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奖
200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埃及)在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穆罕默德·巴拉迪(MohamedM.ElBaradei)1942年生于埃及。
20世纪60年代,他在开罗大学获得法律学士学位。
1971年和1974年,他又先后获得纽约大学国际法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现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他通晓阿拉伯语、英语和法语。
穆罕默德·巴拉迪多个大学的各种荣誉学位,他还获得过许多勋章,包括埃及国民最高勋章“尼罗河大金领勋章”,200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人物资料
姓名:穆罕默德·巴拉迪
曾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
任期:1997年12月~2009年11月
出生:1942年6月17日
国家:埃及埃及开罗
母校:开罗大学纽约大学法学院
信仰: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巴拉迪-简介
穆罕默德·巴拉迪(MohamedElBaradei,1942年6月17日—),埃及人,于200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通晓阿拉伯语、英语和法语。
穆罕默德·巴拉迪
穆罕默德·巴拉迪博士系联合国系统的一个政府间组织的国际原
穆罕默德·巴拉迪子能机构
总干事。
他于1997年12月1日就任现职,并于2005年9月第三次获得连任。
埃尔巴拉迪博士自1984年起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一名高级工作人员,曾担任负责政策问题的若干高级职务,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法律顾问和随后担任负责对外关系的助理总干事。
埃尔巴拉迪博士是已故律师、埃及律师协会前主席穆斯塔法·埃尔巴拉迪之子。
穆罕默德·巴拉迪-职业生涯
1942年生于埃及。
20世纪60年代,他在开罗大学获得法律学士学位。
1971年和1974年,他又先后获得纽约
穆罕默德·巴拉迪
大学国际法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穆罕默德·巴拉迪1964年,年仅22岁的巴拉迪进入埃及外交部,开始
其外交生涯。
此后,他两次在埃及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职。
1984年,已积累了丰富国际组织工作经验的巴拉迪进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工作。
1984至1987年,他先后担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驻联合国代表、国际原子能机构法律顾问和法律部主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外关系部主任等职。
由于工作出色,他1993年被任命为负责对外关系的助理总干事。
1997年12月1日,巴拉迪接替前任瑞典人布利克斯,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2001年9月获得连任。
在此期间,他先后经历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核危机的严峻考验。
2005年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一致同意巴拉迪继续担任该机构总干事。
2005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第49届大会以鼓掌通过的方式批准了对巴拉迪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