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土搅拌桩(湿法)施工方案

水泥土搅拌桩(湿法)施工方案

灰土挤密桩施工技术交底省道206和县乌江至太阳河段改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报审单承包单位安徽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监理单位江苏华宁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省道206和县乌江至太阳河段改建工程LJ-01标水泥搅拌桩灰土挤密桩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省道206和县乌江至太阳河段改建工程LJ-01标项目部2015年7月28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设备选型及施工前期准备四、水泥土搅拌桩(湿法)施工工艺五、质量保证措施六、安全文明施工七、施工组织机构一、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本标段起点于黄坝互通(K0+000),终点与二标接头(K4+600)。

项目区域内软土分布范围广,均为深厚软土,一般层厚为 15-25m,局部达 30 余米。

深厚软土具有地基承载力低、总沉降量大、不均匀沉降大及沉降稳定时间长等特点。

根据软土路基设计的主要原则,针对地形及工程地质条件,本标段内的一般路堤段及小型构造物段采用水泥搅拌桩(湿法)进行地基处理。

搅拌桩呈等边三角形布置,设计桩径50cm,;桩长为6.9m~20m不等;间距1.1m~1.8m,其中一般路堤间距为 1.5m~1.8m、管涵及盖板涵区域间距为 1.1m~1.3m;标段内搅拌桩88209根,约111.7万延米。

施工工艺采用湿喷,2喷4搅工艺。

2、工程地质情况:项目位于马鞍山市和县县城附近,区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区,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面标高一般在 5.1~9.2m 之间,局部河堤标高达 10.5m。

沿线地表多为农田,大部为蔬菜大棚覆盖。

公路穿越区域内软土多为河相、湖相冲积软土,厚度大,上覆土层较薄,软土在空间分布上较均匀,厚度变化不大,一般层厚为 15—25 米,局部路段最大厚度达 32 米,软土层中夹有数层薄层低液限粉土层及粉砂层,表层有低液限粘土层,但其承载力较低。

二、编制依据页脚内容1(一)省道206和县乌江至太阳河段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三)采用的主要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 T D31-02-201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四)现行国家和安徽省相关设计、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

三、设备选型及施工前期准备(一)、主要施工设备及其技术参数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选用SJB1型深层搅拌桩机及其配套设备进行施工,该机具有移动灵活、成桩质量高、施工速度快、噪音低等优点,适宜本工程施工。

1、桩机型号:SJB-Ⅱ深层搅拌机2、搅拌头转速:60 r/min3、最大施工深度:25 m4、额定扭矩:8500 N.m(二)、施工前期准备1、清除地表下各种障碍物,将施工场地填垫平整。

2、保证进场临时道路畅通,施工用电采用接附近电网架设变压器。

3、临时设施搭设,满足现场施工、办公及生活要求。

场地道路平整,保证材料进场通畅。

4、组织材料进场,进场水泥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并经现场取样送试验室复检合格,存放场地要充分满足施工需要,现场布局合理。

5、根据桩位平面图及主要轴线和控制桩,放线确定桩位。

页脚内容26、测量现场地面标高,确定桩顶标高。

四、水泥土搅拌桩(湿法)施工工艺1、场地平整水泥土搅拌法施工现场事先应予以平整,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障碍物。

清表后回填40 cm3%的灰土作为桩机施工平台,沟塘、场地低洼处应按设计要求回填到设计标高后再施工搅拌桩。

2、测量放线(1)用全站仪逐一测放出具体桩位,打上木桩,桩位偏差控制在5cm以内,用石灰等做出标志,经业主、监理验收后交予使用;测定好的具体桩位现场应妥善保护,同时做出桩位复测图以备案存档;(2)利用水准仪将标高引至施工区域并做出标识保护好。

经业主、监理验收后交付使用,并作一书面图示以备案存档;3、桩机就位(1)检查钻杆长度,钻头直径,连接好输浆管路,将桩机移到指定位置对好桩位,由现场质检人员检查确认无误后开始开机作业。

(2)桩机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应互相匹配,以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0次以上的搅拌。

4、制备水泥浆(1)施工前在水泥浆罐的罐壁上标示出用水面和水泥浆面的准确位置以确保水泥浆配合比。

标定深层搅拌机械的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送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和钻杆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

(2)单根桩所需的水泥浆尽量一次拌制完成。

一次拌不完的,根据总量分次拌制完成。

深层搅拌桩预搅下沉的同时,后台拌制水泥浆液,待压浆前将浆液放入集料斗中。

每根桩每次所使用的水泥浆量要均匀充足,使用时根据在水泥罐罐壁上标示的每根桩(或每次)需用水泥浆的刻度线确定用浆量,确保水泥浆满足配合比要求。

水灰比控制不大于0.5,水泥浆相对密度要符合要求。

(3)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拌制浆液的罐数、泵送浆液的时间等要有专人记录,制拌好的水泥浆不得停置时间过长。

