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公招试题

教师公招试题

【教师招聘】四川成都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带答案和详细解析)1.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A.《普通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新教育大纲》D.《教育过程》C【解析】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2.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社会集资B.国家财政拨款C.城乡教育附加费D.教育专项资金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国家财政拨款3.下列对瞬时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持时间为几十到几百毫秒B.存储形式为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C.容量的平均数量是7 D.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C【解析】容量的平均数量是7,是短时记忆的特点。

4.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A.预防和促进B.治疗C.补救和矫正D.外部指导A【解析】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预防和促进。

5.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类型的数量,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A.讲授课和巩固课B.单一课和综合课C.新授课和检查课D.技能课和讲授课B【解析】按任务类型数分类,课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6.“温故而知新”属于()A.顺向负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C【解析】复习旧知识以学习新知识属于顺向正迁移。

7.智力的核心成分是()A.创造力B.观察力C.思维力D.记忆力C【解析】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8.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A.性格的意志特征B.性格的情绪特征C.性格的理智特征D.性格的态度特征D【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9.程序教学的基础是( )心理学。

A.行为主义B.构造主义C.认知主义D.实用主义A解析:程序教学认为学习是形成行为库中本不存在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一步步实现的。

它的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D[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是可以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11. (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A.卢梭B.裴斯泰洛齐C.杜威D.赫尔巴特D[解析]教学形式阶段论是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化的尝试,在儿童兴趣四个阶段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场独立型B.冲动型C.场依存型D.沉思型C [解析]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

1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的是( )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教育C.遗传D.主观C [解析]“瓜”与“豆”的不同在于其基因组成的不同,是遗传因素的决定作用。

14.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阶段性D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为各个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身心特点,这是个体发展具有的阶段性15.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 )。

B.奥苏贝尔C.桑代克D.布鲁纳D.班杜拉D解析]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社拉于1977年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

1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的儿童处于()。

A.具体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A[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但仍不能脱离具体情境和具体事物的支持。

17.()年起,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进行免费师范生招生试点。

A.2006 B.2008 C.2009 D.2007D[解析] 免费师范生开始于2007年,教育部直属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师范大学可以招收免费师范生。

18.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洛克D.杜威D [解析]杜威提出新的三中心说: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

19.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C、个人活动D、小组活动D[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课外活动小组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

小组活动主要包括:①学科小组。

②技术小组。

③艺术小组。

④体育小组等。

20.具有英语基础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学习德语的现象疏于学习中的()A、定势B、记忆C、负迁移D、正迁移D[解析]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

21.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

A.公正评价权B.隐私权C.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和荣誉权A[解析]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22.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学科顺序B.课时分配C.学周安排D.课程设置D【解析】课程设置是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

23.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B.促进生活发展,服务经济建设C.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D.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C【解析】教育的功能有社会功能和本体功能,选项A、B、D都属于社会功能,只有C属于本体功能。

24.有效教学的核心是()A.学生的参与积极性B.教师的教学积极性C.教师的教学水平D.学生的知识基础A【解析】学生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决定着有效教学的成败与否。

25.反映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素养要求的是()A.热爱学生B.热爱教育事业C.为人师表D.团结协作C【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质体现,也是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素养要求。

26.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C.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遵循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7.批判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A.杜威B.梅伊曼C.鲍尔斯D.赫钦斯C【解析】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和法国的布厄迪尔。

28.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A.同伴关系B.同学关系C.教师与校长的关系D.师生关系D【解析】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29.下列不属于校园文化特征的是()A.互动性B.显著性C.渗透性D.传承性B【解析】校园文化有三个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30.“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个体的主观能动性D.教育D[解析]“教”使“生而同声”的人“长而异俗”,这里的“教”即为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教育。

31.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 )测验。

A.常模参照性B.总结性 C.发展性D.标准参照性D解析D[解析]测验结果转化成标准分数成绩,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

32. ( )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A.华生B.斯金纳C.班杜拉D.桑代克D[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建了一个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他因此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33.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这是( )的观点。

A.孟禄B.利托尔诺C.马克思D.高尔顿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因而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说”。

34.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B.自我效能感C.自我归因感D.自我预期感B[解析]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3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主要是( )A.自主感对羞愧感B.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C.勤奋感对自卑感D.亲密感对孤独感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l2~18岁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此年龄段正是中学阶段。

36.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

A.兼士B.圣人C.绅士D.君子D[解析]孔子主张推行政治改良路线,需要一批有道德、有才能的从政贤才,也就是君子。

37.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教师的()。

A.示范者角色B.传道者角色C.授业解惑者角色D.管理者角色A[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论、行动来影响学生,即为示范者角色。

38.“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反映的是()。

A.环境决定论B.教育万能论C.二因素论D.遗传决定论D [解析]这句话显然是在夸大遗传的作用,忽视后天的教育,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39.反映了教育内部因素之外,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的是( )。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规律D.教育经验C[解析]所谓教育规律是指教育系统在它的运行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

教育系统与它的环境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0.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学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这是( )的主张。

A.洛克B.康德C.斯宾塞D.夸美纽斯D[解析]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口号,主张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学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41.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 )。

A.思想政治教育B.道德教育C.法律教育D.性教育B[解析]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事实上,道德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教育的基础。

42.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本著作,该著作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这本著作是( )。

A.《大教学论》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大纲》D.《人是教育的对象》D[解析]1868年,鸟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该著作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43.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罗杰斯B.保罗•朗格朗C.索尔蒂斯D.布鲁纳B [解析]“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