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籍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外籍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外籍教师管理制度
一、教学管理
第一条我校外籍教师的教学管理主要应由所聘系部负责,外事办和校内其它职能部门给予协助。

所聘系部为外教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条外教一旦接受聘请并签署合同后即与所聘系部产生聘用关系,双方相互承担应尽的责任。

第三条外籍教师不得擅自承担校外的兼职工作。

第四条夕卜籍语言教学人员的教学,以培养外语专业及合作项目办学项目和提高全院的外语水平为主,提高我校的整体外语水平。

第五条外籍教师的教学时数,一般安排每周 14-16节课左右,最多不超过 16节课。

未经同意,外籍教师不得自行调整课时量。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须事先征得所在系部和教务处的同意。

外教如有超工作量,可按学校规定或合同规定给予超课时费。

第六条外籍教师教学用的教材和教学资料由所在系部提供,教务处负责审定。

外籍教师应根据选定的教材上课。

外籍教师所推荐教材和教学资料,凡符合我国法律规定而有利于教学的,应尽量采用。

第七条外籍教师的教学工作由相应的教学院系及对外交流与合作部统一管理,外籍教师教学遵守我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免造成教学事故。

第八条外籍教师应按时授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随意调课缺课。

如有特殊情况调课或停课,须提前一周向外事办提出书面申请。

如因病不能上课,应事先通知所在系部领导,委托教学秘书填写调课申请单;病愈后应及时补课。

第九条外籍教师应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

按时上下课,因故不能上课,应办理请假手续。

病假情况,如不能及时提交请假单,应先电话告知外事办;病愈后再凭病历办理正式请假手续。

事假情况,需向外事办提交请假申请表,外事办在综合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处理决定。

一般来讲,外籍教师不应在学期当中请假,除非有充足的理
由,例如家庭事故、用人单位要求的公差等。

如果在学期中外籍教师被其它的大学邀请去进行讲座,外籍教师需向对外交流与合作部出示官方邀请函,一般在得到用人单位的同意后才能准许请假。

第十条外籍教师可以参加我校有关的教学方面的会议。

所在系部应向外籍教师介绍学校和系部的教学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十一条对外籍教师的教学工作,既要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又要注意方式方法。

但教学上允许外籍教师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欢迎他们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凡有利于改进教学而又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及时采纳,并付诸实施;对不合理或暂时做不到的,要及时耐心给予解释。

第十二条外籍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的教学评价。

对教学成绩显著的外籍教师,可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对工作表现不良者,应采取适当方式予以批评,促其改进;对表现恶劣,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可予以解聘,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外教每学期末应有教学工作小结。

每学年末应有教学工作总结,呈报所在系部,转呈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并留外事办备份。

第十四条学校或聘外系部如有大型活动,应邀请外教参加,并提前一周以书面形式通知外籍教师。

第十五条学校内任何部门或教师如因工作或教学需要与外教见面,应事先与外教约定。

第十六条应尊重外籍教师的宗教信仰,但不准他们进行宗教宣传活动。

在教学中一般性的涉及宗教背景和有关部门知识的介绍,不应简单地视为宣传宗教。

在教学中,如遇有政治观点上的分歧,应区别不同情况和性质,妥善处理。

应正面阐明我观点,予以解释,但注意不要强加于人。

对故意攻击、挑衅性的政治问题,应当批驳,并及时向学校外事办和学校领导汇报。

第十七条我校师生与外籍教师要友好相处,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加强合作,共同搞好教学工作。

学生要勤奋学习,尊重外籍教师,积极配合他们的教学工作,完成他们布置的作业。

对外籍教师中的意见,应通过主管部门转达,商讨解决办法。

参加学习的教师和学生要遵守外事纪律,内外有别,保守党和国家机密。

相关主题