括:试题、评分办法、竞赛设备、竞赛材料,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8)赛场开放,自由参观,广泛宣传
比赛现场对社会开放,观众按照一定的安全要求,可以在赛场周围观看比赛。

广泛向社会宣传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要求。

3.3 题目评价指标或精度要求
评价指标分为A、B、C、D、E、F六个要点,含有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进行评判。

主观评分小于15%,含在六个要点之中。

A 、Knowledge,工程标准与测量方法等知识(10%)。

按照现行布线标准,设计和测量满足客户需要的布线体系。

比如:线缆进出方法,缆线最小回转半径的标准要求,线缆认证测试参数指标,故障检测方法等。

B、 Cabling,布线路由设计与安装(35%)。

1)桥架走线与处理,电缆的固定方法与质量,安装牢固。

例如:考虑布线线槽占空比、散热、电磁干扰、可扩展性等。

2)在机柜中,线缆的走线、固定、多余长度的处理。

3)电缆整理的状况,光纤盘纤是否合理,热缩管排放合理。

4)端接完美,屏蔽接地良好,接头处理整洁,布线是否是基于标准或竞赛要求等。

5)安装便于维修、便于扩展。

C、 Functionality,布线功能效果和质量(15%)。

1)检验电缆是否按线序正确连接并且联通。

2)铜缆认证测试合格,各项参数指标符合标准。

3)光纤损耗最小。

光纤连接点和链路损耗小,没有损伤、漏光。

4)制作标签、标记完整、正确,线号、端口标注正确。

D、 Process,工艺规范和操作技能(25%)。

1)以专业的方式进行工作任务,工艺合理,安装步骤正确,完成了全部工作任务,现场整洁、卫生、美观。

2)符合实际现场施工的操作。

例如:先布线后端接,先穿光缆后熔接光纤。

不反复取工具和材料,工具和材料一次准备到操作位置。

没有将零件放到地上进行操作。

合理使用操作台。

3)处理电缆及材料得当。

例如:抽线、盘线整齐不乱,光纤收纳整洁,多余线缆处理得当,接头外皮护套清理整齐,端接接头整洁规范。

4)任务操作,处理过程不影响网络质量。

例如:不清洁光纤,不保护光纤接头和插口,线缆拉力过大、绑带过紧、野蛮操作。

5)是否存在违反竞赛规则等。

例如:使用打火机烧线缆。

熔光纤时,两个热缩管同时加热。

E、 Speed,操作速度和规定时间内娴熟完成的数量(10%)。

在符合联通质量前提下,比赛连接数量;在规定时间内任务的完成情况。

F、 Safety,遵守健康与安全标准规范(5%)。

所有操作都符合相关健康与安全标准条例。

安全使用劳动保护,安全使用工具,符合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出现工伤,没有损伤仪器设备。

3.4 题目中的配分比例
选拔赛分数比例参考
3.5 评分表细则和统计表
每个竞赛任务结束后当天评分,评分统计表和评分细则详见表3-表10。

评分由裁判长和裁判小组长主持,裁判组集体讨论决定,评分结束后,参加项目评分的全体裁判必须签字,裁判组长复核正确后签字,裁判长签字。

总成绩统计表必须由各个裁判组长和裁判长签字。

裁判长签字:裁判组长签字:裁判员签字:
裁判长签字:裁判组长签字:裁判员签字:
裁判长签字:裁判组长签字:裁判员签字:
裁判长签字:裁判组长签字:裁判员签字:
裁判长签字:裁判组长签字:裁判员签字:
裁判长签字:裁判组长签字:裁判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