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1《选择旅游路线》教学设计
安徽省铜陵市十一中应韬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安徽省教科院编著的非零起点信息技术教科书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旅游计划》中的第一课。
第三单元《我的旅游计划》是以旅游为情境,首先第一课借助网络搜索旅游路线,第二课再利用Excel软件预算出旅游路线中产生的费用,第三课通过PowerPoint软件制作出旅游计划与其他人交流。
本课的主线任务是通过网络搜索保存旅游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搜索到的旅游行程。
选择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搜索与保存网页中的文字信息是本课的技能重点,此外从搜索结果中鉴别、分析信息是应当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加以引导的。
◆学情分析
对使用本教材学习的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搜索技能,但合理使用关键词进行搜索、保存网页中的文字信息等方面还停留在较为模糊的认识层面,应当引导学生探究来加强这些方法的感受与理解。
此外,对于在网络中搜索到得信息,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主动鉴别、分析的习惯。
这个问题应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以引导,减轻部分学生形成的“搜索依赖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利用多关键词搜索信息。
2、掌握保存网页中文字信息的方法。
二、过程性目标
1、在搜索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关键词的选择技巧。
2、感受主动鉴别、分析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性目标
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理选取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文字信息的保存方法;
难点:根据自己的需求,分析旅游路线。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板书设计:
选择旅游路线
多关键词→更精确
1、使用关键词搜索
更换关键词→搜索结果不理想时
2、保存网页文字:选择性粘贴→清除网页文字格式
3、分析搜索到的信息:结合实际需求
◆关于第一次作业需解决的问题说明:
在第一次作业中我提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有效的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自我发展。
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我尤其关注了以下几个技能的教学实施:1、关键词的选择与更换。
2、选择性粘贴的使用。
3、结合实际需求分析旅游路线是否适合自己。
在关键词的选择中,通过讲解空格键的意义后,采取开放的态度,让
学生自行选择关键词,并将不同的选择与学生交流,促进不同学生反思自己关键词的选择。
在选择性粘贴的教学中,从出现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学生出现问题后解答,增进学生对此技能的理解与接收,不强求学生一定要使用,给不同水平的学生留有空间。
绘制旅游路线的过程中,没有指定固定的路线行程,而是以学生自行搜索到的路线为依据,通过绘制路线图,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锻炼思维,积极思考,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判断。
虽如此进行了设计,但仍有不少问题还需解决。
比如,众多小任务互为关联,前面操作有障碍的难以进行到下一任务。
学生搜索的进程差异较大,尤其是内容在百度文库中的,若没有账号登陆就无法复制,这一点占据了部分学生不少时间,同时也影响了下一任务的实施。
再次考虑后,觉得在绘制路线图前,可以提供部分示范行程路线放置到学生机非日常操作盘,届时可以提醒前一任务因故无法完成的学生使用。
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确实难度很大,但仍是我将不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