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空航天概论学习心得.doc

航空航天概论学习心得.doc

航空航天概论学习心得
美术学院
王大民
2011119622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心得
在过去半年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航天灾难。

尽管人们备感痛惜,但这些挫折并不能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

既然航天活动风险
如此之大,为什么人类依然不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呢?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进军宇宙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

于是,载人航天成为现代航天科技发
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
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
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

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
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

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

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 15 世纪中国官员万户。

1945 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
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

然后,
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 47 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

准备完毕后,万
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
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

198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 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

"863" 高技术航天
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

1992 年 1 月,党中央批
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

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1999 年 11 月 20 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 1 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

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 和4 号送上九重天。

在 1992 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 高技
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
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
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 年 10 月 15 日圆了万户的梦,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期待
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 5 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

它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 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 3 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
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
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 全球文明 " 的时代。

当代载人航天技术的问世,则使人类走出地球这一摇篮而到达太空,
开始了一个 " 空间文明 " 的新时代。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

不过,由于载人航天技
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 1961 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

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

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

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 -- 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

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

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 " 载人航天俱乐部 " 。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

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 " 两弹一星 " 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

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将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

例如,就载人航天器本身的研制和运行而言,它对通信、遥感、推进、测量、材料、计算机、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大大推动了这些技术的进步。

再有,载人航天的发展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为地球上的人类造福。

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可为科研提
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它在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等许多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在一些前沿学科上取得
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

一些国家已经在太空制药、太空育种和太空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准备建造太空工厂,其效率和效益不可限量。

另外,地球能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大约 80 亿~ 110 亿,因此有些人已经开始研究向外空移民的方案;地球上的能源也日益紧张,那么是否可以到别的星球开发矿藏呢?这是科学家所关心的一个问
题,而且不是天方夜潭,因为类似载人登月等许多过去可望不可及
的神话和幻想,如今有不少都变成了现实。

最后,载人航天具有巨大的军事潜力。

使用载人航天器可以很好地完成侦察和监视任务;灵活部署、修理和组装大型军用卫星;安全
而连续地指挥和控制地面军事力量;还能作为特殊武器的试验场。

例如,早在 1965 年 12 月,美国双子星座 7 号飞船上的航天员就曾用红外遥感器监视和跟踪了 1 枚潜射导弹的发射,所获信息比潜艇上的观察人员报告的还要快。

第 1 次、 2 次海湾战期间,和平号空间站与" 国际空间站 " 上的航天员对战区进行了大量观测活动,取得了许多有
用的信息。

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前景
中国载人航天将实施 " 三步走 " 的发展战略。

中国在成功发射 4 艘无人试验飞船的基础上,已将首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试验外,重点包括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以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大系统,解决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是建造更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航空航天技术为航空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的一系列高
级复杂的施工作业程序。

它涉及人力资源配置,设备仪器搭配与安装使用等艰深的学术作业。

是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追求。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