浆液在灰浆搅拌机中要不断搅拌,直到页脚内容3送泵前。

(4)确定每米喷浆量。

根据设计文件对水泥含量、桩径的要求,通过成桩试验,确定水泥浆的最佳水灰比、泵送时间和压力、搅拌机提升和下钻速度等参数,确定每米喷浆量。

拟采用水泥用量60Kg/m,水灰比为0.5。

5、喷搅下沉(1)施工前应确定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和起吊设备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并根据设计要求通过工艺性成桩试验确定施工工艺。

(2)开启深层搅拌机主电机,桩机钻杆垂直下沉,下沉速度0.38-0.75m/min,下沉过程中,工作电流不大于额定值。

搅拌机预下沉时不宜冲水,遇较硬地层不能下沉时,可泵送少量的水或水灰比较大的水泥浆,凡经输浆管冲水下沉的水泥搅拌桩,喷浆提升前必须将喷浆管内的水排清。

随时观察设备运行及地层变化情况,钻头下沉至设计深度。

(3)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

拌制水泥浆液的灌数、水泥和外参剂用量及泵送浆液的时间等应有专人记录;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检测仪器进行记录。

(4)搅拌提升①以0.3~0.5m/min的均匀速度提升并喷浆,注浆压力保持在0.4~0.6Mpa。

输浆速度宜用流量泵控制,并应使搅拌提升速度与输浆速度同步。

②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在桩端搅拌喷浆30s后匀速搅拌提升,使浆液完全到达桩端。

③提升过程中始终保持送浆连续,中间不得间断。

如有间断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处,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搅拌提升。

④当喷浆口到达桩顶标高时,宜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的均匀密实。

⑤停浆(灰)面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500mm。

在铺设碎石垫层时将搅拌桩顶端施工质量较差的桩段人工挖除。

6、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深度,然后再次喷浆搅拌提升出地面,桩体施工完成。

7、清洗移位:向集料斗内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的残存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上的软土清洗干净。

然后桩机移至下一桩位,重复进行上述步骤的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页脚内容48、本水泥土搅拌桩水泥采用等级为P.O4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胶比为不大于0.50,水泥搅拌桩中水泥掺入量为不小于17%,配合比为:水泥:天然土:水:外加剂=2.46Kg:11.24 Kg:3.82 Kg:0.246 Kg;每延米水泥土材料用量为:水泥:天然土:水:外加剂=60Kg:274 Kg:30Kg:0.6 Kg;成桩直径为0.5m。

9、水泥搅拌桩质量检验标准水泥深层搅拌桩质量检验标准序号检查项目单位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 水泥质量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2 水泥用量参数指标查看流量计3 机头提升速度m/min ≤0.5 量机头上升距离及时间4 桩底标高mm ±200 测机头深度+100水准仪(最上部500mm 不计入)5 桩顶标高mm-506 桩位偏差mm <50 用钢直尺量7 桩径<0.04D 用钢直尺量(D 为桩径)8 桩体垂直度% ≤1.5 经纬仪9 桩体RQD % >85% 28d 抽芯检验10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1.6 28d 时按地层随机取芯试验11 单桩承载力设计要求3‰比例单桩静荷载试验抽检10、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五、质量保证措施页脚内容5(一)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事先予以平整,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

施工前检验机具性能和施工工艺各项技术参数,并进行实际标定,有关技术参数及时提供现场监理工程师,以作为控制搅拌桩质量的依据。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出各项施工参数,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及工艺要求进行。

当桩周为成层土时,应对相对软弱土层增加搅拌次数或增加水泥掺量。

3、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相互匹配,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搅拌次数满足规范要求。

4、施工中始终保持搅拌桩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垂直,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5%,桩位的偏差不大于50mm,成桩直径及桩长满足设计要求。

5、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放时间过长,泵送必须连续。

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喷浆口时间以及钻头起吊提升速度按试验标定参数进行。

6、前台操作与后台供浆应密切配合,前台搅拌机喷浆提升的次数和速度与试验桩已标定的施工工艺参数相吻合。

7、后台供浆停机时,及时通知前台以防止断桩和缺浆。

使搅拌桩机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

停机后3小时,将输浆管拆下,妥为清洗。

喷浆搅拌提升的速度和搅拌次数符合设计及施工工艺要求,喷浆量及提升速度等由流量计控制并有专人记录。

8、当搅拌桩桩顶接近设计标高时,应特别注意桩头的施工质量,桩顶1-1.5米范围内增加喷浆搅拌一次。

同时搅拌自地面以下1m喷浆搅拌提升出地面时,宜应慢速,当喷浆口至桩顶标高时,宜停止提升,搅拌10秒-20秒,以保证桩头密实均匀。

9、当输浆管有弯折、外压或漏浆情况时要及时检查、理顺管道,清除外压,发现漏浆点应进行补漏,严重时停机换管10、当输浆管道过长,沿程压力损失增大时可使制浆池布置靠近桩位,以缩短送浆管道。

当场地条件不具备时,可适当调增泵送压。

11、软土应完全预搅切碎,以利于同水泥浆均匀搅拌。

12、保证垂直度:为使搅拌桩基本垂直于地面,要注意机械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

页脚内容6(二)、管理措施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小组,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程队设专职质检员,工班设兼职质检员。

项目部与各施工队签订质量包保责任状,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分工负责,互相协调,层层落实职能和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作和发挥保障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